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寶藏,是我們祖先用智慧的雙手和頭腦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創造和積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經受了痛苦的磨煉和時間的考驗,最終升華為閃閃發光的珍珠。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閱讀這些歷史,沒有理由不繼承這些智慧精華并把它運用于實際。而今天我們所呈現給廣大讀者的是這其中忠臣良將的諫議謀略與銳利檄文。
秦榆 ·文化研究 ·16.2萬字
本書乃陳柱先生為暨南大學及大夏大學兩校講授《中庸》時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別無新意者則仍采鄭注,并選錄各家之說,尤于近代戴震、康有為、馬其昶及業師唐蔚芝先生之說,錄之甚眾,以備參考。同時,本書附有陳柱昔日講學南洋大學時所著《中庸通義》,實乃研讀《中庸》的經典文本。
陳柱 ·文化研究 ·4.5萬字
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以其對于中國文化的追尋而聞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蘭》,就是深入名山尋訪中國當今隱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則試圖追尋中國人心中千百年以來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在書中,波特踏著陶淵明與蘇東坡的足跡,經揚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瓊州,再回溯到陶淵明的故里廬山。陶淵明、蘇東坡、王安石等人遺留至今的遺跡、當時當地的處境、心態以及隨之而生的詩歌、理想,在波特優美流暢、明白如話的文字中自然浮現,還有手繪的路線圖、地圖和實地拍攝的照片,一起把我們帶入古代文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古人的遭遇與恬淡自然的心態,返照自身,安放我們當下的心靈。就在我們身處的滾滾紅塵之中,在我們心中,找到自己所屬的世外桃源。
(美)比爾·波特 ·文化研究 ·5.5萬字
楚辭同“詩三百”一樣,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具有源頭性、典范性意義的作品。向來是古代文人培育詩學素養的奠基之作。因其地位尊崇,故而評注之作甚夥。《楚辭精讀》由南通大學“楚辭研究中心”專家施仲貞、張學城二先生撰著,憑借多年沉潛于文本的扎實功夫,于其精妙處多有發明,可引領讀者一窺堂奧。在諸多評注本之后,開啟了理解楚辭的又一獨特門徑。
施仲貞 張學城 ·文化研究 ·19.3萬字
近些年來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傳統服飾也在此行列,特別是隨著漢服及古裝劇的熱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傳統服飾的好奇與探求的欲望也在增加。然而不少影視劇為了美觀,加入了很多現代元素,也就是說,最直觀表現在我們眼前的“古裝”實際已經不是真正的古裝了。真實的古裝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本書將向讀者講解有關傳統服飾的知識。作者通過古代服飾、近現代服飾、妝容飾品、衣料工藝、影視劇中的古裝等五個部分,用幽默的語言、細致的論證和豐富的圖片,結合眾多古代繪畫、壁畫及雕塑等,講述中國服飾的點點滴滴,為讀者展現中國服飾的美。
春梅狐貍 ·文化研究 ·14.3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傳習錄》香港中華書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冊;跨越經典巔峰、引領國學變革獨一無二的權威創作團隊,國學泰斗饒宗頤名譽主編,集結兩岸三地空前陣容,全球漢學界的頂尖學者傾力打造深具國際視野,展現中西文明的碰撞與交融,以現代眼光、世界眼光、未來眼光來撫慰人心的摩登新國學貼近當代社會的解讀,挖掘古代國學經典的當代意義。
吳震 孫欽香導讀及譯注 ·文化研究 ·16萬字
科舉是中國及部分東亞國家在古代設科考試,選拔知識分子任官的制度,因此科舉與政治、社會密切相關,甚至成為統治者、權臣進行政治斗爭、實現政治意圖的重要手段。而統治者在通過對科舉考試內容的選定、完善和改革各種制度來體現自己意志的同時,還利用一些突發的科場事件,制造一些科舉案件,以打擊科舉舞弊的名義打擊對手。這些案件往往在證據鏈上存在缺失,案情存在諸多疑點,導致這些案件成為疑案、冤案。《科場疑案》選擇了從唐朝到清朝的10個典型案例,依據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案情的同時,對于案件的疑點進行分析,讓讀者不僅對疑案、冤案的發生原因有清楚的了解,而且對科舉制度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
李兵 ·文化研究 ·12.9萬字
