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9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封面簡介
- O’Reilly Media Inc.介紹
- 本書贊譽
- 前言
- 第一部分 是什么和為什么
- 第1章 以體驗為中心的組織
- 1.1 什么是以體驗為中心的組織以及它為什么如此重要
- 1.2 為什么客戶體驗至上
- 1.3 無法忽視的發展路徑
- 1.4 漫漫長路,必有終點
- 1.5 為什么隔了這么久
- 1.6 讓人渴望的體驗的力量
- 1.7 以體驗為中心勝于以客戶為中心
- 1.8 以體驗為中心將挑戰組織邏輯
- 1.9 這個概念新鮮嗎?為什么我需要讀這本書
- 1.10 在哪里可以看到最佳示范
- 1.11 體驗改革的關鍵詞
- 1.12 尾注
- 第2章 五步轉變為以體驗為中心
- 2.1 既是短跑,又是馬拉松
- 2.2 第一階段:以客戶為導向的組織
- 2.3 第二階段:以歷程為導向的組織
- 2.4 第三階段: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
- 2.5 第四階段:以體驗為導向的組織
- 2.6 第五階段:以體驗為中心的組織
- 2.7 尾注
- 第3章 以體驗為中心的組織的架構:以體驗為中心之環
- 3.1 兩家餐廳的故事
- 3.2 從線性模型到環狀模型:以體驗為中心之環
- 3.3 環:一次簡短介紹之旅
- 3.4 打通體驗之環,創新服務體驗
- 第4章 以體驗為中心的組織的核心行為
- 4.1 既是路線圖也是標桿
- 4.2 尾注
- 第5章 按照以體驗為中心來組織
- 5.1 做你所愛的事情,愛你所做的事情
- 5.2 誰負責客戶體驗
- 5.3 設計組織邏輯
- 5.4 在組織內促成共識并賦權:上下雙向模型
- 5.5 交互輸出方式:從體驗向內反推
- 5.6 輪崗制度,發展體驗共情力
- 5.7 融合是設計策略的一部分
- 5.8 賦權
- 5.9 打破部門的各自為營
- 5.10 注意差距:使用差距分析找到位置
- 5.11 量化進度:無法衡量的事物也是可以進行管理的
- 5.12 為組織做原型
- 5.13 把設計思維和設計方法融合進組織
- 5.14 尾注
- 第二部分 怎么做
- 第6章 從客戶體驗開始
- 6.1 從功能到體驗
- 6.2 什么是體驗
- 6.3 如何創造令人難忘的體驗
- 6.4 你為什么不能設計出卓越體驗
- 6.5 尾注
- 第7章 體驗轉化:從體驗基因到客戶體驗
- 7.1 為什么需要轉化
- 7.2 從視覺標識品牌到體驗組織
- 7.3 體驗至上:以體驗為中心的寶典
- 7.4 創建體驗平臺
- 7.5 尾注
- 第8章 實現體驗:設計體驗歷程
- 8.1 聚沙成塔
- 8.2 改進接觸點
- 8.3 通過接觸點進行創新的方法
- 8.4 頻率、順序和重要性原則
- 8.5 實現體驗的技巧和妙招
- 8.6 體驗原型設計:偽裝一切,直到成功
- 8.7 體驗設計最高原則
- 8.8 尾注
- 第三部分 更進一步
- 第9章 D4Me:設計有意義的體驗
- 9.1 有意義又令人難忘的時刻
- 9.2 為意義買單
- 9.3 能否無中生有
- 9.4 神話、儀式和象征符號
- 9.5 有意義體驗的設計方法
- 9.6 小結
- 9.7 尾注
- 第10章 趨勢轉化
- 10.1 理解文化趨勢,設計更有意義的服務體驗
- 10.2 如何進行趨勢轉化
- 10.3 將體驗基因與文化結合起來
- 10.4 趨勢轉化方法:轉化的三個步驟
- 10.5 小結
- 10.6 尾注
- 結語 更新時間:2022-01-07 14:48:08
推薦閱讀
- 酒店餐飲精細化管理從入門到精通
- 老板學財務
- 追求卓越
- 沙因文化變革領導力
- 轉變:應對復雜新世界的思維方式
- 高效能人士掌握人生的三個關鍵時刻
- 區域協同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研究:以中部六省為例
- 高效能企業的7個習慣
- 理念決定成敗:管理精英必知的42個黃金法則
- 數循環
- 餐廳服務實訓教程
- 國企改革實用指南:混改、PPP、資產證券化
- 讓員工跑起來:激勵與授權的藝術(精華版)
- 人人成為經營者:中國式阿米巴實施指南
- 人力資源規劃:結合業務量的測算分析
- 有效激勵
- 現代飯店管理(第三版)
- 移動社交網平臺企業商業模式及其創新
- 國企長青之道:泰達控股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 管理學研究的悖論
- 做課
- 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及驅動要素研究
- 公司團隊力量
- 曾仕強教授告訴你怎樣帶團隊
- 戰略思維
- 讀懂交易所:上市公司控制權收購監管意見解析
- 讀《莊子》,悟管理
- 切蛋糕
- 十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手冊(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新公司經營管理12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