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

第1章 編者的話

南懷瑾先生是近年來享譽國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先生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為其終身學業打下了扎實基礎;而其一生從軍、執教、經商、游歷、考察、講學的人生經歷又是不可復制的特殊經驗,使得先生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書劍飄零大半生后,先生終于尋根問源回到故土,建立學堂,親自講解傳授,為弘揚、傳承和復興民族文化精華和人文精神不遺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一九七六年,南懷瑾先生應臺灣《青年戰士報》之邀公開講解《孟子》,廣受歡迎,其中關于《梁惠王》的講授整理成《孟子旁通》(一)于一九八四年出版。因緣境遇波折,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南先生關于《孟子》的其余講授在整理后才陸續與讀者見面。鑒于他對其中各篇的講授皆可單獨成書,故出版時不再沿用《孟子旁通》之名,而是各篇自成一書,各書重定名目。經南先生及其法定繼承人獨家授權,由我社陸續以《孟子與公孫丑》、《孟子與離婁》、《孟子與萬章》、《孟子與盡心篇》、《孟子與滕文公、告子》的名義,出版橫排簡體字本,獻給廣大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

被后世尊為“亞圣”的孟子,終生以效法孔子為志,是孔子儒家學術思想和理念的重要傳承者,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回避的歷史人物,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思想存于《孟子》七篇,是儒家的重要典籍,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動。宋代學者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南懷瑾先生對《孟子》極為重視,在講授時闡發頗多,感觸頗深。于《梁惠王》篇,他指出,孟子用“仁政”理念說服梁惠王和齊宣王,在義利之辨上更具超越性;于《公孫丑》篇,他認為,孟子借著與公孫丑的問答,表達出中國文化的精髓——“內圣外王”的中心思想;于《離婁》篇,南先生以為,孟子繼承了孔子編纂《春秋》的精神,具體而微、深入又廣闊地闡釋了中華悠久的文化傳統;于《萬章》篇,南先生談道,孟子在此篇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概念,如知人論世、以意逆世等,涉及為人處世的諸多原則;于《盡心》篇,南先生以“修身立命”總領,以“盡心”點題,并借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之嘆,冀望于二十一世紀之青年學子;于《滕文公》篇,南先生分析了孟子如何教導“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卻又不甘墮落的滕國世子修心養性,及至領導滕國在戰國列強的夾縫中自立。而在對《告子》的講解里,南先生判斷中國歷史上有關性善、性惡辯論的得失,闡發孟子傳授的養心、養氣方法,孟子與墨家巨子、淳于髡、慎子等名流思想交鋒中體現的儒家社會理想、對政治以及仕宦者事君之道的看法,等等。

盡管由于各種原因,《滕文公》的記錄稿大部分已遺失,南先生亦未能補講,《告子》的整理稿,先生也沒有完成全部審訂工作,這是不能彌補的遺憾。但先生通過孟子傳達的大丈夫當養“浩然之氣”、行己有恥、立身有義的主張,做人的進退之道,已是神完無缺。為此,我們遵照南懷瑾先生生前的愿望,將《孟子》七篇講授合為一集,命名為《孟子七講》,以期完整展現南師對《孟子》的全部理解和闡發。

我社與南懷瑾先生結緣于太湖大學堂。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認識和傳揚中華文明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緊迫感,承蒙南懷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愛,獨家授權,我社遵南師遺愿,陸續推出南懷瑾先生作品的簡體字版作品,其中既包括世有公論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說。作為一代國學宗師,南懷瑾先生“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畢生致力于民族振興和改善社會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愛之心,謹遵學術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原則,牢記出版人的立場和使命,盡力將大師思想和著述如實呈現讀者。其妙法得失,還望讀者自己領會。

東方出版社

二〇一五年八月

品牌:東方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7-07-04 15:06:59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東方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仁布县| 玉田县| 花莲市| 永吉县| 赤壁市| 遵化市| 湛江市| 永泰县| 阳泉市| 平安县| 道孚县| 衡南县| 榆林市| 屏山县| 黄浦区| 横山县| 湖南省| 环江| 厦门市| 轮台县| 河北区| 阿荣旗| 同心县| 双流县| 枝江市| 虞城县| 青川县| 贵南县| 博客| 屏东县| 泸水县| 泸西县| 北海市| 即墨市| 越西县| 罗江县| 兴城市| 兴仁县| 太谷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