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圓覺經略說》是南懷瑾于1983年在臺北十方書院講述《圓覺經》的記錄,首次出版前曾陸續在《十方》雜志連載,獲得廣大讀者們的熱烈回響。《圓覺經》是了義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且經文文字優美。南懷瑾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對初學者而言,可作為學佛入門讀物;對有心習禪和參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南懷瑾 ·中國文化 ·18.3萬字
本書選取了燕趙、三秦、三晉、齊魯、吳越、荊楚、巴蜀、滇云、嶺南、青藏、閩南等十一個文化生態群體,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風物、飲食、建筑、文化名人等歷史沿革,力圖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區域文化上,構建一個清晰的文化性格脈絡。同一般的人文文化書相比,本書內容廣泛,不僅停留在對風俗人情的簡單介紹上,而且是從“文化性格”上重新審視中國文化,對中華文明的一個深入思考。
秦榆 ·中國文化 ·18.3萬字
這是一本為青少年解讀《西游記》的書。著名學者李天飛專注《西游記》研究多年,積累參考上千種文獻,然而他解讀經典的文章不拔高、不戲說,以幽默接地氣的方式去做文化的普及。本書以取經人、天宮、人間、地府、妖界等七大內容進行分類。針對近幾年青少年讀者感興趣的的問題,作者將這些內容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并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在李天飛的解讀下,《西游記》不再是全程打妖怪的“四大名著”之一,而是歷久彌新的精神養料。少年們不僅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歷史和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并且能夠真正領會西游精神:拼搏進取,不屈不撓,永不言敗,樂觀向上。
李天飛 ·中國文化 ·18.3萬字
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子孫惡,子不肖,孽孫生,一個家庭的和睦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家法。一個家族的家法關系到一個家族的聲譽和興旺,更關系到家族內子女的人格塑造與培養。《中國家法》從“家風家教”“人道倫?!薄靶奚睚R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淺入深地闡釋了一個家族、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成員該如何對子女進行有益的引導、教育,從而潛移默化地繼承家族的傳統美德,累積智慧,樹立影響,讓子孫世代受益。
劉云生 ·中國文化 ·18.2萬字
本書以一種現代解釋學的方法,從諸如現象學、舍勒哲學、存在主義哲學、日常語言哲學、施特勞斯哲學、后現代主義哲學、社群主義哲學、阿佩爾哲學等現代西方哲學理論成果以及由之形成的新的哲學語境出發,對中國傳統哲學內在本質嘗試了一種全新的和全方位的解讀,以期從中發掘出掩埋在古老傳統形式下的其現代特質和活的生命,并在此基礎上最終為我們揭示出中西哲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旨,也即整個人類哲學殊途同歸之旨。
張再林 ·中國文化 ·18.2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國家與社會關系理論為分析視角,圍繞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建設這一主題,系統回溯了我國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的演變軌跡,探討了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歷史變遷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趨勢,具體剖析了當前我國鄉村社會治理體制運行面臨的現實境遇、主要問題及其制約因素,并從“過程—事件”的角度聚焦探討了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創新的案例實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建設的價值取向、目標建構及其優化途徑。
李德虎 ·中國文化 ·18.2萬字
本書稿是作者學習《黃帝內經》一書的部分心得的總結。作者結合現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將《黃帝內經》中相關的語錄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全面涵養一個人的靈魂、修養、品味、境界、見識,可以全面提高一個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斷力、忍耐力和處置力。作者通過通俗的語言,以講座的方式呈現,語言生動,說理明晰,讓讀者輕松了解《黃帝內經》的真正內涵,同時把古人的思想與智慧應用在當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鐘永圣 ·中國文化 ·18.1萬字
城市,充溢著現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間作為城市的基本構成,又是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物質實體。北京城市的傳統與現代,在建筑空間的物質文化、歷史記憶與現實中不斷被喚醒、重構,塑造出了綿延的人文氣息。城市營造、街道坊巷、商業市集、士人活動、宅邸設計與園林藝術,多樣的城市空間提供了諸多場景,蘊含著繁復的文化符號與意義,為北京城市的人文氣息賦予了復雜的內涵。這些情懷和記憶,藉由文字、圖畫或物質文化的形式,凝結在這座城市之中,為今日北京的城市氣象積蘊了豐厚的人文傳統。
劉鳳云 江曉成 張一弛 ·中國文化 ·18.1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香的文化脈絡、中國香·香藥同源、百香之首·沉香專題篇、中國香·神奇的香料、古代香方與制香技藝、香的品鑒(氣味元素分析法)、中式傳統香事禮儀(包括印篆香禮法、隔火熏香禮法、匙箸香禮法、燜香禮法、煎香禮法、線香禮法)、中式香席以及香學答疑等九個部分。本書凝結了作者從業十余年來的中國傳統香文化研究成果,亮點在于解讀古代香方與傳統制香技藝,介紹由作者創立的“氣味元素分析法”,以及本書構建的獨特的中式調香體系與香氣審美體系,希望能為更多喜歡中國傳統香的人構建一套系統的習香體系。
