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勸降張遼
書名: 三國:我,曹操之子,大漢柱石作者名: 劃江成陸本章字數: 2030字更新時間: 2024-12-11 01:26:48
“張遼將軍好氣魄,可惜呂布卻是個貪生怕死之人,關鍵時刻把你扔下戰馬,奪馬逃生了。”曹鑠輕輕搖頭,似乎在為他感到不值。
事實上,張遼在呂布麾下,確實是被埋沒了。
一直被魏續這種溜須拍馬的之輩壓在頭上,無法發揮他的才能。
張遼一聽曹鑠提起呂布,頓時怒了,“哼,呂布賊子,貪生怕死之人,提他作甚?”
曹鑠見狀,笑道:“張將軍很怨恨呂布呀。正好呂布被我軍殺的丟盔棄甲,現在估計逃往陳留了,張將軍可愿隨我軍一同討伐呂布?”
張遼冷聲道:“曹鑠,你是想激發我的仇恨,讓我投降你們曹軍是吧?”
曹鑠坦然承認,“對,張將軍難道不恨呂布?你單騎闖入大陣,救他于水火之中,結果此人卻忘恩負義,反手把你推入馬下,隨后被我軍擒獲。”
“呂布這樣的畜生,將軍難道不想手刃此賊?”
張遼沉吟片刻,搖了搖頭,“呂布與我有君臣之名,我雖恨他,但若是殺他,必為世人所唾棄。”
曹鑠笑呵呵道:“張將軍,你說是為了名聲?只怕還念及一絲舊情吧?”
“畢竟你一個并州人,在呂布麾下默默無名,又不是那些名仕。若真的想要殺呂布,還擔憂什么名聲?”
張遼默然,沒有回話。
“我知文遠乃忠義之士,我曹軍一直關押你也無用,你自由了,走吧。”曹鑠輕嘆一聲,招了招手,喚來一個獄卒,“速速放了張遼將軍。”
獄卒聽到曹鑠說的話,頓時嚇了一跳,“公子,這不合適吧。此人州牧說過要嚴加看管,不得擅自處理。”
“而且,萬一此人出來,要對公子行兇,那該怎么辦?”
“打開牢門,出了事我負責,你一個小卒不用擔心什么問題。”曹鑠勸說。
“卑職遵命。”獄卒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用鑰匙打開了房門。
“張將軍,出來吧,你想去哪就去哪,我會吩咐獄卒讓開一條路,沒人會攔著你。”曹鑠落下一句話,帶著典韋轉身就走,沒有一絲留戀。
張遼看著敞開的牢門,目光呆滯,輕輕抬起手,思緒萬千。
典韋跟在曹鑠后面,“二公子,咱們真的不管這張遼嗎?”
“當然不是,這招叫欲擒故縱。”
曹鑠笑了笑:“張遼原先呂布麾下效力,只是呂布在戰場上忘恩負義,把他扔下了馬,讓他看清了呂布的品性,咱們打開牢門,讓他離開,他斷然不會回歸呂布身邊。”
“而返回故鄉,做個普通百姓?那顯然也不可能,他在呂布麾下效力,就說明他還有一定的抱負。”
“我剛才誠懇的邀請他歸順阿翁,他現在無處可去,必然心動,從而投降阿翁。”
典韋甕聲甕氣道:“原來公子放他離開,是篤定他會歸順曹公…”
“我猜張遼很快就會追過來。”曹鑠眉宇間滿是自信。
“公子且慢。”
果然,不出曹鑠所料,兩人身后竄出一人,正是剛剛在牢房里關著的張遼。
“文遠,我就知道你會追過來。”曹鑠笑道:“你可愿意歸順我阿翁?”
“承蒙曹將軍與公子不棄,卑職愿效犬馬之勞。”張遼點頭承認,抱拳行禮。
“哈哈哈,不必多禮,等會我帶你去見阿翁。”曹鑠一臉真摯地說道:“阿翁得文遠相助,只怕還要勝過十萬雄兵。”
“公子謬贊了,卑職愧不敢當。”張遼為人自謙,不是那種居功自傲的人,更何況他在曹營寸功未立,可不敢坦然接受曹鑠的稱贊。
“文遠,可能勸降高順?”曹鑠問道。
他來監獄,可不止招降張遼一人,還有個性格極為倔強的高順。
“高順對呂布忠心耿耿,卑職沒多大把握。”張遼搖頭。
“不如把你被呂布拋棄一事和高順說一說,試一試他的態度如何?”曹鑠出言建議。
“可以一試。”張遼猶豫了片刻,點了點頭。
“好,那咱們現在就去關押他的牢房。”
三人在獄卒的帶領下,一同來到高順所在的牢房。
這處牢房和之前張遼那間差不多。
里面的高順看上去很頹廢,憔悴。
牢門打開,曹鑠三人走了進去。
“張遼,你怎么和曹營的人站在一起,難道你投靠曹操了?”高順抬頭看向迎面走進來的三人,眼眸中滿是怒火。
“伯平,我確實歸順了曹公,但那是他先負我。”張遼沉聲解釋,把呂布奪他戰馬的過程全說了一遍。
高順聽后臉色驟變,猛地搖頭,“主公怎么可能會是這種人,不可能!張遼,定是你誆騙于我。”
“我做事坦坦蕩蕩,豈會撒謊?”張遼道:“呂布殺出重圍,騎的卻是我的戰馬,難道你就不會懷疑有問題嗎?”
“溫侯當時說你……”高順說到這里,突然話語一止。
呂布當時說的是張遼舍身救主于危難。
但,這句話放在目前這種情況來細究,問題可就太大了。
你呂布不是說張遼舍身救主嗎?
那為何張遼現身在曹營,還說你搶他戰馬?
結合當前局面來講,張遼的話完全找不出毛病,這才是真相。
所以,呂布當時返回中軍時,明顯是撒謊了,不敢說出自己出賣下屬來活命這種行為。
張遼見狀,“伯平,沒話說了吧,呂布忘恩負義,反復無常,你難道還要為這種人陪葬嗎?”
曹鑠也在一旁幫腔,“是啊,呂布不得人心,現在已經不成氣候。伯平,我阿翁求賢如渴,你若是歸順,再練出一支陷陣營,必得重用。”
高順聽二人接二連三勸他投降,一時間居然有些動搖,但旋即又堅定了決心,“忠臣不事二主,你們速速動手殺了我吧。”
“高將軍啊,忠臣不事二主是沒錯,但也要知道變通啊,這句話是對于明主賢君來而言的。”
曹鑠搖了搖頭,正色道:“呂布何人也?”
“不提他干過的那些有違忠孝的事。”
“他趨兵逃出長安,為一軍之主時,親近魏續這種諂媚小人,卻遠離你這種賢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