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我,曹操之子,大漢柱石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家里辦喪事?
公元194年,即興平元年。
鄄城。
古色古香的房間內,躺在床榻上的曹鑠感覺到一陣劇烈的疼痛感襲來,他下意識捂住自己的額頭。
頭昏腦脹,還伴隨著海量的陌生記憶,疼得他在床榻上打滾蹬腿。
他猛地睜開布滿血絲的雙眼,只覺視線有些昏暗,周圍的環境既陌生又熟悉。
劇痛感慢慢消退,他輕嚀一聲,雙手支撐著虛弱不堪的身體坐了起來,滿臉皆是不知所措。
“二公子您醒了?”房門倏然被推開,一個年輕貌美的小姑娘聽到響動,趕緊走了進來。
“水,有水嗎?”曹鑠喉嚨干燥,聲音沙啞。
“二公子,奴婢這就去給您拿水。”小姑娘急忙走出房間,片刻之后,端著一個裝了水的漆耳杯回來。
曹鑠喝了幾口水,這才感覺舒服了一些,在床榻上靜坐了幾分鐘,揉了揉太陽穴,算是捋清了眼下的情況。
他穿越了。
還穿越成了曹操那個短命的兒子曹鑠。
曹鑠從小體弱多病,這次更是得了嚴重的風寒,無聲無息就病逝了,于是就有了被他鳩占鵲巢的一幕。
勉強接受自己的新生,曹鑠抬頭看向一旁的小姑娘。
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這個小姑娘的身份,這是照顧自己的貼身婢女小桃。
“我餓了,小桃,你去吩咐后廚,讓他們準備點吃的。”
說著,曹鑠下了床榻,松了松筋骨,感覺身體雖然疲憊虛弱,但正常走動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小桃又驚又喜:“二公子,您的病好了?”
“嗯,差不多好了。”曹鑠點了點頭。
“太好了,奴婢這就去吩咐廚子,讓他們準備膳食。”小桃興高采烈地去了。
曹鑠徑直走出臥室,迎面的刺目陽光照射到他憔悴蒼白的臉頰上,明明是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卻讓他感覺格外的舒適。
“嗯?怎么回事?”
還沒走幾步,曹鑠的眉頭一皺,只見目光所至,屋檐墻角上掛滿了白幡與素布。
這些東西一般舉辦喪葬才會用上,這是在給他辦喪事?
曹鑠搖了搖頭,打消這個晦氣的念頭。
在曹操的眼里,他還沒死,辦什么喪事?
興平元年……興平元年。
這個時間段,再加上府上辦了喪事,是曹嵩在徐州遇害了!
曹鑠默默對照前世記憶,又回想起曹操曾對原主說過曹嵩遇害之事,猛然間心神劇震。
當時因為原主患有風寒,臥病在床,無法去吊唁,這才不清楚門外的情況。
曹嵩死后,曹操為報父仇,怒而攻伐徐州,陶謙彭城大敗,退守郯城一帶,堅守不出。曹操屠殺數十萬人,泗水為之斷流。
而就在曹操攻打徐州時,陳宮與張邈卻悄悄勾結呂布竊取了兗州。
這是曹操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險些成喪家之犬。
不僅屠殺徐州百姓壞了名聲,兗州還被呂布偷了家,換成坑壓能力一般的人,直接自殺都有可能。
也不清楚曹操還在不在府上……
想到這里,他心不在焉的去找曹操。
……
州牧府后院偏殿。
曹操端坐在主位上,他的下方右側坐著一個容貌俊朗,眼眶微微泛紅的少年,他正是曹操的嫡長子曹昂。
因曹嵩的葬禮剛剛操辦完,曹昂大哭一場就被召來州牧府,現場的氣氛其實有些壓抑。
這并不奇怪,曹嵩被陶謙派張闿給殺害,氣氛能一片歡欣才不正常。
“這陶謙老賊用此卑劣的伎倆,截殺我曹氏闔家,竟還妄想置身事外,當真氣煞我也!”
“我定要集結大軍,洗蕩徐州,以消我心頭之恨!”
“子脩,你跟在阿翁身邊上過戰場,七日后,你也隨我一同討伐徐州,為你大父報仇,順便教你知曉戰爭的殘酷。”
一想到父親被陶謙殺害,曹操就越想越氣,怒氣上涌脫口而出。
當初他讓應劭引兵去迎接曹嵩,可這陶謙老賊怨恨他多次攻打徐州,就派兵追殺曹氏闔家,家族人員連同仆從全數遭殃。
而這應劭未接應到曹嵩,反被賊寇得逞,又怕他怪罪,就北上投奔袁紹了。
真可謂諸事不順。
“阿翁,血債當血償,兒定用陶謙全家的性命告慰大父的在天之靈!”曹昂同樣很氣憤,他幾年前還陪過曹嵩這個慈祥的長輩,本以為即將團聚,沒料到傳來了噩耗。
“家主,二公子要見您。”
門外家仆上前通報。
“子擎?他怎么來了?”曹操微微一愣,旋即揮了揮手,“讓他進來。”
“諾。”侍從告退。
少頃,得到通知的曹鑠從殿外進入,一眼就瞧見這偏殿里的兩人。
長者身長七尺,細眼長髯,眉宇間透著一股霸氣。少年劍眉星目,與他的容貌有些許相似。
他明白,這兩人正是父親曹操與兄長曹昂。
“阿翁,大兄。”
一見兒子雖然憔悴,但氣色比起之前好了不少,曹操臉上露出疑色,“子擎,你的病好了?”
一般來說,漢末男子通常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
曹鑠這種就屬于特殊情況。
“沒病了,兒現在感覺身體很好。”曹鑠拍了拍胸膛,示意自己健康得很。
“好,你先前久病不治,乃公正欲出兵徐州,你的病卻好了,看來上蒼是在暗示我,此次討伐徐州必勝啊。”曹操露出一抹欣喜之色。
兒子的病情好轉,似乎沖淡了幾分他父親身死的悲痛。
曹鑠心底咯噔一下,連忙說道:“阿翁,此時不宜進攻徐州啊!”
“嗯?”曹操和曹昂不約而同的怔了一下,懷疑自己聽錯了。
曹昂眉頭微蹙,問道:“二弟,為何你說此時不宜進攻徐州?”
“大兄,阿翁,攻外必先靖內,倘若兗州內部的威脅都沒有暴露出來,談何進攻徐州?”
曹鑠看向二人疑惑的目光,不緊不慢道:“昔日呂布與袁紹交惡,逃到河內張楊那里一段時間后,被李傕郭汜封為潁川太守。”
“去潁川赴任時途徑陳留,和張邈一見如故,彼此引為知己。”
“聽聞袁紹得知這個消息,還曾修書一封讓阿翁殺了張邈,阿翁卻并未聽從,不知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