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前言
歐·亨利(1862—1910),美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美國短篇小說之父”,與契訶夫和莫泊桑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為紀念他在文學上的卓越貢獻并鼓勵文學創作,從1918年開始,美國設立了“歐·亨利紀念獎”,獎勵每年最好的短篇小說,這是美國短篇小說界最高的榮譽。
歐·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生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波特3歲后,母親和父親不幸辭世,靠姑母撫養長大。波特從小喜愛文學,最愛讀《一千零一夜》。由于貧困,波特在1876年進入高中不到一年便被迫輟學,到叔叔的藥房里當學徒。這份工作讓他覺得既傷自尊又無聊,但他卻堅持了5年,然后去西部謀生。1882年在得克薩斯州土地局當繪圖員時開始業余寫作,后來曾當銀行出納員。1894年創辦幽默期刊《滾石》,不足一年便因虧損停刊。1895年受聘于《休斯敦郵報》,撰寫幽默小品,周薪15美元。
1896年波特因其供職的銀行少了一筆資金而受到指控,被判5年監禁。服刑期間在監獄藥房當藥劑師,因表現良好減刑兩年。在獄中,他用筆名歐·亨利(19世紀法國藥劑師艾蒂安·歐西安·亨利名字的略寫)寫作短篇小說,發表在各類報刊上,深受讀者歡迎。入獄時的波特,到出獄時成為深受讀者歡迎的小說家歐·亨利,這樣的人生經歷就像他的小說一樣,出人意料和富有戲劇性。
歐·亨利出獄后移居紐約,成為職業作家。他不辭辛勞地日夜寫作,大量優秀的作品就是這一時期創作的,如《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二十年后》等名篇。這些作品使歐·亨利名利雙收,但他揮霍無度,賭博,還染上了酗酒的惡習。寫作的勞累與生活的無節制使他的身體受到了嚴重損傷,創作受到影響,經濟上也陷入困境。歐·亨利在1910年6月告別人世。
歐·亨利在短短48年的生命旅程中,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他的短篇小說有270篇,主題多樣,藝術上獨樹一幟。歐·亨利的小說構思新穎,語言詼諧,彰顯情節變化,富于生活情趣,最大特點是它們的“意外結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謎底”才揭曉,情節的發展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在發展,結果卻出其不意。意外的結局通常令人比較寬慰,即便是悲哀的結局,也常有光明之處,讓讀者帶著淚微笑。歐·亨利的語言充滿了夸張和幽默,故事情節中兩難的處理和意外的結局也能產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歐·亨利擅長諷刺,但他不流于諷刺,他的諷刺和幽默通常是善意的,體現了歐·亨利透視生活的洞察力,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在思想性上,歐·亨利的小說采用現實主義手法,謳歌人間真情,贊美摯誠摯愛,大家熟悉的《麥琪的禮物》《最后一片葉子》等作品都用這一主題深深地打動每一位讀者的心。弘揚正義、歌頌真善美,鞭撻丑惡、抨擊虛偽是歐·亨利小說的又一特色。小說《我們選擇的道路》諷刺唯利是圖的商人和強盜是一丘之貉,抨擊當時華爾街老板和金融家巧取豪奪、損人利己的貪婪本性。
正是由于歐·亨利深刻的人文精神,關注美國底層社會,展現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才使其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的美譽,在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深受讀者喜愛,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