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儒教哲學叢書:康熙初年的歷法之爭與儒耶沖突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清朝初年發生過一樁儒者楊光先因歷法問題控告傳教士的案件,導致傳教士湯若望入獄,欽天監歷科官員李祖白等五人被殺。這個案件,因為楊光先說過“寧可使中國無好歷法,不可使中國有西洋人”,往往被當成士大夫保守頑固、排斥新鮮事物的反面例證,當事人楊光先也被認為是阻擋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國科技發展的絆腳石。但若深入了解當時社會的政治、文化情況,將歷史事件放到歷史中去研究,卻會有不同的發現。“楊光先事件”包含對“好歷法”的態度和對“西洋人”的態度兩個層面。對西洋歷法的態度上,楊光先主要是在歷理上否定西洋歷法,這是與歷法在明清期間的政治屬性分不開的。在對西洋人的態度上,他主要是反對西洋人傳播的耶穌教而不是西方科學,這在本質上是儒學和耶穌教的沖突,涉及到儒耶在世界觀、道德和信仰等三方面不可調和的矛盾。
目錄(4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序
- 引言
- 第一章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主要內容
- 一 對楊光先的評價
- 二 對西方傳教士的評價
- 三 對楊光先事件的研究
- 四 小結
- 第二章 歷法之爭
- 一 歷法之爭概述
- 二 歷法之爭焦點解讀
- 三 歷法之爭與西洋科學在中國的傳播
- 四 小結
- 第三章 西洋人之考辨
- 一 明清之際的西洋人
- 二 西洋人來華的目的
- 三 當時中國社會各階層對西洋傳教士的態度
- 四 小結
- 第四章 關于儒教和天主教矛盾的幾種不同觀點
- 一 楊光先反教觀點——重讀《不得已》
- 二 接納天主教的兩種觀點
- 三 利瑪竇的“文化調試政策”
- 四 羅馬教廷與儒耶矛盾的激化
- 五 小結
- 第五章 儒耶世界觀的差異
- 一 利瑪竇譯Dues為“上帝”的策略
- 二 儒教之“天”、“上帝”與耶穌教“天主”(Dues)的異同
- 三 儒教之“天”的政治意義
- 四 小結
- 第六章 儒耶道德的沖突
- 一 儒耶道德觀念的相似性
- 二 儒耶道德實際上難以調和
- 三 儒耶道德實現的路徑和目的不同
- 四 忠孝為基與上帝崇拜的對立
- 五 儒耶道德基礎的差異
- 六 儒耶對人性的不同詮釋
- 七 小結
- 第七章 儒耶信仰的對立
- 一 祖宗神與上帝的對立
- 二 儒教圣賢與天主教上帝崇拜的對立
- 三 儒教報應論與天主教的來世說
- 四 小結
- 結論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02-28 15:50:51
推薦閱讀
- 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楊氏易傳導讀
- 先秦諸子中的領導智慧
- 明代越中心學與文學
- 得到:極簡老子
- 人與世界:以“事”觀之
- 王陽明心學筆記
- 陽明思想與治國理政
- 論語新注新譯(簡體版)
- 有一顆超脫心,你會更豁達(佛語禪心)
- 易經:中國神秘文化
- 易經與辯證法雜說
- 第四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 章太炎與明治思潮
- 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一項比較研究
- 中國哲學再創造
- 當代新道家
- 熊逸說經典作品集(套裝共4冊)
- 漫步遐思(陳先達哲學隨筆叢書)
- 中國陰陽家(國學大觀系列)
- 他們的思與想:《哲學動態》人物專訪輯錄(1988-2018)(上下冊)
- 大眾哲學
- 《中庸》通解
- 儒學精神與“中國夢”
- 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論述
- 先秦氣論思想新探
- 越縵堂書目箋證(書目題跋叢書)
- 天人五論(張岱年全集)
- 老子新說:我在美國講老子
- 莊子新說:我在美國講莊子
- 魏晉南北朝十二家《論語》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