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商鞅赴秦

多少年來,他們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

不知秦國人們能否感受到“其樂無窮”。

但秦國確是在斗爭中從一個“附庸”的游牧部落,漸漸成長為“西方大國”。

到春秋時期,著名的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一大批實力派人才,使國勢強盛,曾兩定晉君。

又幫晉文公重耳平定內亂,入主朝政,奠立霸業(yè)基礎,他自己也成春秋五霸之一。

他自己是晉國的女婿,又兩次把女兒嫁給重耳叔、侄搞“政治聯姻”。

所以后人用“秦晉之好”來比喻建立“婚姻關系”。

但秦穆公以后,幾代君主疲軟,人才缺乏。

晉、楚、齊等國的勢力又很強大,堵住秦國東出南下的道路,因而長期處于閉關自守的狀態(tài)。

除了曾幫楚昭王打退吳軍復國外,長時間沒有什么作為。

國力不能發(fā)展,在各個諸侯國中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小,中原諸國甚至視之為“蠻幫”。

秦孝公繼位后,決心要改變這種局勢,重整當年穆公的“霸業(yè)”。

但手下幾個大臣,如:

公子虔、甘龍之輩。

只會勸他“心穩(wěn)勿躁、能忍且忍。

秦地易守難攻,受不到別國的威脅,只需等待,等到天降大災于東方之后……

不必費力就能占便宜?!?

但孝公不是碌碌無為的庸人。

對于“等待論”,休說效果渺茫無期,就是能在他有生之年降臨,他也難以忍受它的煎熬:

“奇跡也許出現,但要等一二百年,還是三四百年?

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寡人怎能讓大好時光在等待中流失?”

然而他卻感到無奈:

“可惜呀!我縱有沖天之志,但秦處西境孤陋寡聞,無羽翼輔佐,又奈其何?”

秦孝公的近侍景監(jiān),很有見識,見主公感慨萬分,便跪下稟奏:

“您求賢若渴,只恨無緣。

而天下士懷才不遇,求售無門者,也比比皆是,只為上下不通耳。

主公何不發(fā)布‘求賢令’以高官厚祿招聘賢能。

其不得志于本國者,聞訊必來投奔。

擇而用之,得一真才則天下定矣!”

孝公聽了,點頭稱贊,即張榜于京都及國內各地:

“昔我穆公自岐山、雍川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定界;

西霸戎翟,廣地千里;

天澤稱伯,諸侯致賀。

給后世開創(chuàng)了何等光輝偉大的基業(yè)?

只因‘厲、躁、簡、出’幾代國君時期不寧多變,致使國家耽于內憂、無暇外顧,遂使三晉奪我西河。

我獻公繼位,鎮(zhèn)撫邊境,徙治櫟陽,常欲東伐以雪敗軍之恥、奪土之恨。

不幸壯志未酬,駕鶴西去。

寡人每思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今與天下士約定,有能出奇計使秦國強盛者,寡人不吝萬戶之爵、萬錠之祿,必裂土分茅以封之!

國門大開,恭迎賢人才士。”

衛(wèi)國人名“鞅”。

曾任秦國之相,因被封于商,后人稱之為“商鞅”。

連中國的小學生都認識他。

衛(wèi)鞅少年時曾師從于著名的政治改革家、魏相李悝。

對曾在楚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吳起思想也做過深入研究。

從而漸漸形成系統(tǒng)的“法家”觀念,主張“無親疏、明賞罰。

以功利驅民,以刑法治民?!?

其實,從齊相管仲就已開創(chuàng)“法家”之先河,最早提出:

“治世……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惟以‘度量’斷之。

則其殺戮人不以為怨,其賞賜人不以為德。

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無私也,是以:

官無‘私論’,士無‘私議’,民無‘私說’,皆虛其匈以聽于上。

上以公正論,以法制斷……”

就是說,治理國家,要以“法”的“度量”作為判斷的依據。

不論親疏、貴賤、遠近、美丑,都要“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像天、地那樣遵循“規(guī)律”,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公正無私,則有罪被殺的人不怨恨,有功受賞的人也不感恩(均應指對“執(zhí)行者”)。

因為這都是(被賞、罰者)自己行為的結果,而非出執(zhí)行者的意志。

由于衛(wèi)國已弱小到只能當魏的附庸,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衛(wèi)鞅便在魏國尋求發(fā)展的機會。

李悝雖然很器重他,可惜已死,由于太年輕,資歷還淺,便又投奔到吳起門下。

在西河地區(qū)當了幾年兵,跟著吳起受益匪淺。后來公子卬需要謀士,吳起此時已開始受排擠,便又把他送了“禮”。

應該說,與公子卬的關系處理得挺好,已成為帥府的重要謀士。

龐涓就是在這時受到他的激勵,投師學藝。

龐涓得勢后,受恩不報反而排擠公子卬。

公子卬覺得讓衛(wèi)鞅留在自己身邊陪自己賦閑是浪費人才,就又把衛(wèi)鞅推薦給相國公叔痤。

公叔痤僅為中人之資,并不被魏惠王十分重視,尤其在“龐涓時代”。

相國只是一個擺設,但他為人忠厚老實,心地善良,頗具識人慧眼。

通過觀察和考察,認為衛(wèi)鞅才能出眾,可肩大任,便幾次向惠王推薦。

可惜此時惠王被龐涓所迷,只信“武治”不信“法治”,對衛(wèi)鞅不屑一顧。

公叔痤只好勸衛(wèi)鞅且留在自己身邊,忍耐一時:

“老夫拼死也要讓大王重用你!”

“最后一搏”的時刻到了。

公叔痤病重,彌留之際惠王親自來探望,他做了最后的努力:

“衛(wèi)鞅之才,勝臣十倍,望王授以相位,舉國聽之……”

見惠王只是一笑,便長嘆道:

“王若不用,則請殺之,流入他國,必成魏害!”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急忙召衛(wèi)鞅到病榻前,握著他的手流下淚來:

“我已盡力了,但大王仍無用你之意。

為公,我勸大王不用你便殺你,以免資敵;

論私,我與你情同父子,你無罪而被殺,我心不忍,你快逃命去吧!”

衛(wèi)鞅一笑:“您放心吧,王不因君言用我,又豈能因君言而殺我?還是留在身邊服侍您吧?!?

魏惠王果然沒把衛(wèi)鞅放在心上。

但公叔痤死后,衛(wèi)鞅也無意繼續(xù)留在魏國。

恰在這時傳來秦孝公“招賢”的消息,他便黯然赴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广汉市| 名山县| 都兰县| 安仁县| 太和县| 樟树市| 韩城市| 莱州市| 澄城县| 盘锦市| 新宁县| 广昌县| 会宁县| 南江县| 河东区| 湄潭县| 黔南| 泌阳县| 华安县| 湖南省| 凤阳县| 简阳市| 桃园县| 习水县| 宁南县| 栾城县| 扬州市| 伊川县| 海南省| 万宁市| 随州市| 临邑县| 从江县| 稻城县| 昂仁县| 阳山县| 祥云县| 巴中市| 恩施市|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