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9章 上書秦王

回到咸陽后,王稽已把張祿當做奇貨可居,一定要請到家中。

張祿卻主張住店:

“住在你家中易于傳出去為穰侯知曉,必不容我見秦王。

一個小商人住在小店中就不引人注意了。

等你得便向秦王引見,事有一定后再去打擾尊府。”

王稽此時對張祿已是言聽計從,連連稱贊:

“高招兒!實在是高!”

王稽官職卑微,并不能隨時單獨接觸秦王。

趁出使復命的機會,把出使情況匯報完后,又畏首畏尾地低聲奏道:

“臣在大梁結識了一個叫張祿的,此人很有才智……”

不想沒等他把話說完,秦王已不耐煩地揮揮手:

“這些游說之士都是自吹自擂,其實沒真本領。

寡人用不著他們,別提了,你下去吧!”

原來秦昭王知道丞相魏冉不喜游說之士。

他是舅舅,又有扶立之功,掌著軍政大權,何苦惹他不高興?

所以對這些人也很冷淡。

王稽不死心,繼續勸諫:

“游說士中固然有不少徒具虛名之輩,卻也不乏佼佼者,曾為秦做出巨大貢獻。

穆公用蹇叔、百里奚而成霸業;

孝公用商鞅而定親法;

惠文王用張儀終散‘合縱’。

所以對這些人不可一概而論,王何不抽時間跟他談談?

如果他無安邦定國之策再攆走他,對秦也沒什么損失。”

秦王也明白王稽之言有道理,屬于為國家的一片好心。

但一則畏懼穰侯,同時也深受影響,所以還是不感興趣,便敷衍道:

“好!好!等寡人有時間了再通知你。”

王稽自以為建成了豐功偉績,興沖沖地告訴給張祿,張祿卻搖搖頭:

“秦國這幾年憑武力攻下不少領土,重武輕文的觀念一時難以回轉,認識不到人才的重要性。

硬塞進手中的東西不值錢,時運沒到,急也無用,咱們積極爭取、耐心等待吧。”

王稽被澆了點兒不涼不熱的溫吞水,心中半信半疑。

果然,過了一個多月秦王也沒提接見之事,張祿并不著急,每日早出晚歸做商人買進賣出。

以他的心機很快便掌握了市場動態,自然能賤買貴賣,賺的錢日用之外還有盈余,所以自己嘆息:

“范蠡助勾踐滅吳后退出政治舞臺,下海經商自號‘陶朱公’發了大財。

若不是為報血海深仇,學范蠡做個三聚千金的陶朱公也是樂事,何苦在政治斗爭中裹傷而舐血?”

此時他已經萌生退志,所以他終能保住余生。

張祿正在市場上閑轉,忽見大路上塵霧飛揚,兵馬紛紛急奔校場,便偷著打聽:

“又要打仗啦?”

一位老者嘆口氣:

“可不,丞相下令征兵,派白起攻打齊國。”

張祿故作不懂:

“沒聽說齊軍犯境啊?”

另一位知情者冷笑:

“何須齊兵犯境?還不都是為他自己?”

聽了眾人議論,又向王稽對出兵情況做了進一步了解,張祿心中有了主意。

回去寫了一封信告訴王稽:

“想辦法交給大王。”

坦率地說,秦王早已忘掉“張祿”這個名字。

接到信才想起王稽曾夸他如何料事如神、才智過人。

也許是出于好奇吧,突然來了興致,看看他在說什么?便打開了信。

“羈旅之臣張祿,死罪上聞,奏與陛下:

大王生于憂患,幼年出質;

繼立于危難之際,幾經周折,方建萬世基業,實乃人中之雄。

所以臣帶著兼并天下之策,不遠萬里迢迢軼附王之驥邊。

救覆國傾宮之危,展鵬程萬里之宏圖。

不料大王竟睥睨相視,棄賢才于不顧,此豈為明主?

秦今為列國三強,然欲成大事,須有覆蓋天下之謀略。

大王果欲雄飛,則容臣當面向您稟奏;

但愿雌伏,則臣告退,四海之大,豈無容身之處?”

看口氣,這家伙的肚子里還真有些“草料”。

不過,“算命”的手段都是先危言聳聽。

說你有三災八難,把你嚇得屁滾尿流,然后讓你花錢免禍。

怎知這小子不是那種江湖騙子?

但他那“雄飛、雌伏”又具有很大的挑逗性,使秦昭王不得棄而不顧,決定召見。

昭王的生父是惠文王,生母名為羋八子。

本是楚國陪嫁來的所謂“媵女”,連兄弟姐妹一齊“嫁”到咸陽。

所以他雖是“王子”,在宮中的地位卻屬于“下等人”;

不到十歲便出質于燕,但他舅父魏冉在秦國參軍后屢立戰功,漸漸升為有一定地位的高級軍官。

惠文王死后,嫡子蕩繼位,是為武王。

秦武王身高體壯、膀大腰圓,喜好跟人比角力,專愛跟武人玩耍,而且武王年少驍勇,喜歡舉鼎。

他手下有知名的三個大力士,叫孟賁、烏獲、任鄙,都是舉鼎能手。

公元前三零七年,秦武王帶著重兵去東周國都洛陽觀看九龍神鼎,三大力士也陪伴著來到洛陽。

其中一位孟賁又名孟說。

據說他能生拔牛角,發怒吐氣,聲響動天,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犀,尤為勇猛。

九龍神鼎乃是世上瑰寶,秦武王一見,心中突然浮現一個念頭。

九鼎乃天下王權神器,秦得九鼎天命所歸,搬回九鼎,便是進軍洛陽最大戰果!

這位年少好強的武王,舉致大發,借此機會與孟賁比試舉鼎,以顯示一下秦在列國中的地位。

他抓住一只龍紋赤鼎猛地舉了起來。

殊不知此鼎重量太大了,因力氣不支,累得是雙目出血,終于力盡鼎落,砸斷了臏骨。

結果秦武王不治而死,丟了王位,無辜的孟賁也因此獲罪,被誅殺九族。

武王無后嗣,于是諸庶弟紛紛爭立。

魏冉此時已有一定兵權,與昭王異母姐姐燕后密謀把昭王稷從燕接回。

途中又得趙武靈王的幫助,抄近道如從天降回到咸陽。

趁著別人還在爭論不休時,突然登基坐殿。

魏冉手里有兵,諸王子毫無準備,只得承認既成事實。

但昭王的資格太低,二十位王子以內都輪不上他。

而且沒得到惠文王后的“自愿”批準,屬于“私立”。

諸王子不服,各自聯系自己的親信大臣相繼為亂。

但以軍功升為將軍的軍官們都擁護魏冉,所以叛亂都被武力撲滅。

連惠文后因為支持叛亂也被殺,武王后則被送回魏國娘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毕节市| 霍山县| 海门市| 惠来县| 武功县| 清远市| 岳池县| 双柏县| 明星| 澎湖县| 临城县| 鄯善县| 赞皇县| 翁牛特旗| 海安县| 东辽县| 巴里| 建湖县| 林口县| 霍林郭勒市| 辰溪县| 定陶县| 永康市| 南投市| 武隆县| 日照市| 隆化县| 汉源县| 介休市| 六枝特区| 平舆县| 盐边县| 宁安市| 十堰市| 石河子市| 勃利县| 庆云县| 西吉县| 清徐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