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稿是作者學習《論語》一書的心得的總結。作者結合現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將《論語》中相關的語錄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全面涵養一個人的靈魂、修養、品味、境界、見識,可以全面提高一個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斷力、忍耐力和處置力。作者通過通俗的語言,以講座的方式呈現,語言生動,說理明晰,讓讀者輕松了解《論語》的真正內涵,同時把古人的思想與智慧應用在當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鐘永圣 ·中國哲學 ·24.8萬字
本書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愷在寫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一書后,為印證事實,于1980年8月來華專訪梁漱溟先生的訪談記錄。談話中,梁漱溟論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點及代表人物,也談及與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釗、陳獨秀、周恩來、蔣介石、康有為、章太炎、胡適、馮友蘭等的交往經歷,并回顧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動——任教北大、從事鄉建運動、創建民主同盟等。書中內容豐富,可作為了解與研究梁漱溟思想與活動及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考,對讀者修身處世亦不乏啟迪。。本書初版于2006年出版,曾入圍第三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榮獲“2006年十大好書”,2015年8月,艾愷教授榮獲第九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梁漱溟 (美)艾愷 ·中國哲學 ·19.1萬字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了宋代大儒陸九淵的“心學”,并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傳習錄》是王陽明門人弟子所記錄的王氏講學言論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論學書信的匯編,包含了王陽明思想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習王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著作。本書對《傳習錄》原典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解讀,從現代人立身處世的需要出發,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從各個角度闡發蘊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讀者更加透徹地理解《傳習錄》中所包含的智慧,從中獲得熏陶和啟迪。
王守仁 ·中國哲學 ·26.8萬字
全書包括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講在前面”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大勢,以人物和重大事件為綱,作為切入點予以介紹;第二、三部分則是以《孟子》梁惠王篇為核心,詳解文字,對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問題,進行貫通式專題性地分析與講解,使得全書內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讀者獲得大量通識性的知識,體現了南先生獨特的歷史觀與哲學觀。
南懷瑾 ·中國哲學 ·21萬字
相傳為孔子所作的《易經系辭傳》上下篇,是《易經》的通論,內容包括《易經》的義蘊、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歷來為世所重。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有關《系辭傳》的講記。南先生的講解方式是先摘錄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綜羅古今歷史知識、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闡釋。語言平易而哲理深刻。
南懷瑾 ·中國哲學 ·24.4萬字
禪是達觀處世的態度,禪是養心怡性的指南;禪是慈悲為懷的仁心;禪是勵志修身的妙悟,禪是執著追求的精神;禪是優勢生存的智慧。用禪的精華來浣洗我們的心靈,教你學會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難得。反過來講,正是因為心難平常,人才變得如此平常。常懷悲憫之心則惡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實、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與惡、愛與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長,你必須謹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駐。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這是十分明顯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能做些有意義的事,為后人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順應自然,該來的終歸會來,該去的終歸會去。我們無法挽留,也無法驅散,平心對待,一切隨緣!