黃珊珊 ·中國文化 ·18.1萬字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深度大揭秘:網紅文物,原來如此!了不起的典范文物,道不盡的歷史傳承!本書以輕松詼諧的口吻,似閑話家常一般,按書法、繪畫、陶瓷、青銅、雜項等類別將臺北故宮博物院十余件網紅文物及相關文物進行分類講述,娓娓道來它們背后的歷史與傳說,并從藝術史角度對其價值進行評述。全書敘述流暢明達,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鮮活起來,使讀者在欣賞藝術之美的同時,還能更好地領略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蘊。
邱建一 ·中國文化 ·18.1萬字
《后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逗鬂h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后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后進行排列的。
(南朝宋)范曄 ·中國文化 ·18萬字
本書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引導讀者,讓更多的父母學會給孩子、更多的企業界人士學會給企業和產品起獨特、有內涵、有品味的名字,從而起好名、改好運。
李雯 ·中國文化 ·18萬字
本書深入細致地剖析家庭和睦的要素,以及家庭和睦對于個人發展、家族興旺、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意義,同時還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一些治家之法,夫妻之道,子女教育等。希望每個讀者從本中汲取養分,提高個人素質和道德品格,積極影響和教育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以個人的積極能量去感染身邊的人,促進小家的和諧,為社會的大和諧做出一份貢獻。
謝寒梅 ·中國文化 ·18萬字
本書是作者鐘永圣根據自己多年來學習《黃帝內經》的切身體會撰寫而成。認為《黃帝內經》中華傳統文化這一精神財富的精髓,值得炎黃子孫終身探究體悟,闡述了知陰陽,懂五行的古人,生活習慣與天地四時運轉規律相合而健康長壽。提倡現代人應按照天地四時運轉規律安排作息時間,尤其針對《黃帝內經》里的如“天之在我者,德也”等相關內容,強調人要心存善念,要真誠、謙讓、柔和待人,人生命運一定會有改變。本書作者運用通俗的語言,以講座的方式呈現,讓讀者輕松學到和領悟一些《黃帝內經》自知、自保的智慧和真諦。本書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和借鑒價值。無敏感問題,不需報備,可以出版,請復審、終審審定。
鐘永圣 ·中國文化 ·18萬字
本書是作者根據自己多年來學習《黃帝內經》的切身體會撰寫而成?!饵S帝內經》值得炎黃子孫終身探究體悟,提倡現代人應按照天地四時運轉規律安排作息時間,尤其針對《黃帝內經》里的如“天之在我者,德也”等相關內容,強調人要心存善念,要真誠、謙讓、柔和待人,人生命運一定會有改變。本書作者運用通俗的語言,以講座的方式呈現,讓讀者輕松學到和領悟一些《黃帝內經》自知、自保的智慧和真諦。
鐘永圣 ·中國文化 ·17.9萬字
“人之壽天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憋L俗是社會之基石,事關國家民族之興衰。從風俗角度入手、通過移風易俗行動以求善治,是中國傳統社會富有特色的治國思想和理政之道,且影響至今。本書所收集的論文,分別從宏觀、中觀或微觀的層面,圍繞中國人的風俗觀、移風易俗觀及其流變,不同時代、不同地方、不同組織的移風易俗行動及其成效得失等展開討論,是對中國人風俗觀與移風易俗實踐的專門研究和系統梳理。
張勃 ·中國文化 ·17.9萬字
《閑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一生藝術和生活經驗的總結,論及戲曲理論、妝飾打扮、園林建筑、器物古玩、飲食烹調、竹木花卉、養生醫療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觸及到中國古代生活的許多領域,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和實用價值。李漁是著名的才子與“玩家”,他的《閑情偶寄》也堪稱是明清小品文中最富盛名的一種。此書以輕快的文風,表現了當時文人蓄聲伎、好歌舞,游山水、筑園林,嗜茶酒、諳美食,著蓑衣、披僧袍,讀閑書、作雅事的追求自然與愜意的生活。
李漁 ·中國文化 ·17.9萬字
全面、客觀地描繪中國人的性格、品質,既包括缺點,也包括優點。缺陷和不足糾纏在一起,相映成趣。理論分析,與場景描述和故事記錄相融合。
(美)何天爵 ·中國文化 ·17.9萬字
有趣的故事與豐富的內涵。了解中國,看清自我。掌握歷史,洞悉未來。每個人的名字中,都蘊含著專屬自己的秘密,我們生活的中華大地也是如此。你無數次接觸的地名,有的蘊藏數千年的歷史,有的包含代代相傳的記憶。地名故事里,講述的是真正的“穿越”。每個故事或許你都曾聽過,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本有趣的書能讓你深入其間,豁然開朗。本書聚焦中國地名文化,從中國國號傳承、歷史上的地名故事講起,將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積淀的地名文化娓娓道來。全書分上、中、下三編,其中上編主講中國國號的由來及傳承,中編講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名,下編則講那些常識中的地名的由來。通過本書你可以了解到:神州赤縣、華夏九州,周秦漢唐、宋元明清與“中國”是什么關系?黃帝陵、關中、烏衣巷、長安坊市、瑯琊……一個個地名又蘊含哪些中國故事?名山大川、五湖四海、行政區劃常識中有怎樣的不尋常?
胡阿祥 ·中國文化 ·17.8萬字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前仆后繼,奮力創造了璀璨的中華文明。作為他們的傳人,我們又對這五千年歷史中,流傳下來的趣聞傳說有多少了解呢?本書嚴格按照時間順序編寫,從文明起源之先秦,至落日余暉之明清,力求做到條理清晰,脈絡通順。讓讀者朋友能夠從趣聞傳說的角度,去真正感受到中國歷史的浩瀚無垠。
劉翠清 ·中國文化 ·1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