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史學史研究》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白壽彝先生創刊,是國內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的主要刊物之一。《外國史學卷》是發表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主編的《史學史研究》上的有關外國史學史的研究論文,涉及英文、俄文等多種語言,收錄范圍廣,又非常有條理,對重要的外國史進行了分類整理,基本上覆蓋了史學界對外國史學研究的理解,是研究外國史的重要參考。本冊圖書收錄在列的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凝聚了《史學史研究》幾十年的外國史研究精華。
易寧主編 ·史學理論 ·30.6萬字
《山海經》是一部神話色彩濃郁的地理學著作,該文本世界所呈現的諸“神”符號是構成其神話學素質的基礎,因此,探究《山海經》中諸神的類別及其形成過程以及這種造神活動背后文化、文學的特色,無疑是揭示該書文化、文學價值的不二法門。我們的探究主要分三部分:其一是《山海經》中的“神”及其產生過程。其二是《山海經》中諸“神”不同的造“神”心態與手法。其三是《山海經》造“神”的美學追求。探析《山海經》“神”符號的形成過程,還原先民生活情境,設身處地的去揭示“神”符號形成過程及其背后紛繁復雜的原因。從文學的角度討論《山海經》作者的造神心態及其所常用的造神文學手法,作者的審美追求,這不僅是本書的研究出發點,也是對《山海經》自身潛在與自在價值的揭示。
靳希 ·史學理論 ·14.2萬字
該書稿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史記)文學經典的建構過程及其意義》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史記》是先秦文學的集大成者,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神秘文化。該書稿將以其為研究內容,分三章進行深入探究,第一章《史記》生葬祭祀的神秘文化研究,第二章史記神秘儀式研究,第三章《史記》其他神秘事象研究。神秘文化沿襲前年,至今在民間保留著古老的習俗。對神秘文化的研究核心就是對人的研究,作者的研究將展示出上古時期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反映當時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靳希 ·史學理論 ·13.9萬字
本書精選歷史學家吳晗關于中國古代政治、人物、社會、文化、軍事等方面的敘述與評論篇章。在這本書中,吳晗不僅對中國古代的君權、紳權、士族階層有精彩的論述,還探究了我國古代歷史中特有的社會現象以及我國古代的文化習俗和商業發展,此外,吳晗還客觀地評述了曹操、周瑜、諸葛亮、武則天、文天祥等歷史人物。對于歷史,吳晗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加以考據論證。
吳晗 ·史學理論 ·15.3萬字
歷史寫作是將不在場的事物呈現給讀者,是一種代理表象行為,因此,書寫者需要時刻叩問自身的有限性。本書收錄了作者近15年22篇長短文,展示了從社會史、心性史(記憶研究)、概念史三個角度切入歷史的可能性,既是作者實踐其“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敘事的實錄,也是了解當代新史學的一面鏡子。
孫江 ·史學理論 ·16.6萬字
本書作者長期游學海外,主要關注明清以降的社會文化史、社會經濟史、當代西方史學理論,本書涉及新文化史、歷史人類學與社會文化史,一輯題為“戴維斯、年鑒派與歷史人類學”,另一輯題為“社會文化史的多元面向”。前者重在年鑒派、新文化史與歷史人類學相關經典的介紹和解讀,側重物質文化、時間范疇、韋伯命題、空間實踐、書籍史、口頭傳說、族群關系與民間習俗,對于國外史學思潮做了極佳的引介。文字優美,敘述簡潔,對于讀者了解國外史學新思潮極為有用。
劉永華 ·史學理論 ·18.4萬字
歷史研究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研究方法。這一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備的優勢。譬如,人們通常對過去的事情感到有興趣,而興趣對于研究者來講,是不可缺少的。另外,歷史研究有彈性,也就是說,它無需固定的時間,也不受人事因素的限制。它能充分結合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因而有利于研究的開展。但是,歷史研究也有局限性。因為歷史具有不可復驗性。因而無法確定在新的情況下是否會有同樣的結果發生,是否會得出與舊情況下相同的結論。此外,歷史資料往往難以搜集完整,其本身的有效性難以判斷。這些局限性恐怕是與人自身的局限性相關的。
楊共樂 ·史學理論 ·21.3萬字
雷家驥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學觀念史》一書是中國古代史學史研究的權威著作,本書對中國古代史學觀念的產生發展做了詳細論述,對史學觀念的演變進行了深入分析。全書立論專精深刻,擅分析,精于掌握史家及其作品的深層內涵,故能讀前人所讀之書,發前人所未發之論。其書對于魏晉學者、史家所言所行的動機分析,在中古資料并不算豐富的情況之下,成果可謂卓越。書之序論即提出“推言以見思論學”之法,文詞亦處處顯示出他對于當時有所自許的學者們種種努力的肯定,強調“君子言行一致”之學者風范。論述之中亦可見其書所顯露出來中國傳統士人的風骨。是中國史學史研究不可多得之作。
