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如何建立邊界感,重獲情感獨立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許多人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長大,做了父母之后依然保持著不成熟的人格,在育兒方面也有各種不成熟的表現:情緒極其不穩定,控制孩子的生活,逃避自己的責任,拒絕和疏遠孩子……如果你有這樣的“情感不成熟的父母”,那么你在童年時會感到孤獨和被忽視。成年之后,你可能會難以表達甚至認識不到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在人際關系中無法建立適當的邊界,容易受到其他情感不成熟的人的影響;父母可能仍然在嘲笑你的情感需求,輕視你的個人生活,控制你的思想自由。你怎樣才能走出這樣一個處處受限、沒有自我的人生呢?吉布森博士30年來一直在研究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對成人孩子的影響,《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是她撰寫的一部實用指南,提供了真實的案例、有效的練習以及積極的提示和建議,幫助你學會:減少自我懷疑和對他人評價的恐懼,重新與自己的情緒建立聯結,增加情感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與父母之間設立健康的邊界,擺脫父母的情感控制,確保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被尊重;識別其他情感不成熟的人,保護自己不被別人的情緒控制,在人際關系中建立適當的邊界感。本書最終將幫助你找到按自己方式生活的自由,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目錄(2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贊譽
- 推薦語
- 前言
- 第一部分 應對不成熟的父母:如何抵御他們的情感控制
- 第1章 與不成熟的父母相處有什么感受
- 第2章 不成熟的父母是如何控制你的
- 第3章 為什么你渴望親近父母,卻常常失望
- 第4章 如何主動抵制父母的情感控制
- 第5章 如何在與父母的互動中設置邊界
- 第6章 如何捍衛擁有內在體驗的權利
- 第二部分 重獲情感獨立:學習自我成長的新技能
- 第7章 培養與自我的關系,重視自己的內在體驗
- 第8章 與自我對話,掃除思想垃圾
- 第9章 構建一個更健康的自我概念
- 第10章 在當下的互動中改善與父母的關系
- 結語 成年子女的基本權利清單
- 致謝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1-01-05 15:53:39
推薦閱讀
- 反逃避心理學
- 人為什么會吵架:沖突背后的創傷觸發
-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 對抗焦慮,接納自己
-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 優雅的離別:讓和解與愛相伴最后的旅程
- 遇見幸福
- 給總是因為那句話而受傷的你
- 反脆弱
- 松弛感:把能量從敏感焦慮中釋放出來
- 冥想:身心放松的力量
- 你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
- 停下吧,焦慮:擺脫七大負面思維模式
- 擺脫無力感,拿回你的人生主動權
- 內在安全感:通往療愈、能量與成長之路
- 夢的真相:夢的心理學解析與療愈
- 走出抑郁:一個抑郁癥患者的成功自救
- 冷靜冷靜:如何徹底解決內心的焦慮
- 高敏感是種天賦(套裝共3冊)
- 情緒心理畫:一筆一畫安頓你的內心
- 愛的藝術三部曲:共情的力量+情感吸血鬼+心理的傷,身體知道(心理名家權威力作)
- 創傷與記憶:身體體驗療法如何重塑創傷記憶
- 不那么完美也沒關系
- 那些被否定的曾經,其實很精彩:完形與療愈心理學
- 菲利帕·佩里作品(套裝共3冊)
- 愛與自由二八分
- 當我們必須談論死亡與別離時
- 擁抱躁郁:躁郁接線員的救助之旅
- 做自己的心理壓力調節師
- 抑郁藥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