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重生
“恭喜余教授通過非升即走考核,獲得教職!”
余楓接過一小杯白酒,仰頭一飲而盡。
前幾日,余楓終于通過了學院里的非升即走考核,從小小的助理教授,升為了江洲科學大學信息學院的副教授。
這個周末便組織了個聚餐,慶祝一下。參加酒局的人不多,也就五六個人,大多是現在大學的同事,還有一個大學時代的損友。
酒桌上觥籌交錯,話題便轉進到考核之前的諸多狀況。
“上次我手下那個博士,請了一月的假回老家結婚。誰想到就因為這件事,論文就被米國的那個實驗室搶發了,差點讓我過不了考核。”
有時你的主意和想法,正巧也被別人想到了,但只要對方手快一些,早些將其實現并且發布,那么很可惜,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
而非升即走的考核,需要助理教授在七年的時間里,發表足夠數量與質量的論文,才能順利通過。
如果沒有通過,那么等待他的,將是永遠失去這份工作。
被搶發論文,對于急需發表數量的余楓而言,可謂是一擊重創。
損友老孫碰了一杯,“要讓你重來,你還會不會給他批假?”
余楓酒量并不是很好,說話已帶點意識流了,“批啊,怎么不批,給我狠狠地結婚。不要像我一樣,到三十七歲了,還是個學術老光棍。”
老孫聽到這句話,剛想說什么,卻又咽在喉嚨里。
余教授晃了晃空空的酒杯,“要是讓我重來,我不吃不喝也要把對手實驗室的論文全都搶發一遍!”
酒桌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同是科研狗的同事對于余楓被搶發論文一事,都是深有同感。
老孫沒有笑,他不是做科研的,好像并沒有第一時間理解到其中的笑點,而是舉起酒杯,再敬了這位相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一杯。
“那么,祝你得償所愿。”
-----------------
頭,好疼。
忙于升職的考核,好久都沒有喝酒了,昨天多少有點報復性喝酒的意思。
“醒醒,余楓,快起床啦。”
不是,老孫,今天不是周六嗎,我特地在周五請客,就是為了第二天能賴床不起啊。周六不用上班,你喊我起床干嘛。
不對,老孫怎么在我家。
余楓嚇出了一身冷汗,昨晚喝多了,應該不會吧……
仔細地感受了一下,局部沒有任何不適,連頭疼都突然消失了一般。
他猛地睜開眼。
“兄弟,你好年輕,像十八歲。”
孫旭斌一副擔心弱智的目光,注視著說著胡話的余楓,卻只看到他躺在床上無辜地眨了眨眼睛。
于是立刻放棄了治療。
“周哥,余楓睡迷糊了,我們先走吧,信導課要點名的,不能遲到了。”
宿舍門哐當一聲關了起來,僅留余楓一人。
周哥,好遙遠的稱呼,他結婚以后就沒見過面了吧。
這個摔門的聲音也好逼真啊,這個虛擬現實的技術里的聲音采樣很牛啊,跟自己回憶里一模一樣。
老孫也真是的,怕他宿醉難受就把他塞進虛擬現實的機子里過周末嗎?還來了一個重返十八歲的cosplay,演的還真像。
快四十歲的老男人了,還玩這一套,你咋不玩神光棒呢,還能帶你兒子一起玩。
“退出。”
毫無反應。
是自己口音不標準嗎。
“退——出——”
毫無反應。
設定語言錯了?
“Log out!”
毫無反應。
總不可能是霓虹語吧,霓虹的設備有些罕見了。
“ログアウト。”
毫無反應。
這一切,不會是真的吧。
余楓速度爬了起來,穿上衣服,走到陽臺。
這光,這水,這建模,這細節,這觸感,這手好疼,現在的技術應該做不到這么逼真。
要是真穿越回到了十八歲,公元二零一五年,那豈不是能把自己切成片好好研究一下發論文?
這下二十歲直接正教授了。
本著科研嚴謹的精神,余楓決定做最后的論證環節,證明自己不是在盜夢空間。
余氏·夏卞公理第十一條:無論多有想象力的意識世界,都無法構造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
只要去圖書館中,找到一本他從未涉足領域的教科書,研究這本書里的理論體系是否嚴謹而完整,便足以證明或者證偽這是夢境還是現實。
學生卡,自行車鑰匙,宿舍門鑰匙,都不能忘記。
面對著樓下連成一片的自行車廢墟,余楓撓了撓頭。
他的自行車長啥樣來著。
還好手機里存了照片。
等到終于挖出了自行車,慶幸他還保留著當年的肌肉記憶時,可以騎行,但下一個問題。
江洲大學的圖書館在哪來著?
余楓并沒有因為記憶的模糊覺得沮喪,反而是無比激動。
他仿佛回到了剛上大學的那段時光,一切都是新鮮的,未知的,可以探索的。
想當年剛上大學那會兒,跟兄弟們一起研究各種沒用的小知識。
離教學樓最短的路徑要穿過主樓的走廊,三號食堂最角落的阿姨不會手抖,本年級最好看的女生在化學系……
余楓把自行車停在圖書館后的停車棚中,甚至沒有顧著給自行車上鎖,掄起兩條腿就飛向圖書館的大門。
這就是沒有中年亞健康的年輕肉體嗎?
圖書管理員阿姨欣慰地看著小伙子飛奔到教材區,贊許地點點頭。
這才早上九點不到,圖書館剛開門一會,就這么迫不及待地來讀書,真是勤奮的好孩子啊。
余楓放眼掃過書架上的標簽。
物理。
不太行,自己做過硬件方面的研究,物理和材料方面都挺熟悉。
生物。
此時有關生物的教材上應該現象多于理論,不太適合。
化學。
有機會嗎?不會。
余楓伸手,從書柜上拿下一本有機化學。
自從高考以后,他就再也沒有碰過化學相關的知識了,大學內容的有機化學應該屬于自己知識的盲區,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個小時以后,余楓掙扎著從有機書中爬了起來。
醇,酚,醚,醛,酮,萘,蒽,?,苝,苯。
他已經快不認識漢字了。
但他現在懸著的心終于定了下來,因為他終于驗證了答案。
書中數不勝數的化合物,變化萬千的各式反應,精妙絕倫的理論猜想,僅憑他的妄想是絕無可能搭起這樣一座學術的高塔。
余楓滿意地把書合上,準備放回書架。
卻聽到一句,“余楓同學,請問你為什么在看有機化學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