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立志
01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傳習錄·陸澄錄》
度陰山曰
王陽明心學中的“立志”,不是立志做大官、發大財,甚至都不是主張先立志再做好事。王陽明所謂的“立志”,是心中常存善念(念念要存天理),直白而言,就是首先做個好心人。王陽明特別重視立志,幾乎把“立志”當成其學說的根基,這就在于:人,必須先是個擁有善意的好人,沒有這一點,其他都不必多談。
02
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教條示龍場諸生》
度陰山曰
我們為什么要立志心存善念,而后自然而然行善舉?王陽明的表面說法是,因為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喜歡為善的人,厭惡為惡的人。這是不是說明,我們要活在別人的喜好中,我們為善是為了取悅別人呢?王陽明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從字里行間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你心存善念、行善舉時,內心是愉悅的。當一個人內心愉悅時,他就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立志。
03
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教條示龍場諸生》
度陰山曰
王陽明說,人生只一事,那就是立志。沒有志向的人,內心沒有對善惡的鑒定判別。對善惡沒有判別,就會沒有方向。這就如同一匹無銜的馬,一葉無舵的舟,不但危險,而且等于白來世上一回。人生是否有意義,關鍵就在于你是否存了善念。
04
求圣人之學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歟!天下之人,志輪而輪焉,志裘而裘焉,志巫醫而巫醫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見也。
——《贈林以吉歸省序(辛未)》
度陰山曰
立志心存善念的“善念”很寬泛,它可以是悲憫的善心,也可以是完美主義,更可以是圣賢。王陽明說,立志存善念后,你就無往而不利。你要立志做個木匠,那肯定就能成為木匠;你要立志成為醫生,就必能成為醫生。無論做哪行,心中都要存個天理在。即是說,做任何行業,都要做這個行業中的圣賢。圣賢沒什么特殊之處,只是在行業中存天理,以完美主義的心態行工匠精神,做行業中的翹楚。這翹楚就是圣賢,就是善。
05
志之難立而易墜也。
——《與戴子良(癸酉)》
度陰山曰
立志難,且志向更容易墜失。原因有三:第一,很多人所立之志都是做大官、發大財,這根本不是王陽明所謂的立志,等于沒志;第二,被不好的習氣沾染后很難有勇氣沖出;第三,因循、松懈,散漫度日,使志向成了擺設。
06
吾人為學,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所謂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嘗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
——《傳習錄·啟問道通書》
度陰山曰
很多人的志向容易失去,是因為志向不真切。好色的人喜歡美色這個志向,從來不忘,那是因為真切。如果你喜歡自己的志向如好色之人喜歡美色一樣,那志向不可能墜落。有人說,好色是本能??蓛炐愕娜瓝羰址烙鶗r也是本能,但這種本能是千萬次訓練得出來的。事實上,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訓練成本能。
07
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傳習錄·陸澄錄》
度陰山曰
志向確立后要做的事有兩件:一是行動,不停地行動;二是不要總想著志向的實現,只要努力在萬事上存天理,只求耕耘,不問收獲,就是立志。耕耘了,必有收獲。所以立志就是:但行好事,不問前程。因為前程就藏在你不停地行好事中。
08
夫茍有必為圣人之志,然后能加為己謹獨之功。能加為己謹獨之功,然后于天理人欲之辨日精日密,而于古人論學之得失,孰為支離,孰為空寂,孰為似是而非,孰為似誠而偽,不待辯說而自明。何者?其心必欲實有諸己也。必欲實有諸己,則殊途而同歸,其非且偽者,自不得而強入。
——《書汪進之卷》
度陰山曰
立志必須謹獨,一群人在一起制造出氣氛,大多數人都會反省自己,這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孤身一人時也能懂得反省,并且反省得要透徹,這就是謹獨。只有做到這點,才能看透天理人欲,才能看透他人是真是偽。人必須有這種反省的心,而這種心絕對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09
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正目而視之,無他見也;傾耳而聽之,無他聞也。如貓捕鼠,如雞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結,而不復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氣精明,義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覺,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責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聽一毫客氣之動,只責此志不立,即客氣便消除。或怠心生,責此志,即不??;忽心生,責此志,即不忽;心生,責此志,即不;妒心生,責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責此志,即不忿;貪心生,責此志,即不貪;傲心生,責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責此志,即不吝。蓋無一息而非立志責志之時,無一事而非立志責志之地。故責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陽一出,而魍魎潛消也。
——《示弟立志說(乙亥)》
度陰山曰
立下志向后,要懂得責志。人立下志向后,專心致志于此志向,在通往志向的路上,一旦有騷動之心、妒忌之心、憤怒之心、貪婪之心……那馬上要提醒自己,志向是否不堅,要真心實意責備自己的志向不堅。因為如果你做圣賢的志向特別堅定,就不可能有這些心。圣賢不可能有這些心。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立志可以幫助我們去除這些人欲。
10
故凡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師友。無師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
——《別三子序(丁卯)》
度陰山曰
立志后,需要求助于同道,把他們當成一面鏡子,大家互相監督,互相鼓勵。唯有如此,才能在立志這條路上不孤單,不寂寞,充滿激情,共同向前,成為圣賢。
11
曰:“正恐這些私意認不真?!痹唬骸翱偸侵疚辞小V厩?,目視耳聽皆在此,安有認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講求亦只是體當自心所見,不成去心外別有個見。”
——《傳習錄·薛侃錄》
度陰山曰
立志真切了,你就能辨別公意與私意。有些人對公意或私意,認識不清,可人人都能辨識美女還是丑女,為什么能辨識美丑,只是個內心真切而已。所謂真切,就是真心實意喜歡美女,真心實意厭惡丑女。
12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與黃誠甫(癸酉)》
度陰山曰
你若立志于做道德完人,那來到身邊的功名不可能干擾到你;你若立志于建功立業,揚名千古,那來到身邊的富貴也不可能干擾到你。所以立下王陽明所謂的志(存天理),你得到的將超出你的想象——既有精神食糧,也有物質財富。
13
能加為己謹獨之功,然后于天理人欲之辨日精日密。
——《書汪進之卷》
度陰山曰
一個人肯死心塌地做圣人,才會要求提升自我,而不是做給別人看,如此才能做好慎獨功夫。能要求提升自我并做好慎獨功夫,才能把天理人欲分辨得越來越清楚細致。為什么呢?因為有做圣人志向的人,一定會讓自己先做到忠實于自己的內心,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能玩命似的去探究真偽,所以能對天理人欲分辨得特別清楚明白。
14
諸公在此,務要立個必為圣人之心,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若茫茫蕩蕩度日,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癢,恐終不濟事,回家只尋得舊時伎倆而已。豈不惜哉?
——《傳習錄·黃以方錄》
度陰山曰
立志是個苦活,不要說在實現志向的路上有艱難險阻,即使立志之時,也要有一股狠勁,立下圣人之志,必須做到“一棒下去一條血痕,一嘴巴就抽出血來”。只有對自己要求嚴格,功夫扎實,才有可能在未來艱難的路上,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