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0章 冒死進言

昭王的政權鞏固了,這是魏冉的功勞。

而且昭王初立時還年幼,軍政大權便落在魏冉和他弟弟華陽君的手中。

昭王二十歲后,雖然“宣太后”撤簾歸政,其實大事還得由魏冉決定。

魏冉任丞相,有些具體事務處理,他可以隨時入宮“面圣”。

究竟是“先斬后奏”還是“先奏后斬”甚至“斬而不奏”?

外人因不能入宮與昭王核對,無從得知,所以“聰明人”仍以穰侯“馬首是瞻”。

任何一個政權,都要以“實力”做后盾。

魏冉從當一般將軍時就從士兵中發現了白起這個杰出人才。

白起不僅武藝高強、作戰勇敢,具有標準武士那種嚴峻、決斷的風格。

而且在將士們中具有一種特殊的凝聚力;

戰斗中大家都愿意向他靠攏,在他的率領下,又是所向無敵、屢戰屢勝;

即使在全軍皆潰的情況下,他的部隊也能全師而退或傷亡最小。

魏冉是個負責的軍人。

從發現了白起的優秀素質后,就一而再地提拔他,使他成為自己手下的得力軍官;

而白起似乎有取之不竭的無限指揮能力。

交給他多少軍隊,他都能使之形成一股強力,給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魏冉掌握全國大權后,白起升為大將軍,頻頻攻伐各國,連名將廉頗、晉鄙、景陽等都敗在他手下;

曾率二十萬大軍伐楚,轉戰三年,連下七十余城,威震諸侯,以功封武安君。

成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

有這樣強有力的支持,穰侯何愁江山不穩?

昭王年長后,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又封自己同母弟為涇陽君和高陵君;

但他們都投靠到穰侯門下,與穰侯、華陽君被人合稱為“四貴”,壟斷了全國的軍政大權。

昭王既要依靠他們,又與他們有矛盾。

甚至在召見張祿的問題上都怕被魏冉知道而對自己不滿,所以單派一個內侍領張祿從后門進宮。

或許,他還準備好了一份辯詞:

“只是想剝開一個江湖騙子的真面目,枷示宮前,既為說客看戒,也博舅父一笑……”

對于秦國目前錯綜復雜的政治形勢,張祿已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

他認為,只有幫助秦王奪回絕對的自主權,自己才能成為秦國的決策人;

現在的關鍵又在于必須取得他的信任,才能使他接受自己的幫助。

蘇秦當年在秦國碰壁的原因,是他沒有立刻說透利、害關系,拿出秦王急需的可行性方略;

反倒先空泛泛地講大道理,在當前注重務實的環境中,怎能不失敗?

要想讓對方接受自己,就必須觸動對方的心靈深處!

內侍領著張祿沿著一條偏僻的小巷剛要鉆出,外面橫向路上傳來隆隆車聲,內侍停住腳步:

“大王回宮了,咱們且避一避。”

不料,這張祿竟大聲喊:

“只聽說秦有太后、穰侯,一個秦王抖什么威風?”

內侍臉都嚇白了,也不禁嗓音發高:

“嚷什么?找死啊?”

小巷與宮道成丁字形,雖不見人,相距不過數步,秦王當然聽得清楚。

心中涌上煩躁,大喝:

“何人如此無禮?拿來!”

內侍的褲子都尿濕了,張祿卻不等衛士來捉,大跨幾步來到秦王攆前跪下:

“外臣張祿叩見大王!”

秦王用眼角一掃:

“原來是他,膽子倒不小!把狂徒帶回宮中治罪!”

入宮后,侍衛把張祿推到秦王面前,張祿并不倔強,順從跪下。昭王冷哼一聲:

“張祿,你可知罪?”

“臣無罪!”

“狂言妄語,內含離間我母子、挑撥我君臣之意,還敢說無罪?”

原來昭王什么都聽懂。

你能聽懂就更好!

“臣之所言,都是在國外見到的實情。

秦國使臣到了別的國家,所奉的都是‘太后’的旨意;

秦將攻伐別的國家都是聽從的穰侯之令。

數十年間誰知到秦王?

所謂‘西帝’沐猴而冠。我實話實說,何罪之有?”

“沐猴而冠”的比喻,深深觸動了昭王做傀儡的痛苦。

張祿見他默然無語,膽子更大了:

“臣到秦國后,所見所聞,更可以證明外間傳言不虛。

咸陽城內,甲第如云,盡是‘四貴’的產業;

車馬熙攘,皆乃‘四貴’的屬下;

百官出入‘四貴’之門,紛紛為‘四貴’奔走效勞;

生殺予奪之權,操于‘四貴’之手。

誰還肯為大王盡力?

臣略有所聞,他們私家的財富,已經超過了秦國的十倍。

你名為‘秦王’,‘權、利’卻都落入他人之手,豈不是虛有其名?

臣若求富貴,該去拜‘四貴’,無須見大王;

穰侯之所以禁止外來的客人,是恐怕他成為大王的耳目!”

這種情況,秦王并非沒有察覺,卻不知已被架空到如此嚴重的程度,激得他面紅耳赤,一拍桌案:

“蕞爾小子,膽敢如此藐視寡人!便該推出去剁了!”

但張祿知道他想“剁”的并非自己,所以毫不畏懼,再叩首道:

“大王斬臣,易如反掌;

臣命如螻蟻,也死不足惜。

但大王可曾想過?

千秋萬歲后,這秦的天下,還姓嬴否?

列祖列宗千辛萬苦創下的基業,您不能繼續發展,反因己之懦而易姓。

夜不入寐時,能心安否?

臣冒死進言,實為秦空負強國之名,卻只替他人富貴做嫁衣而不能成就帝王之業而惜也!”

“只替他人做嫁衣”更讓昭王心如絞痛,所以更加發怒:

“你惜從何來?”

“秦據關西之地,沃野千里,物產豐富;

大河險峻,足以把六國侵襲,不但自立有余,且可以向外攻伐,正所謂得天獨厚。

所以綿延數十代,可以縱橫天下,取代周王而居九王至尊。

然而至今仍與六國紛爭不休,難于一統的原因,只在臣強主弱,下貪己利,沒有為大王考慮啊!

臣聽聞最近穰侯要派武安君攻打齊國,中間隔著韓、魏,涉遠作戰,犯兵家之大忌。

那為什么還要出兵呢?

只因為齊王的剛、壽地區與穰侯的領地館陶相鄰;

打勝了,可以取來為穰侯擴展封地;

打敗了,損失的是秦國的兵馬、物資;

打這樣的仗,總之是有損于國、有利于臣。

長此以往,國勢日弱、臣勢愈強,這就是‘三家分晉’、‘田氏代姜’的根本原因。

大臣的羽翼豐滿后,就算你不至于拱手讓位,還指望后代子孫相繼嗎?

秦國這么大發展前途的基業,卻從內部被蠶食掉,怎能不讓人感到痛惜?”

其實秦昭王非常聰明,對于自己的處境當然清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界首市| 盖州市| 敖汉旗| 自治县| 五大连池市| 兴国县| 万山特区| 双辽市| 红安县| 新竹市| 龙胜| 青阳县| 安新县| 历史| 抚松县| 福州市| 永川市| 安多县| 鹤庆县| 灵川县| 若尔盖县| 前郭尔| 富裕县| 涟水县| 延吉市| 香河县| 邯郸市| 盐边县| 吉安县| 陈巴尔虎旗| 长沙县| 炎陵县| 福建省| 萨嘎县| 十堰市| 来安县| 天镇县| 邳州市| 师宗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