《紅樓深宅博弈》主要對賈府這個大家族里面的宅斗博弈進行了分析,尤其是當賈家走向衰落時,內卷化的博弈讓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甚至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凈”,誰也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作者認為《紅樓夢》能夠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就是在人性層面寫得極為深刻,提倡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家天下、修齊治平”的道理,告誡人們成大事,必須先修身、齊家,之后才能治國、平天下。本書分為七章。第一章:賈家與王家大觀園勢力布局;第二章:寶釵黛玉之爭是賈家王家宅斗;第三章:“原應嘆息”的賈府姑娘;第四章:寶黛釵的三角博弈;第五章:紅樓群芳的紅顏薄命;第六章:無人勝利的聯姻悲劇;第七章:林黛玉之死與薛家的結局。
張捷 ·文化研究 ·31.1萬字
百年前,中國神話零碎飄散,不成體系。是茅盾先生率先做出了大膽探索,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梳理了整個神話的脈絡,關于中國神話的研究,才踏出了真正的一步!茅盾從不認為中國神話是孤立的,他將之與北歐和希臘的神話對比,研究出了真正屬于中國的宇宙觀和神話史!自此,華夏大地孕育而出的偉大神話,正式走向全世界,被更多的人發覺發現!這部《中國神話》是茅盾先生研究中國神話成果的結晶,對中國神話作了緒論性的評述,論述了中國神話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并從中國原始神話古籍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神話研究的各種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書中作者以自己獨特的神話觀闡述了中國神話的本質、起源及發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話學的觀點和強烈的批判精神,稱得上是一部我國近代神話研究的奠基之作。
茅盾著 王浣繪 ·文化研究 ·9.2萬字
智識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但為何在美國,智識本身及擁有智識的人屢屢遭到忌恨和懷疑?為何一部分美國人熱衷于追捧自我奮斗的商業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為何他們情愿接受煽動信息,卻拒絕聽從專家意見?本書是解析美國反智主義傳統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國性格中的許多關鍵特征。它不僅從宗教、政治、商業、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國生活中那些蔑視智識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邏輯,而且試圖說明知識分子作為民主社會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們的使命何在。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文化研究 ·38.2萬字
自岡倉天心的英文著作TheBookofTea(《茶之書》)1906年在美國出版,立刻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進入了美國的教科書,至今已有十幾種語言譯本,百年暢銷不衰。岡倉天心以"茶道"為切入口,娓娓道來,條分縷析地剖陳日本古典美學的精髓,通過茶道的產生、流傳、儀式及其背后的哲學思想,來解釋東方日本的生活藝術和審美觀,為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及藝術之美打開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歐美人士譽為是日本第一次向世界輸出文化觀念的代表作。影響世界110年最富有詩意的世界茶典,以優美文辭入選美國中學教科書!一百年來用英語介紹東方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之一。
(日)岡倉天心 ·文化研究 ·4.9萬字
古希臘人崇拜神,但并不賦予神明過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為道德衡量的標準,而是將其作為人生的折射。希臘神話正是以這種人本精神,以動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內涵,長久以來令人百讀不厭,成為后代文學藝術創作豐富的源泉。本書以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主神為線索,介紹經典希臘神話故事的主要情節,多角度生層次解讀以希臘神話為主題的經典西方美術杰作,伸展展現有關主題在美術領域的發展與演變,以及探尋希臘文化的起源和影響。
江逐浪 ·文化研究 ·9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林徽因關于建筑學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國古代建筑傳統及其歷史發展階段的詳細論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調查報告。既可以看做資深建筑學家的學術文章,也可以當成著名散文家有關建筑的優美篇章。書中亦附有專業圖表,圖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淺,既可作為建筑研究者的參考書,亦可成為普通讀者的建筑學入門讀物。
林徽因 ·文化研究 ·15.7萬字
