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夜破瓦剌
永熙七年,瓦剌也先南下,帝命季林率部平亂,三月無信,人或言其已降。
帝大怒,遂擇其妻賈探春南下和親。
……
夜晚,蘇尼特草原。
一隊瓦剌騎兵緊緊伏在馬背上。
“唳——”
忽地,伴著一聲唳叫,靜伏著的瓦剌騎兵如弦而發。
“殺入敵營,不留活口!”
為首的瓦剌騎兵大喊一聲,揮鞭沖在最前面。
身為也先的小兒子,帖木兒已經率部追了這支漢人殘兵一個多月。
不同以往的漢人軍隊,這支隊伍雖然是隊殘兵,卻比他們瓦剌人還會東躲西藏。
不過,他們活不過今夜!
“嗖!”
帖木兒拉滿弓弦,同身后的騎兵射出一陣箭雨。
這是瓦剌人進攻的前奏,箭雨落下的時候,瓦剌人的鐵騎也已經踏入了敵營。
夜晚的草原,伸手不見五指,幾名瓦剌騎兵如電般疾馳而過,手中刀光白徹,映得天邊發亮。
不尋常的靜。
營帳被踏得狼藉,卻聽不見漢人的慘叫聲,四周只有馬蹄聲響。
“娘日的,又是空營!”
帖木兒怒罵一聲,這支狡猾的漢人軍隊又快了自己一步。
一天之內,被戲耍兩次,再剽悍的勇士也已經疲憊不堪。不等帖木兒命令,瓦剌騎兵們已經勒住馬匹,在原地打起轉來。
副手牽著馬匹來問帖木兒的意思,帖木兒臉色難看,卻也說不出什么。
他只得擺了擺手:
“原地休整!”
帖木兒是在一陣嘶吼聲中驚醒的。
出事了!
看著帳外的火光,他的額頭冒出冷汗,飛也似的掀開營帳。
營帳外,幾頭渾身冒火的牛正發了瘋地橫沖直撞,馬匹們受了驚,不顧主人的呼喊聲,扯開腿四散而去。
“敵襲!敵襲!”
帖木兒拿起鋼刀,扯著嗓子嘶吼起來,應他的只有幾聲慘叫。
副手朝這邊喚了一聲,那火牛就直勾勾地向他沖去。他躲閃不及,從正中被穿了個通透。火牛頂著尸體,又在營帳里沖撞起來。
“殺!”
這邊火焰熊熊,把草原都映得明亮。帖木兒才躲閃過火牛的沖撞,就被這道喊殺聲嚇了個踉蹌。
他循著聲音看過去,一隊騎兵正從高處飛馳而來,正是那隊漢人殘兵。
攻守之勢易也!
為首的年輕將軍握著一把長刀,雙目如炬,直往帖木兒而來。
馬蹄聲震得地面發顫,帖木兒腦中一片空白,只留了一個念頭——
逃!
年輕將軍如閃電般馳來,手中長刀自地面挑起!
帖木兒的頭顱瞬間飛了起來!
“羅讓,游擊的要領是什么?”
年輕將軍勒住馬匹,用刀尖挑起頭顱,嘴角揚起微笑。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疲我打!”
被稱作羅讓的士兵大笑起來:
“季將軍,這話我們都聽出繭子來了!”
年輕將軍名叫季林,上輩子是名醫生,他在連續做了三臺手術后不幸猝死,再次醒來時,就已經到了這個世界。
這一世,季林降生在了揚州的一戶官宦人家。父親在兩淮鹽運使的差上,這個差使是個不折不扣的肥差,偏他還與新任的巡鹽御史是同年的進士,交情不淺。
起初,季林還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穿越。
直到他某次被父親帶去鹽政衙門,為那位新任的巡鹽御史接風洗塵,他才知道父親的這位關系匪淺的頂頭上司,姓林字如海,還有個比他小三歲的女兒。
季林這才知道,他穿越到了紅樓夢的世界!
而和季林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時不時就會在他眼前浮現出的【節點沙盤】。
這個【節點沙盤】的作用,就是會將某些關鍵的歷史節點,提前展示在季林面前,而季林可以通過在仿真沙盤上進行軍演,以找出戰役勝利的最優解。
【永熙七年,瓦剌也先叛亂】
【節點更改度:100%】
【經歷喪子之痛的也先,停止了對大周邊境的侵擾,他決定積蓄力量,在日后徹底覆滅大周】
【永熙九年,瓦剌也先舉大軍,克十郡】
若非自己遭人背叛,也先經歷的就不會只是喪子之痛了。
想起那個暗中勾結也先的督軍,季林眼中泛起幾分冷冽。
擁有著【節點沙盤】的他,自領兵以來,就從未打過一場敗仗。因此,他在軍中的地位節節攀升,更是被皇帝視為心腹,人稱“不敗將軍”。
永熙七年,大同傳來瓦剌也先反叛的戰報。永熙帝拜季林為大將軍,前往西北平定也先之亂。
不過,臣子光芒太盛,難免會讓帝王生疑,為了制約季林的權力,永熙帝還增派了一位名叫莫云的督軍,掌管后方糧草運輸。
季林軍至大同,不出十日便打得瓦剌節節敗退,他意識到這是一股作氣解決也先的絕佳時機,于是決定乘勝追擊,深入草原。
起初,瓦剌人被打得潰不成軍,接連吃了幾場敗仗,可就在這時候,后方的糧草卻被莫名截斷了,季林駐軍數天,卻遲遲等不到應該運到的糧草。
糧草不至,則人心不穩,也先乘機反攻,季林拼死相爭,這才帶著這支殘兵殺了出來。
這時,士兵們點數的聲音結束了。
“都盤點清爽了嗎?”
季林問道。
“清楚了,季將軍!”
羅讓走了過來,拱手道:“一共兩百名騎兵,尸體全在這兒,沒人逃走。”
季林點點頭,下了馬匹,扯下帖木兒的半邊衣服,裹住他那顆頭顱。
瓦剌人的馬被驚跑了不少,卻也比他們的馬匹多些,他當即下令:
“事不宜遲,每人騎一匹馬、牽一匹馬,累死了就換馬,只管趕路!總之,天亮之前,必須趕到大同!”
“是!”
一眾將士神采奕奕,乘著月色而去。
馬蹄踏得塵土飛揚,再回望時,已是日上三竿。
乾寧宮。
永熙帝半瞇著眼睛,由著身邊的小太監給自己穿戴衣裳,聽見門外傳來的腳步聲,他揮了揮手,那小太監便低著頭出去了。
“恭請圣安!”
來的是個紅衣大太監,他先是行了大禮,便上前接過那小太監的差事。
永熙帝淡淡地說:
“是林如海來的信?”
“陛下圣明,正是從揚州來的密折。”
戴權從袖口拿出一封信,就要遞給永熙帝,永熙帝沒有接,只是說一句:
“如果是要給季家求情,朕就不看了。”
戴權應了一聲,拆開那封密信,掃過幾眼后,便將其丟進了一旁的爐子里焚燒。
他點了點頭回道:“正是陛下說的那樣。”
永熙帝眼中有些不快:
“你告訴他,朕答應他的事情不會忘,叫他辦好差事,別摻和別人的事。”
“還有,賈家那丫頭入宮的事,也交由你去辦。”
“奴才明白。”
君臣不再說話,戴權又為永熙帝理了理袍子,便躬身出了乾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