李世化 ·中國哲學 ·13.7萬字
《論語》以語錄體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學派尊奉為圭臬。自西漢以來,《論語》所表述的孔子學說,被迅速傳播,其影響遍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標志。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之體。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孔丘 ·中國哲學 ·26.7萬字
《易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讀易不能為太醫,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之說,故其作用被稱為:修身、齊家、治國、平滅下。
史冷金 ·中國哲學 ·19.5萬字
《中國古代哲學史》首次使用現代學術研究方法系統梳理中國古代哲學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視為中國哲學史學科成立的標志,不僅在中國哲學史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為后世哲學史家樹立了良好的典范、開出了全新的境界。
胡適 ·中國哲學 ·16.9萬字
從老子的哲學中,我們可以學習老子看世界的眼光;從莊子的哲學中,我們可以學習莊子浪漫的人生態度。希望張莉、陸杰編寫的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莊子:達觀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夠讓讀者窺到實現這兩方面愿望的路徑,對道家智慧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和體悟,希望它能成為一陣清風,為忙碌、緊張、疲憊的人送去些許清涼。
張莉 陸杰峰 ·中國哲學 ·12.5萬字
《周易》,又稱《易經》,是古典哲學的源頭,經文雖為占筮之書,但具有豐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本書參考和征引帛書《周易》,從易學史、思想史、文字、音韻等多方面對《周易》經、傳做出注譯。全書思想脈絡清晰,卦象解說分明,義例辨析清楚,占筮方法介紹簡明,詮釋系統完整,譯文通俗易懂,適合初學者及廣大《周易》愛好者閱讀。
陳鼓應 趙建偉注譯 ·中國哲學 ·41.7萬字
我們現在通常看到的《大學》是二程及朱熹對原本《大學》改編、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認為《大學》原文本來就是儒家追求“內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邏輯嚴密,文氣通順,粲然可觀,不必加以篡改。為了向大眾揭示原本《大學》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義,先生特依據西漢小戴所傳曾子《大學》原經,對其本旨重新加以闡釋,內容包括《大學》的價值,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修養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內圣(明)之學,“修身”至“治國”的外王(用)之學,內外兼修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教訓,王朝更替與儒學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與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會古今,取精用宏,妙語連珠。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5萬字
本書作為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老聃的經典著作,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為其時諸子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它從多個角度和層面論證了“道”和“德”這兩個核心概念,在為政、處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見解。
(春秋)老聃 ·中國哲學 ·12.6萬字
作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莊子和老子并稱為“老莊”。道家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勢,影響了中國文化兩千多年。《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體現道家思想的另一部重要之作,是中國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第一名著,在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動搖的“絕對經典”地位。全書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包羅萬象,對宇宙大道、人與自然萬物的關系、生命的價值、道德的標準等,都有詳細的論述,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莊子》一書融合了寓言的生動、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鮮活。但是,想要真正讀懂它,體悟它,運用它卻并非易事。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莊子》,讀出真正的“逍遙”,將莊子的智慧應用于日常生活,《莊子全書》將《莊子》的三十三篇全部收錄其中,并參考了大量和《莊子》有關的資料,以確保全書的嚴謹性、權威性。
思履 ·中國哲學 ·39.5萬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衍生出眾多支派,開枝散葉,并成為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斗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秦浦 ·中國哲學 ·55.7萬字
群經之首,思想之源。黑格爾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榮格說:談到世界人類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周振甫譯注 ·中國哲學 ·19.8萬字
本書由百萬冊暢銷書《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度陰山,從浩如煙海的心學著作中精心挑選出99句至理箴言,并對每一句進行了精辟的解讀,將晦澀難懂的陽明心學濃縮成了一本通俗易懂、可以每天習練的隨身讀物。讓你在輕松閱讀中,漸漸獲得“知行合一”的無邊智慧和無窮力量!立志、格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練、致良知,陽明心學6大主題全收錄!句句大白話!句句是重點!讓你迅速掌握陽明心學的核心智慧!
度陰山 ·中國哲學 ·1.9萬字
時下,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學習老子的熱潮,老子的《道德經》也因此風靡全球。據調查: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經》;在日本,《道德經》成為企業管理者的案頭藏書,用以指導自己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在美國,一家出版公司竟花13萬美元的天價購得僅有5000字的《道德經》的英文版權;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學者蒲克明聲稱:“《道德經》肯定會成為未來社會家喻戶曉的一部書。”由此可見《道德經》已跨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春秋)李耳 ·中國哲學 ·23.2萬字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來中國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本書便是通過馮友蘭,梁漱溟,梁啟超,章太炎,呂思勉等八位國學大師的角度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華,使讀者通過“知行合一”的口號抓住陽明心學的關鍵,探討“知行合一”的心學內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內涵,從而不斷進步,提升自我,砥礪人生。如果心學是圣賢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則是俗世智慧。
馮友蘭等 ·中國哲學 ·14.6萬字
《菜根譚》文字簡練,對仗工整,博大精深,耐人尋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寥寥幾句道出人生玄機,只言片語指明生存之道。它告誡讀書人“道乃公正無私,學當隨事警惕”;它提醒為官者“為官公廉。居家恕儉”。人生在世,“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清濁并包,善惡兼容”,“超然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因為“人生一傀儡”,只有如此,才能“自控便超然”。
洪應明 ·中國哲學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