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名家名言

1837年,年僅二十五歲的英國天才小說家狄更斯寫出他的第一部社會小說《霧都孤兒》。我在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英語課本中,就曾讀過選自這部小說的名篇《奧利弗要求添粥》。通過后來對原著多遍的熟讀及翻譯,迄今我仍能感受到它給人的震撼力。

首先,《霧都孤兒》把讀者引入了一個貧困、壓迫和死亡的世界。濟貧院里的那些面黃肌瘦、饑腸轆轆的孩子們所遭受的壓迫,來自于濟貧院董事會,尤其是“那個身穿白背心的胖紳士”所操縱的征服機構。他是壓迫制度的代表。至于那些拿薪俸的政府官吏,如牧師助理邦布爾和女總管等則是其代理人,受其雇傭,替其維持道德和現存的秩序。他們所用的壓迫方法是暴力和饑餓。孩子們常常挨打受罵,個個被餓得幾乎要“人吃人”。當然,有壓迫就會有反抗。當無辜的小叛逆者奧利弗走到大師傅跟前要求添粥時,這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啊。這象征著他們的反抗和斗爭。狄更斯的全部創作始終貫穿著人道主義思想。他總是本能地站在被壓迫者的一邊反對壓迫者,不管被壓迫者是如何弱小,壓迫者是如何強大。然而奧利弗的力量太單薄了,除了被暴打一頓外,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贏得讀者更多的同情與淚水。至于死亡則無處不見:小說開頭奧利弗母親之死,后來南希小姐之死,以及結尾費金、賽克斯等人的死,再后來奧利弗被牧師助理賣給殯儀員索爾貝里先生當學徒,他睡在棺材鋪里,吃的是豬狗食,參加了一連串的葬禮,又目睹了一個個窮人病死、餓死。不少被壓迫者為生活所逼,有些變得墮落、腐化,成了壓迫者,或成了殺人犯,成了死尸,如賽克斯和南希,就連奧利弗和他的小伙伴迪克都盼著早早地死去,免得受苦。這是一個多么殘忍、悲慘的世界!

《霧都孤兒》的核心,它之所以有價值,是由于它描述了窮人們在英國的悲慘遭遇。除上述駭人聽聞的貧困、壓迫和死亡之外,我們還見識了教區的“育嬰”農場、令人毛骨悚然的棺材鋪、污穢的賊窩、泥濘的倫敦街頭小巷、墨黑的泰晤士河水、高大陰森可怖的絞刑架、漫天的大霧、發出惡臭的垃圾堆,以及教堂、監獄等。狄更斯常常用這些來比喻資本主義社會,充分地反映出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痛恨之情。

讀者也許不禁要問:英國當時的濟貧院和社會究竟怎么啦?其實,早在19世紀初期,英國受法國革命(1789—1792)和拿破侖時代(結束于1815年)的影響,國內社會動蕩不安,經濟異常蕭條。因此,很長時間以來,濟貧工作一直是英國的主要問題,貧民的數量日益增加,從伊麗莎白女王時代就開始進行直接的救濟活動了。然而,籌措濟貧經費需要征收沉重的教區稅務,也因此導致了種種弊端,許多體格健全的人寧愿接受政府救濟,也不愿去尋找工作。這樣反過來又挫傷渴望獨立自救的工人找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惡性循環。1830年威廉四世上臺,托利黨控制了政府。1832年通過了議會選舉法修正法案,英國采取了新的理念,以對付傷腦筋的貧民問題。1834年頒布的《濟貧法》規定:凡體格健全的貧民必須住進濟貧院。居住濟貧院的貧民成了公開恥辱的眾矢之的。于是濟貧院愈加不受歡迎,因為政府故意讓濟貧院里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加苛刻,令人難以容忍。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此項計劃倒是成功的,因為此后三年之內,濟貧院的費用減少超過三分之一。致使新的濟貧制度受到嚴厲的責難,人們把日益增加的犯罪歸咎于它。顯然,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將1834年的《濟貧法》作為譴責的目標。