雷家驥 ·史學理論 ·64.1萬字
《西游記》是中國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而其中的人物也是幾百年來知名度最高的故事角色。但既然是故事,是傳說,人們總是不以其為真,認為整部《西游》只是部虛構小說而已。本書作者查閱大量史料,將《西游記》如庖丁解牛般層層剖析,從一個個細節出發,與正史資料相印證,從而構建起一個真實的西游故事。本書告訴讀者,在真實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那些出耳熟能詳的情節與叱咤風云的人物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本書既要展現出《西游記》一書空前絕后的風采,更要呈現一個不可思議的真實西游。
司馬路 ·史學理論 ·19.6萬字
社會理論對歷史學家來說有什么用?歷史學對社會理論家又有什么用?作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學家,伯克在此書中對這兩個乍看簡單的問題作了清晰有力、影響深遠的回答。這個經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檢討了歷史和社會科學這兩個領域的關系以及它們在最近幾十年間的初步交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的第2版將會通過挑戰對歷史學和社會科學之角色的當下定位,繼續激勵學生和學者跨越學科邊界。
(英)彼得·伯克 ·史學理論 ·17萬字
拿破侖、希特勒、佛朗哥……這些似有定論的歷史人物,在一位醫學教授的筆下會是什么樣的形象呢?留學、執教并生活于歐美多年的醫學教授彭志翔,行腳萬里親赴關涉上述人物的歷史現場,竟然發掘出一樁樁令人訝異的歷史事件。原來——第三帝國內部也并非鐵板一塊,希特勒就曾多次差點喪身于部下的暗殺。悲壯的列寧格勒戰役,其壯世所皆知,其悲則遠不只是讓人瞠目結舌。二戰中,獨裁者佛朗哥那些令人看不懂的舉動,竟然為后來西班牙走上民主軌道做了意外的鋪墊。……在這里,歷史的復雜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個體生命不可避免的偶然令人唏噓,而彭志翔教授對人類不同文明價值的探討與思索,更是意義深遠。
彭志翔 ·史學理論 ·15.8萬字
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城,是日本史上空前未有的復合建筑群,而“大奧”,是這建筑最深處的存在,亦是位于權力中心的女性所建立的組織結構。大奧的世界,因幽閉而引人遐想。至高統治的背后,將軍與執掌大奧的御臺所,如何度過一日三餐的常規生活?位分森嚴的種種規制之下,暗藏著怎樣生動的人情細節?兩百年的大奧一夢,如何開始,又如何落幕?“衹園精舍鐘聲,流響諸形無常,沙羅雙樹花色,顯示盛者必衰,驕奢者不久長,猶如春夢一場,強梁者終敗亡,恰如風前微塵。”一部隱秘的幕府史話,悲歡虛實,從頭道來。
(日)茂呂美耶 ·史學理論 ·11.7萬字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以“國體”之名,讓包含殖民地在內的全日本帝國籠罩在強烈的國家意識形態支配下,對戰爭、天皇、國家極端狂熱,進而深化其大亞細亞主義與玉碎思想。通過考察日本人的鎖國性格與自卑感、知識分子的思想歷程、國家的強制力,以及國家與人民的關系,鶴見俊輔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從一個在明治時期走向富強,精神思想自由、開放的國家,轉變為保守、狹隘,法西斯主義橫行的侵略國。他進而解釋日本知識分子對國家主義的掙扎、反省、抵抗為何會失敗,又如何在受到壓迫后屈服“轉向”,成為軍國主義的“共犯”,最終在國家發動戰爭時,宣傳并正當化軍國主義和超國家主義,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日)鶴見俊輔 ·史學理論 ·13.1萬字
《維米爾的帽子》是著名漢學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過七幅油畫、一件荷蘭產的青花瓷盤上的細微之處,探尋其背后的世界。于是,我們可以在看似無關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屬東印度公司興盛的跨洋貿易,看到軍官的氈帽里隱藏有尋找中國之路的熱情,看到一條由歐美和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之河、煙葉數十年間便風靡世界各地。17世紀的人們,依托航海技術的發展,跳脫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并追尋萬里之外的異域。他們賭上故鄉,奔赴各地,將世界連為一體。一些普通人也被貿易旋風吹起,撒落到異國他鄉。世界曾經孤立的的地區被連接成一個全球交流網絡,這個變革沒有人預測得到,也無人能夠扭轉。四個世紀以后的我們,對此恍若相識。
(加)卜正民 ·史學理論 ·16萬字
