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繼《吾國與吾民》之后再次獲得成功的一部英文作品。林語堂在書中談論了莊子的淡泊,贊揚了陶淵明的閑適,誦讀了《歸去來兮辭》,還講解了《圣經》故事,談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等等。他將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予以充分的傳達,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林語堂 ·文化評述 ·23.5萬字
集學識與風度于一身的胡適可稱民國時代的萬眾偶像,他一生演講無數,這是他關于“容忍與自由”的演講精選集。這些演講是胡適一生自由思想的集錄,更是珍貴的歷史資料。書中包括胡適從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內容涵蓋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會變革等諸多領域,是胡適思想精髓與真情實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適逝世,如今“胡適熱”成為一種現象。即使相隔百年,人們還可以聽到那震撼心靈的聲音,重讀胡適,人們保持著對自由的向往。這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給21世紀中國的新一輪啟蒙。我們需要尋找終極價值,不再被蒙蔽雙眼。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想有益于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胡適 ·文化評述 ·13.9萬字
孫隆基先生把中國上下三千年當做一個“長時段”,用結構觀念——針對特定范圍的一種共時性設定——來研究中國歷史和這種歷史延續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創造性地運用“良知系統”“身體化”“和合性”等概念來總結中國文化中對“人”的設計和“二人”關系,并進一步延伸至對個體與社會關系、國家與社會關系,國家對世界態度的分析與概括。其匠心獨運之處在于,不是泛泛地羅列出這個民族的國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談的補救之道,而是用近乎千刀萬剮的切割,給人以深處其間而欲全力掙脫的濃烈感覺,從而達到文化批判的深遠訴求。
孫隆基 ·文化評述 ·34.5萬字
時隔十年后,金克木名作重磅歸來!梁文道《開卷八分鐘》首推書;錢文忠、張汝倫、陳平原聯袂推薦!一代學術大家卓越的讀書方法,一位文化傳奇特殊的學習路徑。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讀書與治學自有獨到幽微之處。惜其著作出版廣而且雜,況未經人整理,故今日學子,得片羽易,而欲窺其全面則難。本書編者爬梳剔抉,參互考尋,從金克木生前約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選出有關讀書治學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書讀完了”——讀什么書;“福爾摩斯與讀書得間”——怎么讀書;讀書、讀人、讀物——讀通書三輯,其文說理敘事,皆清秀流利,無晦澀難懂之處,普通讀者循序漸進,或可一窺大家通人治學讀書之堂奧。2017全新增訂版,將金克木的讀書心得完整呈現。
金克木 ·文化評述 ·28.3萬字
上帝死了。自啟蒙運動以來,西方思想家面對上帝之死引發的危機,為他尋找了各種替代者。從啟蒙運動的“理性”到唯心主義的“精神”,從浪漫主義的“藝術”到其他各種形式的“文化”,它們不僅是思想領域的演進,也是現實政治層面的對策。然而知識分子提出的種種主張總是難逃“雙重真理”困境,顛倒了理論與生活的關系。因此宗教信仰依然難以被真正替代?!?·11事件”后,這一問題再次回到舞臺中央。在資本主義所謂的無神論時代,上帝似乎突然起死回生。本書中,伊格爾頓提綱挈領,清晰深入地梳理了西方思想史,為我們提供了理解當下精神生活源流的重要參考和風趣解說。思想不僅求真,也要有用。伊格爾頓生動還原了思想的內外語境,揭示時代具體的意識形態任務,辨析思想史發展的綜合動力。知往鑒今,面對我們當下的精神危機,“文化”似乎依然最堪重用,也最值得期待。盡管危機重重,但“一種新的信仰、文化和政治結構或許就誕生在此處”。
(英)特里·伊格爾頓 ·文化評述 ·13.5萬字
本書共分十篇,分別是:慈悲為本,為善心安;諸惡莫作,無惡心安;放下諸多事,心中自然安;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灑脫,豁達心安;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懷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釋然,自在心安;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本書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闡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這個主題。書中還著重例舉了一些生活中讓人難以心安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決之道。另外,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識,書中還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語”、“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語今譯”、“佛趣軼事”等版塊內容。通過閱讀本書,你會感到:只要我們心中有佛,佛就與我們同在。
宋天天 ·文化評述 ·17.3萬字
讀100年的小說,看100年的中國。百年來,1902—1916,總被忽略的“晚清時期”;1917—1941,總被說起的“五四時期”;1942—1976,總被留白的“革命時期”;1977孕育新聲,總被爭論的“80年代至今”……許子東的“20世紀小說課”,以編年體為順序,以文本閱讀為中心,“士農工商仕”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重新梳理20世紀中國小說的關鍵線索,聚焦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長篇小說。從1902年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神預言”開始,一直到2006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為止,奇遇中國100年。
許子東 ·文化評述 ·54萬字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人、一份報紙或者一所大學,等等。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他承載了過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歷史、文化與道德的場域中充滿張力,并在大眾傳媒的合力策劃中被推上歷史文化的頂峰。我們只是懷抱著一個簡單的信念:時代所給予的道德光環必然得接受時代的嚴正評判。在這個信念下,每一個人都可以堅強地說:“我不害怕你們剝我的皮,因為那下面,都是鮮紅的血肉?!?/p>
傅國涌 ·文化評述 ·15.6萬字