本書以孔慶東教授在北大中文系開設的“金庸研究”課程課堂錄音為底本整理成書,將場場爆滿的孔慶東北大課程向大眾敞開。秉承實錄精神,力求再現原汁原味的現場氣氛,保留生動幽默、一針見血的“孔氏”文風和靈光乍現的思想火花。與之前孔老師偏重于細讀、分析金庸小說不同,本書主要從現象學、文化、文學、武俠四個方面,將金庸、金庸武俠小說作為六十年來重要文化現象,進行以武俠文學為核心的大文化研究。作者尊重文本、擱置先見,以問題統攝文本,啟發大家深入思考。具體研究的問題有金庸的生平、社會關系、民族觀、人生觀,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愛情、俠義等。孔老師博聞強識、思維敏捷、眼光毒辣,充滿哲思的獨到見解在文中比比皆是,他不僅僅是在講金庸,還是在教大家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
孔慶東 ·文化研究 ·28.5萬字
讀史可以明智,讀史亦可以知興衰,最真實的是歷史,而最模糊的也是歷史,歷史的魅力與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歷史中極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顧名思義,“人杰”簡單地說就是人中之杰,是蕓蕓眾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國安邦、成就霸業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懷壯志的豪俠之士,而那些憂國憂民、滿懷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稱之為人杰。人杰應該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
秦榆 ·文化研究 ·19.4萬字
《江西紅色文化》是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6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2017年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江西紅色文化》以江西紅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研究為主線,在以史實為基礎的前提下系統梳理和論證了安源精神、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方志敏精神的形成,并以凸顯精神特質為出發點提煉其精神內涵;充分開發和利用江西紅色文化資源特有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使之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來源,并服務于公民道德體系建設,成為教育人民和年輕一代的鮮活素材。
舒醒編著 ·文化研究 ·23.3萬字
《日本之鏡》通過對電影、戲劇、文學、藝術和神話傳說鞭辟入里的分析,剝開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層層面紗,解釋日本民族這些兩極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時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樣貌。無論是黑澤明的電影、三島由紀夫的小說、文樂《忠臣藏》、宮本武藏的傳說,或是黑幫片與家庭劇,伊恩·布魯瑪都信手拈來,幽默風趣地探索有如鏡子般反射出現實的戲劇性幻想。他對日本大眾文化中病態怪誕的行為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解釋,讓讀者能理解這個被迫溫文爾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為”的風格化與儀式感,尋求壓抑自我的解放。
(荷)伊恩·布魯瑪 ·文化研究 ·16.7萬字
美國是一個號稱“坐在車輪上的國家”,其民族的旅行情結在美國文學尤其是20世紀美國小說敘事中得到本體的反映。本書從文學發生學和文化闡釋學的角度,揭示了美國20世紀作家的旅行生平及其在文學創作中的表征,以文本分析的形式探討了美國20世紀各個階層、流派、區域和性別的小說家對旅行的表征以及這種旅行敘事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田俊武 ·文化研究 ·34.8萬字
本書以錢鍾書先生1939年冬至1941年夏在藍田的生活經歷與交往為經線,以他寫于藍田的詩文為緯線,經緯交織,充分挖掘和揭示出他的思想感情,表現其性格的變化,力求較全面地展示出在抗戰時期、在國立師范學院這一環境中的“這個”錢鍾書來,以及他在這一時期的文學和學術成就。
吳勇前 ·文化研究 ·15.5萬字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商到周,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兩晉,再從十六國到南北朝,從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義;一個朝代就是一部歷史。迄今為止,已經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了。在五千年的歲月里,既有正直強國的明君,也有荒淫誤國的昏君,既有賢臣良將,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縱橫捭闔的政壇上,演繹了一場場正義與邪惡的筆鋒之戰。
秦榆 ·文化研究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