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教哲學叢書:康熙初年的歷法之爭與儒耶沖突
- 呂江英
- 415字
- 2019-02-28 15:50:43
四 小結
概括地說,以上的近現代作者都對楊光先本人持批判態度,并將禁教與楊光先這個歷史人物個體緊密地聯系起來。有些學者將中國禁教的根本原因歸結為楊光先的保守、狹隘、卑鄙和自以為是,比如談到“楊光先情緒化的批判直接影響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命運”等。文章作者的潛臺詞是,傳教士的到來對中國是件大好事,排斥傳教士似乎就是排斥先進的文明。然而事實上,傳教士同時帶來了西方科技和天主教,科技不過是傳教士傳教的手段而已。在研究楊光先事件時,要辨別楊光先反對的主要是西方科技還是天主教。研究者在看到科技文明對中國影響的同時,不可以忽視天主教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負面影響。
楊光先排教口號是“寧可使中國無好歷法,不可使中國一日有西洋人”,這句話讓楊光先背負著保守頑固的罪名,承受著現代學者的審判。本書也將從這句話入手,分層次揭示“歷法”、“西洋人”、“衛道”等概念中所包含的倫理觀、世界觀、價值觀上不可調和的矛盾,揭示楊光先事件的本質以及中國百年禁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