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希臘三百年
最新章節(jié):
致謝
希臘是在基督教歐洲和奧斯曼帝國之家的沖突中浴血而生的。1718年至今的約300年來,希臘在一個已經(jīng)消失的文明廢墟上建設(shè)了現(xiàn)代民族國家。羅德里克·比頓在開篇講述希臘民族國家的誕生以后,就將故事的情節(jié)脈絡(luò)直接引入現(xiàn)代,分析了希臘在經(jīng)濟危機發(fā)生后與歐盟其他成員國之間的恩怨情仇。通過詳盡地考察希臘人如何理解他們自己共同的身份,比頓揭示了百年來希臘人在自我認識上的焦慮和不安。這不僅是希臘民族國家建設(shè)的故事,而且更為根本的,是與民族國家建設(shè)同步進行的集體身份認同的故事;不僅是重大事件和高層政治的歷史,而且是文化、藝術(shù)、人民和思想的歷史。比頓把現(xiàn)代希臘看作一個生物體,一個有生命的個體,鼓勵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曾長久紀念其輝煌過去的民族和歷史。這個國家及其民族正在艱難地構(gòu)建自己的未來,從而成為現(xiàn)代西方的一部分。作為影響歐洲局勢的重要國家、世界文明史上的偉大國度,介于東西方之間的希臘有著太多的不解之謎,這本書將一一揭開。
目錄(72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quán)信息
- 地圖
- 圖片
- 獻言
- 文前
- 關(guān)于日期和職銜的幾點說明
- 致讀者
- 前言 希臘及其祖先
- 祖先:古希臘人以及中世紀羅馬人
- 希臘人的后裔:西方的“Hellenes”還是東方的“Romioi”?
- 家譜
- 第一章 東方與西方相遇 (1718—1797)
- 邊疆地帶
- 跨越邊界:行動中的人、思想以及商品
- 古老土地上的旅行者
- 農(nóng)民、漁夫、僧侶
- 第二章 種下一粒種子 (1797—1821)
- 動蕩不安的世界
- 革命思想
- 黑暗中孕育的東西
- 第三章 浴血而生 (1821—1833)
- 友誼社的滅亡
- 什么樣的自由
- 革命之火幾乎熄滅
- 國際參與
- 最后的推動
- 第四章 蹣跚學步 (1833—1862)
- 在西方的目光下
- 東方地平線
- 新的國家敘事
- 現(xiàn)實的考驗
- 第五章 青年時代的理想和痛苦 (1862—1897)
- 擴張的政治
- 民族國家及其界限
- 勝利和災難
- 第六章 軍事行動 (1897—1913)
- 國內(nèi)的頹廢
- 國外的行動
- 拿起武器
- 戰(zhàn)事紛起
- 第七章 自我分裂 (1913—1923)
- 站在戰(zhàn)爭的哪一邊
- 裂痕再現(xiàn)
- 國家與政府
- “偉大理想”的終結(jié)
- 懲罰
- 第八章 從頭再來 (1923—1940)
- 復蘇和重建
- 政客和軍人
- 政治斷層轉(zhuǎn)移
- “新國家”和“第三希臘文明”
- 最后通牒
- 第九章 徹底崩潰 (1940—1949)
- 國家崩潰
- 陷入暴力
- 新的斷層
- 戰(zhàn)斗到最后
- 第十章 山姆大叔的庇佑 (1949—1974)
- 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民族
- 與佐爾巴斯一起跳舞
- 政治勢力的碰撞
- 被固定在石膏夾板里
- 第十一章 歐洲時代的到來 (1974—2004)
- 10年“變革”之路
- 沖突中的身份認同
- 歐洲好公民
- 第十二章 中年危機 (2004年至今)
- “危機”中的政治
- 與“危機”共存
- 資料來源及延伸閱讀
- 致謝 更新時間:2022-07-12 17:17:34
推薦閱讀
- 維京人:北歐人的傳奇歷史(暗黑歷史書系)
- 氣候變遷與文明興衰
- 西方歷史文獻選讀(近代卷)
- 往事如風:絲綢之路上的民族與王國
- 世界歷史博覽1
- 發(fā)明自由
- 流行病與社會:從黑死病開始的瘟疫史
- 奧斯曼帝國:1299-1923
- 二戰(zhàn)史·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史)
- 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
- 現(xiàn)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
- 德國人:一個民族的雙重歷史
- 世界簡史
- 德國簡史
- 戰(zhàn)后歐洲史(卷二):繁榮與革命 1953-1971
- 大英帝國三部曲II:帝國盛世
- 津巴布韋
- 加拿大(第3版)
- 內(nèi)戰(zhàn)之殤:西班牙內(nèi)戰(zhàn)中的后方大屠殺
- 美國午夜:一戰(zhàn)時期美國的暴力、私刑與恐慌
- 后浪汗青堂·帝國開拓者(套裝共四冊)
- 群星閃耀:歐洲文明的涅槃與重生
- 世界通史(彩圖精裝)
- 印卡王室述評(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
- 內(nèi)戰(zhàn):觀念中的歷史
- 波斯筆記
-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
- 親歷與求索
- 留存心靈的痕跡:世界繪畫史下(世界歷史百科)
- 日本書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