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兵分兩路
- 三國:我,曹操之子,大漢柱石
- 劃江成陸
- 2065字
- 2025-01-14 22:21:39
建安元年,秋。
許都。
春日播種在良田中的谷物,秋天迎來了豐收。
在采納了曹鑠的屯田制后,又因為這一年沒有爆發(fā)什么天災,糧食產(chǎn)量大幅提升。
不過是初試的第一年,光是許都附近,便驚人的收獲了谷物百萬斛。
在屯田制度推行之前,曹操的大軍常常面臨糧食短缺的困境。
若不是有曹鑠給出的賑災之策,光是先前那場蝗災,只怕程昱就要制作出人肉干糧了。
但在屯田實施之后,只要戰(zhàn)線不拉的太長,不出現(xiàn)意外情況的話,軍隊將不再缺糧。
曹操得知一個許都就得谷百萬斛,險些熱淚盈眶,困擾他多年的問題,終于有了辦法解決,他不用經(jīng)常為糧食憂愁,軍隊也有了穩(wěn)定的糧食供應。
在豐收過后,曹操內(nèi)心升起了擴張領土的心思。
他召集文武親信議事。
坐在主位上,曹操笑盈盈道:“諸位,今年秋天是個大豐收,我意對汝南動兵,你們以為如何?”
荀攸站起身來,拱手道:“主公,占據(jù)汝南,本就是原先就制定好的計劃,我等自然沒什么異議。”
“不過,除了攻打汝南以外,我軍東面的陳國也不可忽視。”
“陳國位于譙郡與潁川郡中間,南領汝南,北接陳留,乃戰(zhàn)略要地。”
“陳王劉寵與國相駱俊在陳國勵精圖治,在他們的發(fā)展下,陳國人口稠密,糧食豐足。”
“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還接收了不少受饑荒影響的流民。”
“我軍厲兵秣馬多時,故而,我建議主公分兵進發(fā)陳國,一路取汝南,一路取陳國。”
曹操深以為然,“公達所言極是,待拿下陳國,我軍還能一路直取譙郡,沛國。此二地目前依舊算是無主之地,只是名義上服從于袁術(shù),待我大軍一至,頃刻間就可占領。”
說起沛國,那里不僅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沛縣,俗稱小沛,還有個譙縣,那里是曹操的老家。
曹操這次發(fā)動戰(zhàn)爭,若是占領了譙縣,那也算是衣錦還鄉(xiāng)了……
一眾武將聽到曹操這次的動作這么大,頓時興奮不已,紛紛請戰(zhàn)。
“末將愿為先鋒,為明公取得陳國。”夏侯惇咧嘴一笑,第一個起身請戰(zhàn)。
其余將領也紛紛請戰(zhàn),尤其是張遼高順二人,由于是降將,更因為寸功未立的原因,急于表現(xiàn),喊得最大聲。
曹操掃視一眾將領,淡淡道:“諸將莫急,我親自率領大軍主力攻取陳國,汝南還需一主將。”
聽到有單獨領兵的機會,宗族將領皆是眼巴巴的看向曹操,只要拿下這汝南,那可是大功一件。
至于外姓將領,雖然也很想要這個單獨領兵的機會,但也知道沒他們的份。
曹操雖然禮賢下士,但他們心底都明白,只有宗室將領,曹操才能真正的信任,把兵權(quán)交到宗室將領手里。
曹操性格多疑,無怪他如此。
在短暫的思忖過后,曹操露出一抹笑容,“至于汝南一路的主將,就由子擎擔任,樂進,張遼為副將,我分出三萬大軍給你,其他的,你自己安排。”
“轟——”
當曹操說出這一則任命,在場的文武盡皆嘩然。
他們本來還以為主將會在曹仁與夏侯惇二人之間選出,沒想到居然是曹鑠。
曹鑠雖然也上過戰(zhàn)場,且表現(xiàn)非常出色,但基本都是隨軍,從未有過單獨統(tǒng)領部隊的經(jīng)歷。
“明公,二公子雖然用兵如神,但年歲尚小,恐怕難以服眾。”荀彧直言不諱,說出了他的擔憂。
“是啊,主公,二公子的年紀是個問題,聽說他隨軍的次數(shù)少,這一次讓他單獨統(tǒng)兵,恐怕有所不妥,不如把他帶在身邊多歷練一番。”見有荀彧牽頭,劉燁也跟在后面幫腔。
他是前不久才投奔曹操的,并沒有真實感受過曹鑠的能力,難免心存質(zhì)疑。
只是不敢當面說出來,恐惹曹操不喜,見文臣之首的荀彧都出來勸說,他也就沒那么多顧慮了。
為了曹營大局著想,他想打消曹操的決策。
曹操笑著搖了搖頭,對二人道:“子擎的能力我心里有數(shù),軍事并非兒戲,我讓他調(diào)兵去打汝南,乃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而非任性而為。”
兩人也不是剛正不阿的性格,見曹操都這么說了,紛紛默然。
曹操見反對聲已經(jīng)消弭,轉(zhuǎn)頭看向曹鑠,“子擎,你意如何?”
曹鑠臉上早已露出喜色,連忙道:“我一定拿下汝南,不讓阿翁失望。”
他實際上也沒料到老曹會讓自己統(tǒng)兵,不過這自然不是壞事,相反是好事。
從這件事情上,也能看出老曹對自己的器重。
曹操道:“好,我給你時間籌備出兵事宜,最遲明日午時出兵。”
敲定好汝南方面的人選,曹操又開始探討攻略陳國之事。
在選定好出征陳國的文武之后,曹操遣散了眾人,讓明日出征的人先回去休息,養(yǎng)好精神。
曹鑠出了司空府,本想回府,可走到半路的時候腳步一頓,抬頭看了眼天空,發(fā)現(xiàn)天色已接近黃昏。
他馬上不想回去了,改道蔡府。
……
古琴那悠揚的旋律在正堂回蕩,似潺潺流水,而在這悠揚的琴音中,少年翩然舞劍,身姿矯健,手中寶劍閃爍寒光,每一次舞劍都和琴音相合。
“啪啪啪——”
蔡貞姬鼓了鼓掌,意有所指地笑道:“子擎的劍舞得好,姐姐的琴也彈得好,就像是天作之合一樣。”
蔡琰俏臉上升起一抹霞暈,走上來捏了捏她的瓊鼻,低語道:“臭丫頭,瞎說什么呢。”
“哼。”蔡貞姬嬌哼一聲,道:“姐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和我一樣,也喜歡子擎。”
“有什么好藏著掖著的?子擎每次來咱們家的時候,姐姐和子擎經(jīng)常眉目傳情,我又不是瞎子。”
蔡琰臉頰羞紅,先是看了曹鑠一眼,然后才對蔡貞姬悄悄說道:“貞姬,我……”
蔡貞姬低聲道:“好了,阿姊不用內(nèi)疚,子擎這么優(yōu)秀,哪有女子不喜歡的?我又沒有霸占他的心思。”
“大不了我們一起……”
說到這里,蔡貞姬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臉羞澀,不好意思再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