庚子國變期間,京津淪陷,秩序大亂,南北交通中斷,大量京官和難民危在旦夕。上海紳商在李鴻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國救濟善會和東南濟急善會,發起、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的救援。非常時期由上海紳商發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其規模之大、動員之廣、施救對象之眾、效果之著,史所罕見。庚子國變及其庚子救援的發生,除了與19世紀中外貿易的南北差異有重大關系,本質上仍是以鄉誼為基礎的救援行動,李鴻章稱之為“造端于各人各家親友之相賑,擴充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濟”,讓以往潛而不彰的“省籍”意識浮出水面,成為清末新政時期“省界”意識勃發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識深刻影響了新政時期的社會和政局,并最終改變了歷史。
馮志陽 ·史學理論 ·35.4萬字
中層理論的建構對于中國史研究的意義至少可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盡量可使我們擺脫宏大敘事的糾纏。目前許多歷史著作行文敘述總是宏闊而不細致,概論式的判斷比比皆是,本質主義式的斷語草草形成,里邊唯獨看不到日常生活狀態下人的蹤跡,人變成了冷冰冰的趨勢與規律的符號表征。二是討論如何改變史界只拉車不看路式的工匠型治史方式。作者新刊長序,收入其近十年的反思,趨向更加圓融的歷史敘事。
楊念群 ·史學理論 ·23.5萬字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峰,它寫了一個富貴家族的興盛與衰亡,《紅樓夢》被認為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杰作,作者應該有一定的生活體驗,或者是他親身經歷的,或者是他自己見聞過的,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有不少學者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寫的就是他家自己的事情。那么,這本書真地寫的是曹雪芹的家事嗎?《紅樓夢》從完成到傳世也很不容易,幾經波折,險些就被毀掉和失傳了,我們今天還能看到這書,是因為有很多愛書的人冒著種種風險保護它,而作者曹雪芹也為這書付出了很大代價。因為《紅樓夢》是在清代文字獄最盛的時代經過千難萬險幸存下來的,那么在這本書的完成過程中,又有哪些未解的謎團呢?
柯嵐 ·史學理論 ·11.8萬字
《春秋》在中國古代長期被尊為政治哲學的至高圣典,并被認為是唯一由孔子親手編撰的儒家經典。但《春秋》以微言大義暗藏褒貶,是非常費解的,尤其是經過歷代經學家的解讀變得越來越蕪雜。那么《春秋》以及相關經典是如何在兩千年專制社會中發揮實際作用,甚至呼風喚雨的?一貫被當作中國精神的春秋大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熊逸從唐朝一樁謀殺案講起,通過大量生動的歷史案例,運用翔實考據和縝密邏輯,一層層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時代的中國經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經三傳”、《論語》《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權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權力的工具的。熊逸對數千年的史實和典籍信手拈來,并讓帝王、圣賢、權貴、武將、文士等不同時代的人隔空對話,他也在其中嬉笑怒罵,行文充滿真知灼見,文風輕松幽默。當讀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時,一根綿延兩千多年的線索逐漸纖毫畢現。
熊逸 ·史學理論 ·46萬字
本書取名《大清縣衙清風》,就書的名稱來說,“清風”一詞前面有兩個定語,一是定時間,二是定層階。“清風”的本意是清爽、清涼之風,但多用于象征一種美好的風化、高潔的品格等。于是,自然之風也就隨之社會化、道德化了。清風前面冠以“縣衙”,是說這本書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縣衙這一層面,“縣衙”曾是一級政權的代名詞,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縣級官府是作為封建政權架構的最低層,官級雖低,但它卻是封建帝國大廈的基礎,縣衙中的主官——知縣,位雖七品,其權利實在不小,俗稱“父母官”,他們距離百姓最近,給百姓帶來的苦樂也最直接,百姓對縣衙的感受,代表著對國家的感受,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知縣對整個國家來說就有“載舟”“覆舟”的作用。
竇玉璽 ·史學理論 ·24.3萬字
本書以近代著名德國漢學家福蘭閣為研究對象,以德文原始檔案史料為依憑,試圖系統解讀福蘭閣的中國觀。福蘭閣是德國漢學界,乃至整個西方漢學界的重鎮,其人對中國歷史、文化,以及晚清中國的外交內政有著獨到的理解,也對德國政學兩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本書擬從福蘭閣視野中的中國歷史、儒家文化、晚清中國與西方的關系以及晚清內政四個維度,并結合福蘭閣人生際遇,系統解讀福氏之中國觀,希求管窺近代德國漢學研究的一般特征。引玉之磚,難免粗陋,俯請學界前輩方家不吝指正。
黃怡容 ·史學理論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