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有個建議
- 三國:我,曹操之子,大漢柱石
- 劃江成陸
- 2179字
- 2024-11-17 14:47:17
他就是個普通的平民百姓,倏然得到大人物的看重,哪怕這個大人物年紀不大,可他又哪里會錯過這個機會呢?
“好!速速請起。”曹鑠大喜,連忙扶起他。
潘璋同樣很欣喜,順勢起身。
“潘璋,你是發(fā)干縣人,為何會來這鄄城?”
曹鑠一邊帶著他往州牧府的方向走,一邊詢問情況。
潘璋恭敬道:“公子有所不知,去年曹公與陶謙在發(fā)干掀起兵戈,很多百姓擔心受到牽連,就逃往了其他郡縣。”
“某聽聞曹公攜大軍從昌邑遷移到了鄄城,想來兗州應該沒有比鄄城更安全的地方,就逃往了鄄城安家。”
“原來如此。”曹鑠心中了然。
兩人一同回到州牧府,正巧在前院撞見曹操。
曹操瞥了一眼潘璋,“子擎,這位是?”
曹鑠道:“阿翁,這是我招募的親衛(wèi)潘璋,有勇力,不必擔心會泄露機密。”
潘璋很有眼力見,得知面前之人的身份,頓時滿臉堆笑道:“潘璋拜見曹公。”
“不必多禮,好好跟著我兒吧。”曹操隨口應了一句就不再理會,他看向曹鑠,“子擎,你幾日前與乃公陳述了兗州的后患,乃公與麾下謀臣已經(jīng)有了解決之法。”
“我準許你參與軍事,你只需與荀文若守住鄄城即可。”
“也不用你做什么,你腦子靈光,關(guān)鍵時刻或許能提出有用的建議,若是幫不上忙也無妨,只要別添亂就行。”
本來曹操是不打算讓一個十二歲,毛都沒長齊的孩子參與守城的,但三天前曹鑠的表現(xiàn)確實讓他刮目相看,這才破例讓他參與戰(zhàn)爭,把城池托付給了他,同樣算是對這小子的鍛煉。
至于曹鑠會不會出什么餿主意,致使鄄城淪陷,這個他倒是不擔心。
荀彧在旁邊守著呢,豈會讓別人亂來?
曹鑠的臉上瞬間浮現(xiàn)出一抹喜色,“多謝阿翁,兒誓與鄄城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你小子。”曹操對他感到無奈,“你在哪聽的這種話,城池沒了還可以奪回來,你死了可就真的死了,阿翁可舍不得你死。”
“嘿嘿,我知道。”曹鑠眼珠子一轉(zhuǎn),突然想起了三日前有過一面之緣的蔡琰,旋即問道:“阿翁,小姨返回陳留了嗎?”
“什么小姨?”曹操不明就里。
“蔡琰,蔡昭姬,您不是當過大儒蔡邕的弟子嗎?按理說她是你的小師妹,我喊師叔不合適,就喊小姨了。”
曹操恍然,旋即道:“你阿母讓昭姬在州牧府多住幾天,還給她安排了客房。”
“目前她就在府上,不過算算時間,她明日就該返回圉縣了。”
“在府上?”曹鑠沉吟片刻,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阿翁,外面兵荒馬亂,小姨一個弱女子一旦遇到點危險,如何保全自身?您貴為兗州牧,庇護一女子沒什么問題,再加上她是您師妹,別人也挑不住毛病,您說是吧?”
“你說得倒是沒錯,我這就召見昭姬,問問她的意見,倘若她愿意留在鄄城,那就留下來,不愿意的話,我也不強求。”
曹操想了想,很快答應下來,照顧恩師之女同樣能讓他心安幾分。
他喊過來一個家仆,讓他去后院喊蔡琰過來。
因為只是一件小事,曹操也沒有避諱潘璋的意思,一邊與曹鑠閑談,一邊等候蔡琰。
很快,人報蔡琰到來。
曹操泛起笑意:“昭姬,子擎說外界兵荒馬亂,你一個弱女子住在陳留不安全,故而勸我讓你留在鄄城,也好有個照應。”
“昔日蔡師之死,操只恨當時勢單力薄,現(xiàn)在混了個兗州牧,說什么也不能再讓恩師子女受苦了。”
蔡琰總感覺哪里不對勁,不過一想到外面是亂世,一個女子沒有依靠確實很危險,便頷首道:“那我留下來吧,有勞師兄了。”
曹鑠一本正經(jīng)道:“阿翁,我有個建議,我感覺小姨住在州牧府不合適。
“這是為何,我的州牧府有什么問題不成?!昭姬住了幾天也沒說住不慣。”曹操頓時有些不滿。
“阿翁啊,小姨現(xiàn)在是未出嫁的女子,倘若長期住在您這里,以后就別想嫁出去了,您也不想小姨孤獨終老吧?!”
曹操眼角一抽,張了張嘴,無話可說。
不知為何,他現(xiàn)在特別想揍一頓這個混賬兒子。
至于兒子為何對蔡琰如此上心,是否對蔡琰有非分之想,他倒是沒有考慮在內(nèi)。
畢竟,從名分上來講,蔡琰是這小子的長輩……
曹鑠趁熱打鐵,“阿翁,這都是我結(jié)合當前情況說出的實話,不如您聽聽小姨自己的意見?”
曹操把目光移向蔡琰,想要聽聽她怎么說。
蔡琰沒在曹操身上察覺到危險,反而總感覺曹鑠不懷好意,但她從話語中又挑不出毛病,權(quán)衡利弊過后,也感覺一個未出嫁的女子住在別人后宅不妥當。
于是,就說道:“師兄,我確實不適合天天住在府上后宅,還請師兄安排一處居所。”
曹操深吸一口氣,輕嘆道:“好吧,那就搬出去,待會我吩咐家丞陪你去看宅子。”
“多謝師兄。”蔡琰臻首微頷,正想告退,突然又想起了老家還有個妹妹,遲疑了一番,道:“師兄,實不相瞞,我妹妹貞姬與兩個侍女還在圉縣。”
“我如今遷居鄄城,不忍心棄貞姬于不顧,我欲修書一封,說明事情緣由,讓她趕來鄄城,還望師兄準許貞姬陪在我身邊。”
曹操不禁疑惑,“你妹妹蔡貞姬還沒嫁人?”
蔡琰解釋道:“家父遇害時妹妹年紀尚小,并未許配他人。”
“原來如此。”
曹操心中了然,于是出言保證道:“此小事耳。昭姬勿憂,貞姬既然要來,我又怎會不歡迎呢?你先回去吧。”
“好。”蔡琰柔聲應答,徑直回了后宅。
目送蔡琰離去,曹操感嘆道:“時逢亂世,昭姬是個苦命人,本來當初是要嫁給河東衛(wèi)氏的。”
“誰知因為蔡師與董卓關(guān)系親密的原因,衛(wèi)氏擔心受到牽連,就派了個快死的病秧子衛(wèi)仲道去迎娶昭姬。”
“這衛(wèi)仲道擔心蔡琰生個一二半女,連累衛(wèi)氏,一直不敢同房。再加上身子骨弱,兩人沒相處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另一邊,蔡師也果然如衛(wèi)氏所料,惹上了禍事,被王允視為董卓余孽殺害。”
“于是衛(wèi)氏立刻以昭姬克夫為由,將之逐出了家族。”
“就這樣,不僅蔡師遇害,昭姬的名聲也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