其次,《霧都孤兒》也將讀者引入了另一個富足的、善良的、和諧的世界。與上述的濟貧院、棺材鋪、賊窩等形成鮮明的對比,布朗洛先生和梅利太太兩家則是舒適的倫敦中產階級的代表。列寧在參觀過資本主義的堡壘倫敦,見過了繁華的西區和貧窮的東區時,曾發出“簡直兩個國度!”的感慨。即便已經到了20世紀初,美國著名作家杰克·倫敦在其《深淵里的人們》一書中,對此也有更詳細的描述。《霧都孤兒》在第十二章寫了奧利弗被警察追趕,失去知覺,被他父親的好友布朗洛先生從法庭帶回家。他一醒過來,發現自己從先前污穢、貧窮的境遇,來到了一個舒適、祥和的環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布朗洛先生和女管家“慈母般的老太太”。后來,小說陸續出現的許多人物,我們都看到了他們的善良之舉。譬如,布朗洛先生之前幫助奧利弗擺脫法庭的審訊,而后又幫他奪回被蒙克斯侵吞的財產,最后還收養他為義子,用自己豐富的知識積極地培養他;善良、溫柔的奧利弗姨媽——羅斯小姐與養母梅利太太一起,救下了被逼行竊而受傷的奧利弗;善良、熱情的洛斯伯恩醫生——也是布朗洛先生的朋友——幫助羅斯小姐設計從警察那兒免除對奧利弗的追查;性格古怪的格里姆威格先生也曾參與為奧利弗討財產的努力;南希小姐雖出身賊群、身陷賊窟,但良心未泯,冒著生命危險把偷聽來的蒙克斯的陰謀告訴羅斯小姐,結果慘遭賽克斯殺害;奧利弗對布朗洛(包括對慈祥的女管家貝德溫太太)、對羅斯姨媽一家,甚至對病懨懨的小同伴迪克表現出的善良和感恩等等。小說的最后一章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善良的人們享受親情和友情、享受天倫之樂的和諧畫卷:羅斯小姐和哈里·梅利先生結婚,在鄉村教堂安了家;布朗洛先生帶著義子奧利弗和女管家搬到離姨媽住宅不足一英里的地方居住,以了卻奧利弗的心愿,處處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洛斯伯恩先生、格里姆威格先生與布朗洛先生和哈里牧師等人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社交團體,成了莫逆之交;奧利弗則在義父的精心培養下茁壯地成長。狄更斯既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這就是他為本小說做出的最后安排,難怪后人將狄更斯捧為“召喚人們回到歡笑和仁愛中來的明燈”。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殺人犯賽克斯在逃亡中墜落,被套索活活吊死;費金因罪大惡極被處以絞刑;[1]蒙克斯揮霍完財產后又犯下詐騙罪而遭長期監禁,最后死在牢里;牧師助理邦布爾夫婦被免職,淪為濟貧院貧民;機靈的蒙騙者道金斯不思悔改,被判無期徒刑;而痛改前非的貝茨少爺最終當上了北安普敦郡的年輕牧場主。

苦難的童年往往能產生出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因父親負債入獄,他十二歲就進鞋油廠當童工。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他共創作了十四部完整的小說,還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說。馬克思將他和薩克雷、夏洛蒂、蓋斯凱爾夫人一起,稱為“現代英國的一批杰出的小說家”。馬克思稱贊“狄更斯在自己卓越的描寫得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鹅F都孤兒》絲毫不比哈門茲的《市鎮工人》及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944年)等社會歷史著作遜色。《霧都孤兒》生動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為讀者所熟悉、牢記。他們的苦難與抗爭,他們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喚起了讀者的無限同情、憐惜和喜愛。這,就是文學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黃水乞

品牌:二十一世紀新媒體
譯者:黃水乞
上架時間:2023-08-07 16:46:25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本書數字版權由二十一世紀新媒體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云林县| 淳安县| 原阳县| 保山市| 临汾市| 依安县| 永康市| 通榆县| 哈尔滨市| 连云港市| 潜江市| 红河县| 廊坊市| 新河县| 乌苏市| 镇远县| 德州市| 镇远县| 集安市| 曲周县| 平昌县| 祁门县| 威远县| 彭泽县| 武强县| 洞头县| 蒲城县| 安阳县| 扎兰屯市| 城口县| 康平县| 莱西市| 当雄县| 大安市| 柳河县| 莱西市| 潮安县| 花莲市| 赤峰市|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