本書由“經典常談”和“文藝常談”兩部分構成。“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六十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全書見解精辟,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一般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拔乃嚦U劇睂⒅煜壬⒁娪凇缎略婋s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書中有關詩歌、文學、語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輯為《文藝常談》,這本書對年輕的朋友們了解與欣賞中國文藝有極大幫助。
朱自清 ·文化評述 ·20.8萬字
《容忍與自由》是一部雜文選集,收錄了18篇胡適先生的經典雜文,行文流暢,說理深致,對于我們今天的生活仍有啟發。
胡適 ·文化評述 ·8.7萬字
本書收錄了自秦代以來歷代文人騷客的傳記,再現了歷代文人的風流倜儻、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傳”、“陸文學自傳”、“罪言”等。
秦榆 ·文化評述 ·20.8萬字
本書講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戰后期,日本敗局已定,美國對是否進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彈和占領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無法做出決斷。因此委托著名女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通過對日本的研究提供對日本政策的依據。
(美)本尼迪克特 ·文化評述 ·15.6萬字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中國香道以及日本香道發展歷史以及香料的選擇和香道具、香事禮儀的圖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中日香道的發展歷史;香道主要原料沉香的基礎知識、鑒別與購買等基礎知識;同時書中詳細介紹了不同玩家適合品玩什么樣的香以及如何品玩;最后書中還介紹了多種不同的合香、香道具、各種品香方式等,是一本有關香道的百科全書。
蘇弘毅 ·文化評述 ·4.8萬字
文化生活譯叢(精裝)之一種。愛默生是美國思想發展史上的中心人物。他在19世紀上半葉提出的超驗主義觀點體系,代表了美國文化的精髓,是了解美國精神的鑰匙。本書選自三聯1993年出版的《愛默生集》,輯為《論自然》與《美國學者》兩部分。
(美)愛默生 ·文化評述 ·15萬字
《實證》一書收錄胡適先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文學講演,內容詳盡充實,原汁原味地再現一代大師的講演風采,還原當時中國社會的風起云涌,讓我們領略特定時代風口浪尖上催生的偉大思想和智慧結晶。胡適先生對東西方哲學的理解和把握鞭辟入里,切中肯綮,他既承認西方哲學的發展優勢,同時也給予中國歷史上幾位哲學家極高的評價,同時他對中國禪學的文獻搜集和學術研究也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胡適對“中國式”哲學的深刻解讀,在中國近代學術和文化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胡適 ·文化評述 ·17.4萬字
“奧威爾批評”(OrwellCriticism)是重要的學術史課題,但必須要放置到相關思想史語境才能得到有效和深入的闡釋。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Orwell,1903—1950)巨大的影響力和文學聲望導致20世紀以來不同政治譜系的知識分子團體和個體(特別是英美知識界)競相發表評論。這些極其豐富的評論褒貶不一,策略各有不同,不僅凸顯出重要的學術史價值,而且還因其特殊的歷史語境和顯著的政治動機承載著重要的思想史意義。本書以學術史和思想史雙重視角考察西方重要知識分子團體和個體如何圍繞奧威爾而展開的文學批評,揭示其對奧威爾進行政治和文化利用的本質特征。本書主要由緒言、文學批評與奧威爾文學聲望的確立、英國左派的奧威爾批評、英國新左派的奧威爾批評、紐約知識分子的奧威爾批評、1984年前后的奧威爾批評、2003年前后的奧威爾批評、結語和附錄九部分章節組成,旨在對奧威爾學術史進行系統梳理,論及不同時期重要的批評家及文本,兼顧文獻與闡釋、史料和思想的關系,具有較大學術價值,同時以思想史切入外國作家學術史研究,并對批評文本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動機進行深度闡釋,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顯著特色。
陳勇 ·文化評述 ·22.1萬字
恐懼籠罩著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不會面對,我們只能回避,我們回避的主要方式就是欲望的狂歡,其中之一就是對情欲的任意歪曲和包裝,于是,愛情一方面成為當代人的準宗教,一方面又成為人們內心深處藏污納垢之所。
比爾狗 ·文化評述 ·15.5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易經》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文化評述 ·15萬字
隨著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鬧?!返纳嫌?,這位經典的人物不僅重新煥發了活力,更成為了當代文化討論的焦點。該影片不僅在票房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更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影視藝術融合的熱烈關注?!赌倪附凳溃荷裨挼脑僭臁飞钊胩接憘鹘y神話中哪吒的角色與象征意義以及哪吒電影的文化內涵,分析其對觀眾心理和社會文化的影響,旨在揭示當代觀眾對傳統神話角色的認知與接受方式。重塑神話與文化的當代之光。
蘇逸塵 ·文化評述 ·10.7萬字
《菊與刀》于1946年出版,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二戰后受命于美國政府完成的研究報告。當時美國政府急于制定關于戰后日本政治理論的政策。當時美國政府急于制定關于戰后日本治理的政策,需要了解兩大問題:第一,日本政府會不會投降?盟軍是不是要采用對付德國的辦法進攻日本?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國要不要保留日本政府機構及天皇?本尼迪克特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調查了戰時拘禁在美國的日本人,同時也收集了大量有關日本的文藝學術作品,完成了報告,并推斷: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統治日本;美國需要保存并運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機構。在戰爭結束后,她的預見和建議得到了證實和采納。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評述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