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田常伐魯

戰國時代,刀兵相接,戰爭連綿,以致百業凋零,生靈涂炭。

于是豪杰之士,投袂而起,不畏強暴,救死扶傷,排憂解難,以拯天下為己任,被稱之為“俠”。

突出代表應是“墨家”的創始人墨翟,人尊稱之為“墨子”。

然而,各國之間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則忽為敵國忽結友邦。

為了促成或拆散各種聯盟,又有許多游說之士,東奔西走于各國之間,搖唇弄舌。

他們竟然也可或掀巨浪、或平風波,使“縱橫”成為近百年里,政治家們的中心議題。

歷史上把蘇秦、張儀視為“縱橫家”的典型人物。

豈不知,在他們之前就有一位先賢,只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定數國之興衰存亡,而開游說之先河,他就是孔門高足子貢。

戰國紛爭中的許多事件與“游俠”、“游說”有關,所以演繹戰國時代的風云變幻,自當先從以下二位“巨擘”開始。

周敬王三十五年,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沒完全進入“戰國時代”,仍屬“春秋”晚期。

臨淄城外的大路上,車輪滾滾,馬馳人奔。

旌旗蔽日,塵霧沖天,撞鐘鳴鼓,號角連綿,盔明甲亮,矛戈閃寒。

原來是齊相國田常,奉天承命,討伐無道,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魯國……

消息傳來,魯國君臣戰戰兢兢癱倒在地,只會相視痛哭,卻束手無策。

百姓們更是人心惶惶、哭聲遍野,東跑西逃,亂成一團……

難怪朝野上下無論貴賤都嚇破了膽,魯國如今太軟弱了,連一萬敵軍也抵擋不住,何況十萬鐵甲?

齊軍雖“奉天命”卻不“行王道”,一旦踏入別人家園,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還不把魯國毀成廢墟?

戰神與死神是一對孿生兄弟,所到之處無不血肉橫飛,伏尸遍野!

嗚呼!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

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誰無夫婦?如賓如友,舉案齊眉,天長地久。

被君殺兮,號令王命。

斬人母子,斷人手足,離人情愛,快意戮屠。

白骨如山,慘絕人寰。

素非相識,本無怨仇,生也何恩,殺之何咎?

然而,戰神胸中是鐵鑄的心肝。

他用冷漠的目光掃視著人間的哀痛,與死神狂笑著大口吞下用鮮血釀成的美酒;

欣賞那刀槍碰擊、人喊馬嘶、死傷哀嚎構成的戰爭交響樂,奏出毀滅的最強音!

蒼天啊!誰能阻擋住這災難的洪流?

我們的大成至圣先師孔老夫子,自從辭去魯國司寇之后,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便周游列國。

他四處兜售“天下歸仁”、“為政以德”的“王道”,歷盡千辛萬苦,可惜各位國君熱衷的是“霸道”,所以到頭來一事無成。

現在,他已是六十多歲,年老體衰。

在交通工具極不發達的當時,還要駕牛車在崎嶇的土路顛沛流離。

既沒意思,也實在太難了,不免心灰意懶,便踮踮兒回家養老。

但老人家那顆濟世之心,卻始終安定不下來,就又“刪春秋”、“校詩經”,著書立說,為后世留下豐富的精神財富。

“精神”可以變“物質”。

至今靠著老人家的遺產混飯吃的仍大有人在,混得好的已能買田置地,當什么、什么“家”,可謂澤及后人。

可惜,當時并沒有誰給老人家付稿費,寫多少也是“義務勞動”,幾乎是“零收入”。

好在弟子們除顏回之外,大多都有出息,或當官、或經商,收入都挺可觀。

那時候卻有“師徒如父子”的意識,弟子們不僅經常來看望老師,也斷不了日常生活的孝敬。

所以老頭子精神上不寂寞,生活上也還過得去。

在齊國做官的樊遲,最先得到伐魯的消息,急忙請假迂回報告:

“老師,您知道田常早已蓄不逆之心,只為顧忌‘高、國、鮑、晏’等大族人多勢眾,才不敢輕舉妄動。

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權勢,便親率十萬大軍伐魯,只怕戰事一開,玉石俱焚,要不,您到國外躲一躲?”

聞訊前來的其他弟子們,也紛紛表示歡迎老師到自己那兒去避難。

不料,老頭子卻皺緊眉頭,瞑目默思,久久才睜開眼問:

“很緊迫嗎?”

樊遲都要急哭了:

“很快就要大軍壓境,齊國人又跟您不合……”

老頭子嘆口氣,喃喃自語:

“十萬人哩,比天子的‘六軍’還多,魯國已經無力抵抗,國破家亡,大難臨頭啦!”

突然他搖搖頭:

“我不走!魯國雖不用我,但魯終是我的故鄉,親戚朋友,祖先墳墓都在這里,不能見死不救!

誰去管管?”

子路是軍事家,弟子之中武功也是最高,蹭地站起來,挺身而出:

“弟子愿率一支兵馬前去迎敵,把齊人打回老家去!”

老先生看著他,還是搖頭:

“上哪兒去給你找足夠的兵馬和武器裝備?”

子羽支持子路:

“那就大家湊一湊,有錢出錢,有人的出人。”

他知道,僅同仁中的那幾位大款、大腕、大官,伸伸手就差不多了。

不料樊遲急得跺腳:

“來不及啦!齊、魯相鄰,雖非朝發夕至,也沒幾天路程啊!”

曾皙瞅瞅老師:

“可以去勸勸田常,喻之以理,曉之以義……”

老夫子依然搖頭:

“亂臣賊子,不可理喻。”

文、武二路都行不通,總不能坐以待斃?三千弟子,不禁黯然……

子貢卻微微一笑:

“老師,那就讓我去吧?”

七十一賢,又一起愕然:

他武不如子路,文更遜顏、曾。

終年在各國奔走行商,所學的知識除了數學外,其余的大概又都還給了老師,憑什么敢當此重任?

想向田常行賄?只怕他的錢還不夠用。

沒想到的是,孔子竟點頭:

“嗯,你最合適。”

“還請老師指示方略。”

子貢并非謙虛。

“逢其所欲,因勢利導,隨機應變。”

別嫌這十二個字少,能進入對方心理取得成功的說客,多秉此宗旨。

莫非是讓子貢去游說?

他終日跟人磨嘴皮子,確是能言善辯。

但他又有什么理由說服田常,把已壓境的十萬大軍勸退?

占絕對優勢的田常竟會不戰而退?

豈不是天方夜譚?

事關生死存亡,大家不能不懷疑子貢能否成功,但老師的決定,又不容人質疑。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斗六市| 云南省| 登封市| 酉阳| 六枝特区| 阿图什市| 开封县| 天峨县| 且末县| 阳高县| 海兴县| 英吉沙县| 深州市| 肇东市| 洮南市| 新昌县| 合肥市| 平度市| 福清市| 积石山| 墨玉县| 渝中区| 云阳县| 富裕县| 和林格尔县| 依安县| 原阳县| 诏安县| 赤峰市| 华亭县| 信阳市| 平山县| 从化市| 太原市| 醴陵市| 常州市| 宣化县| 延津县| 罗定市|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