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利誘
- 重生,該搶發(fā)論文了
- 江留kira
- 2077字
- 2024-05-08 12:03:00
“今天開會的議題只有兩個,但都很重要,請各位仔細聽。”
陳隆教授和朱潤濤教授隔著會議室的桌子對上了眼神。
每個月有例會,倒是已經習慣了。
可是平時的會議都要先讀一會貫徹校長的方針之類冗長的開場白,今天卻直奔主題,看來事態(tài)比較緊急。
甚至老院長今天都參會了。
董老教授是江洲大學信息學院的第一任院長,也是學院實際上的創(chuàng)立者。
退休之后又被返聘回學校教書,平時這種級別會根本不會勞煩他參加的。
這第一件事,就是最近沸沸揚揚的方科泰教授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關于方科泰教授課題組的,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這件事的輿情處理沒有做好,對學院的負面影響很大,已經傳到了江校長那里。根據江校長的指示,我們要盡快妥善處理這個問題。”
校內學生對于舉報同學的支持吶喊可以輕松處理,不過校外的社會輿論可就由不得學校了。
主要控訴的對象從“人渣教授”蔓延到了“垃圾學校”,網絡上已經充斥著對于江洲大學聲討的聲音,比如學校監(jiān)管不力,比如學校的處理不夠及時。
即使同為教授的朱潤濤和陳隆都覺得未免太過荒謬: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竟然首先想到的因為要控制輿情才去處置教授,安撫學生,早干嘛去了?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行政沒有直接處理副教授的權限,所以需要出席會議的所有計算機正教授和副教授,做一次聽證會。
“流程上來說,聽證會的結果,將會以教授委員會的名義,向行政提出解雇意見。”
高主管說完以后,看向了會議室座首的老教授。
老教授緩緩開口,“方科泰來了嗎?”
高主管趕緊回答,“我通知過他了,不過他拒絕出席。”
老教授掃了一眼全場,“那就開始吧。”
江洲大學的老師分成四等,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
前面兩者的合同,都是檔次較低的雇傭合同。
所以對于助理教授而言,通過非升即走達到副教授的職位,算得上“渡劫”。
一旦成功,便是飛升者。
合同的類型便是高貴的終身雇傭制,也就是經常聽說的“終身副/正教授”。
為了能把教授牢牢地綁在大學中,合同中關于解雇的條例,極其嚴苛。
因此解雇副教授和正教授需要充分的理由和嚴格的程序。
即使這次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行政也沒法無視合同,強制處理。
“根據舉報者陳豪松提供的舉報材料,方科泰教授違反了以下若干點,第一點科研結果造假……請各位投票表決……”
誠心來說,高主管很恨陳豪松給他帶來的麻煩,但舉報材料寫的不錯,他做報告沒有花費多少力氣。
“第二點壓榨學生……”
“根據財務方面的統(tǒng)計,有關經費的舉報內容……”
校長和老院長的態(tài)度擺著這里,其他叫獸就算私底下跟方科泰有什么交情,有心包庇他,也不敢在這種下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支持。
因此教授委員會的意見是,全體同意解職方科泰。
在學院介入調查之后,獲得了更多連舉報學生都不清楚的內幕消息。
而高主管念了半天,才終于把長長的調查報告讀完,多少有點“罄竹難書”的意味。
他喝了一口水,望向手表,還好時間計算的不錯。
“接下來第二件事……”
“等一下,”董老教授開口打斷,“方科泰的學生怎么處理,不討論一下嗎?”
高主管恭敬地走到老院長身旁,“這個我們讓學生自己找教授聯(lián)系。”
董老教授剛想開口,只聽到一聲敲門的聲音。
高主管如釋重負,高聲一句,“請進!”
余楓推開門,看到在場十幾雙眼神聚焦到他身上,還都是學院里正副教授。
他往后退了一步,瞅了眼門牌號,跟郵件里一樣。
“請進!”高主管繼續(xù)喊了一聲,余楓才確定自己沒有走錯。
什么情況,三堂會審?
他倒是沒什么好怕的,就當作是前世的教授會議唄。
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他在高主管的指引下,于會議室的長桌最尾的座位坐下。
“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計算機系最近風頭正盛的余楓同學,他現在才大一,就已經在朱潤濤教授的指導下,在國際安全會議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
眾教授恍然大悟,他們這幾天也聽說過這件事,不過沒親眼見到過余楓,這次才把名字和臉對應起來。
當然在場的人并不知道,上件事的“輿情管理”,竟然跟下一件事的主角,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最近我們學院出了一些負面新聞,嚴重影響了我們未來的招生計劃,學院希望余楓同學能作為宣傳的榜樣,重新把我們江洲大學信息學院的牌子豎起來。”
聽到這余楓算是明白了,想用熱搜轉移話題,把自己推出去,吸收掉方科泰的負面影響。
舉著招生的大旗,特意在諸位教授面前提及這件事,就是想用教授們的“勢”來道德綁架余楓。
對很多教授而言,學校少了一個姓方的同事無傷大雅,但要是少了很多能干活的好學生,可是大問題。
要是換個普通的大一新生,在這種場合下,當著這么多教授面前被捧了兩句,還被委以肩負Make Jiangda Great Again(使江大更加偉大)的任務,怕不是要振臂高呼:“振興江大,吾輩義不容辭!”
可惜,這次高主管用糖衣炮彈打的對象,有著豐富的對抗學校行政的經驗。
“對不起,我目前一心只想做科研,不想做宣傳。”
沒有預想到余楓直接了當地拒絕,高主管繼續(xù)勸誘。
“余同學,宣傳只需要你寫點心路歷程,不需要多少時間的。我們學院會幫助你完成大部分工作。而且學院會給你提供發(fā)論文的獎金,也會給你各種評優(yōu)的機會,再仔細想一想吧。”
此計名為,利誘。
余楓不為所動,反而是一臉無辜地看向會議室最前方的高主管。
“可是,根據學院里的規(guī)定,這些獎勵難道不是我應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