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楓將A4紙放入文件夾中,鎖在了抽屜里。
抽屜有一把小鎖,防君子不防小人,當然,余楓早就知道兩位舍友的人品如何。
江洲大學的宿舍一般是三人寢室,特殊情況下是雙人寢,因為如果兩個人都比較重量級,普通宿舍的床不是很容得下。
這個時間應該已經下課了,差不多是兩人回宿舍的時候。說起來,老周和老孫應該幫自己簽到了吧。
余楓打開手機,查看一下消息。
群名:315宿舍群。
很質樸,很直男。
【九日文武】:作業幫你交了。
【我永遠喜歡艾拉】:我幫你簽到了。
余楓順手回了句感謝。
這個昵稱,真是讓人懷念啊。
周銘是個二次元,每個季度都能在二次元的世界里邂逅若干個讓他最想照顧一生的姑娘。
就應該把他每一個昵稱就截屏保留下來,等他結婚時發給他當做結婚禮物。
余楓按住截屏鍵,卻不小心點到了老周的頭像,進入到他的個人頁面上。
用戶“我永遠喜歡艾拉”的個性簽名:沒有未來的未來不是我想要的未來!
受不了,太二次元了。
以防回旋鏢,余楓小心翼翼地點開了自己QQ的個性簽名。
葉的離開,是楓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哈哈,這是誰啊,真是幽默。
是脫落酸啦。
好冷的笑話,余楓向后一躺,半個身體癱在椅子上。
黑歷史這種東西,誰也別笑誰。
文青病別笑中二病,年少誰都曾經在朋友圈里留下過愚蠢的話語。
之后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晚上,終于意識到羞恥的他,偷偷刪掉了這段眾人皆知的黑歷史。
話說,這個時候的梅心淺,是個怎么樣的人?
出于好奇,余楓鬼使神差地點開了昵稱為“暗香”的好友簡介。
“前塵往事斷腸詩,儂為君癡君不知。”
前世的她是這個畫風的嗎?
不應該是“每一個不努力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這樣的嗎?
余楓眉頭一皺,感覺記憶好像有些錯亂,也有可能是二十年前這樣的時間太過久遠,以至于記憶里她的身影早已蒙上了輕紗,捉摸不透。
“喲,又在跟梅心淺聊天啊。”
孫旭斌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回到了寢室,踢了一腳余楓的座椅,嚇得他差點跳了起來。
桌上突然多了一份盒飯。
“就知道你還沒去吃飯,給你打了一份,正好昨天刷了你的飯卡。”
還得是老孫啊,二十年的交情不是鬧著玩的。
“謝謝老孫。”
“哈?”老孫愣住了。
好像是稱呼錯了,叫一個十八歲的同齡人老孫不太合適。
“孫哥?”
“嗯?”孫哥的眼里全是警惕。
這也不行嗎?
“孫狗。”
孫旭斌終于放下心來,“你叫我孫哥我還以為你要找我借錢呢。”
這就是頂級舍友的防Gank意識。
“平時不都是你來找我借錢?”
余楓平時沒有什么特別燒錢的興趣愛好,自然每個月生活費都有盈余,可孫旭斌就不一樣了,他跟女朋友在異地,為見一面花費不少,月末的時候就要跪求余楓開倉放糧。
“平時?我不才借了一次?”
現在是大一的十月,除開軍訓也就是第二個月,嚴格來說這確實只是第一次,雖然可以預見之后的無數次。
“你有本事這個月不借。”
“不要嘛,小楓楓最好了~”
孫狗的外號就來源于他沒有下限的節操,但也沒辦法,他確實跟異地戀女朋友感情深厚,這個火車票錢是非花不可,不過所幸最后也修成正果,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余楓想到這,開口說道:“孫旭斌,想不想跟我賺錢?”
沒等孫旭斌回話,一旁在看動漫的周銘突然開口,“才大一,先把課好好上,再搞別的吧。”
“也是,我還是先好好上課吧。”
孫旭斌撓了撓頭,贊同了周銘的話。
就像剛進大一的絕大多數新生一樣,他還是保持著高中生的心態,認為學生的本職還是專注在課程上。
余楓笑了笑,開始吃飯,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周銘的性格就是如此,作為一個老二次元,他的性格卻出奇得認真。
有時候說話非常直接,讓人一下聽起來不怎么舒服,但回頭一想,這些話不是出于惡意的攻擊,而是真誠的建議。
像孫旭斌這樣能勾肩搭背,互為父子的朋友重要,像周銘這樣真心為朋友考量的朋友也很重要。
在兩位舍友的眼里,大一新生能做的事大概就是派派傳單,刷刷盤子之類的事情,如果不是窮得都吃不飽飯的地步,也沒啥必要干這些活。
眼下老老實實在學校里打好基礎,以后才更能有所作為。
反正自己的創業計劃還遠著呢,也不著急拉他們入伙,就讓他們先享受一下大學生活吧。
吃完之后,余楓打開了電腦。
他腦海里有不少的論文的內容,但不一定能記住所有論文發表的精確日期,首先得檢查目前系統安全領域到底發展到哪一步了。
計算機系統安全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類之下的重要分支,注重于保護計算機的軟硬件,以及隱私、秘鑰等關鍵數據。
在業外人士的眼里,安全問題既遙遠又接近。
接近是指即使對電腦一無所知的小白,也知道要裝個“369安全衛士”之類的殺毒軟件,而遙遠,是因為各式影視作品里,宛如神話一般的黑客與白客的攻防戰,讓人望而生畏。
然而安全方向的科研,針對的并非是具體的黑客,即某些特定的人與組織,而是研究軟件與硬件本身的漏洞。
通俗來講,許多所謂的“黑客”并非是計算機方面的大佬,他們沒有發現新漏洞的能力,甚至沒有碼代碼的能力,只是從網上搞到了一些寫好的木馬程序,再誘騙用戶下載木馬,以達成入侵電腦的目的。
換言之,這些“黑客”只是利用了人的弱點,從內部瓦解了防御。只要用戶保持良好的上網習慣,不要下載來歷不明的軟件,不要打開來路不明的鏈接,不要面對風險“堅持訪問”,僅需打開防火墻并保持定時殺毒的習慣,就足以對付所謂的“黑客”了。
真正可怕的,是未知的漏洞。
而計算機安全方向的科研人員,就致力于發現新的漏洞,并且設計防御措施解決它們。
那么科研人員可不可以發現安全漏洞,不公開發表,偷偷利用其來牟利呢?
答案是:不可以,這是違法行為。
余楓以各種漏洞的名字為關鍵詞,檢索相應的文獻。
著名的“心血”漏洞在一年前就公開了,并且這個軟件漏洞也被及時打上補丁。
這有些可惜,因為“心血”漏洞是其中最簡單的。
好在“錘子”、“幽靈”和“溶解”還沒有。
余楓心中有了把握,于是搜索并打印了幾篇相關的論文。江洲大學的文印室在圖書館里,文件是通過網絡傳送,正好可以打印完之后,在圖書館里研讀。
出門前,他順手卸載了,曾經年幼無知時親手安裝過的,369安全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