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學十論》一書圍繞紅學的研究范疇與方向、關于《紅樓夢》著作權研究的相關問題、曹雪芹家世生平研究與《紅樓夢》的研究、《紅樓夢》八十回后作者研究、《紅樓夢》與中國哲學精神研究、《紅樓夢》文學技法論、紅樓“六主”等方面展開研究。收錄的文章研究詳盡,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樊志斌 ·中國文化 ·13萬字
《大美中華——傳統節日集錦》通過對中國各個民族節日的介紹,讓人們感受到中華民族對節日的重視。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每一個節日都要過得歡天喜地。歲節與我們人類有著深切的淵源,從驅崇禳災到祈福娛樂一路走來,人類在流光溢彩中用豐富的情感和愿望裝點著動人的多彩節日。
薩仁圖婭編 ·中國文化 ·6.7萬字
中國古代,婚禮就形成六個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稱為“六禮”,而且沿襲千年。本文就是用生動、通俗的語言,分別講述各個地區、民族和不同社會階層婚禮的特異之處、細微之處,富有知識性、趣味性,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中國傳統民俗,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常勝利 ·中國文化 ·5.4萬字
本書是根據毓老師2000年在臺北奉元書院講授整理而成。《管子》雖非管子所著,但可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孔子特別贊賞管子,以管子為儒家,《論語》中有言:“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之德不同于匹夫匹婦的小誠小信,包含治國安邦的大智慧,對中國政治思想和實踐有重要影響。毓老師認為《管子》,道約言要,曉合經義。毓老師講《管子》,非講管子學,而是要我們學習管子,著重在于學會怎么做事。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8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不僅體現在經史子集的文本層面,更浸潤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倫理準則當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訓傳承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國藩為首的曾氏家族堪稱代表,曾氏家族百年來人才輩出,優秀的家族文化、家風家訓也袍澤鄉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以曾國藩家風家訓傳承為脈絡,從立志、做人、修身、擇業、處世、齊家等幾個層面系統總結了曾國藩家訓的基本內容,并進行了生動的解讀;概括了曾國藩家書與曾氏家訓始終如一的精神內涵:注重教育、以讀書為本,不以官位財富定賢愚,表現為“家業綿長八綱”“治家十要”和“為人處事四察”等具體內容。
林乾 ·中國文化 ·12.7萬字
本書系根據毓老師1992年在臺北奉元書院講授內容整理而成。《吳起兵法》《太公兵法》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歷代兵家必讀書目,均在“武經七書”之列。《吳起兵法》,又稱《吳子》《吳子兵法》。相傳是戰國名將吳起所著,與《孫子》齊名,并稱為“孫吳兵法”。毓老師認為《吳子》六篇,皆兵家機權法制之說,但和《孫子》純用奇不同,《吳子》強調圖國以“和”,教民以“禮”,治兵以“信”。學習《吳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論兵主要觀點。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11.1萬字
本書是安徽優秀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傳統母教資源與和諧家庭建設”課題的學術成果。書中選取了安徽自三國至近代歷史上25位優秀母親的故事,講述她們如何以自己出眾的人品、明達的思想、得體的教育方式,為子女的成長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培育出諸如劉惔、嵇含、呂希哲、方以智、張英、張廷玉、胡宗緒、凌廷堪、梅曾亮、姚瑩、胡適等眾多精英人才。本書通過發掘安徽母教資源,有助于建設和諧家庭,培育出更多的中華棟梁之才。
孫紅 傅瑛 ·中國文化 ·6.2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于二〇〇七年應幾方敦請舉行三次演講之記錄,內容包括:新舊文化的企業家反思,國學與中國文化,漫談中國文化與金融問題。本書從《管子》《貨殖列傳》《食貨志》等中國古代典籍的財貨觀切入,分析講述近一個世紀的金融、企業及管理體制的演進,化古為今,視野廣闊。本書原由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出版。茲經版權方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出版社將老古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南懷瑾著述 ·中國文化 ·11.4萬字
南懷瑾先生常謂:立國之本是文化。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萬載,文化淵遠流長,在新世紀到來之初,世界瞬息萬變,炎黃子孫又該何去何從?本書為南懷瑾先生于廿一世紀初應各方邀請之講課記錄,內容涉及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除凸顯眾所關心之話題,更望能喚起讀者對文化教育之重視。
南懷瑾著述 ·中國文化 ·14.9萬字
南懷瑾著述 ·中國文化 ·10.5萬字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典珍藏版圖書。家風是基本而重要的家庭教育。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帶領孩子成長,是每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本書中,曾教授依托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將家庭教育中的諸如孝道、婚戀、金錢、祖先,甚至生死等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說理通透,直達人心。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傳統家風重新復興,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中國味道。
曾仕強 ·中國文化 ·7.6萬字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典籍眾多,乾隆皇帝下令編修的《四庫全書》基本包含了我國古代所有的典籍。書海浩瀚,我們或許并不能盡讀,但是作為中華兒女,就應當了解本國文化、學習國學,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識。本書將為我們打開這套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深入了解《四庫全書》中的國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季風 ·中國文化 ·11.9萬字
家風是最基本、最靠譜的家庭教育。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引領孩子成長,是每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家庭的風氣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們就要讓它長長久久。曾仕強教授學貫中西,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入而精確的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依托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將家庭教育中的諸如孝道、婚戀、金錢、祖先,甚至生死等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說理通透,直達人心。曾教授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若每個人都能維護好、傳承好自己的家風,則世界無為而治,人間萬象泰和。無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無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傳統家風重新復興,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中國味道。
曾仕強 ·中國文化 ·11.4萬字
家國一體,家國同源,家是縮小的國,國即放大的家。家風、家訓、家規在歲月的積淀中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本書以中華歷史長河中的經典治家家書、家訓、家規中的格言、俗語等為引子,以一個個歷史小故事展開說明,用一段文字進行評述,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體悟古人的家教風范,從而獲取有益于當代家庭教育的精神滋養。家風、家訓、家規,是千百年來先賢們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學習并弘揚它們,對我們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
方建新 ·中國文化 ·8.4萬字
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在戰國中期繼承孔子思想學說并把儒學發展到新的階段,被奉為“亞圣”。本書是作者在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級學生授課二十余年之課堂記錄基礎上,積極吸收百家研究成果,結合讀書心得,邊講邊充實、修訂,不斷完善而成。全書共十三講,力求以較少的文字,對孟子的生平及學說的精華作簡明扼要的現代詮釋。每一講都從閱讀原文入手,附有譯文,從仁政、理想人格、社會發展史觀、教育思想、文藝思想等角度,分門別類作系統科學的講解,是學習《孟子》理想的入門讀物。
夏傳才 ·中國文化 ·11.5萬字
本書從“研究現狀”、“本質要義”、“理論溯源”、“戰略創新”、“認知自覺”、“機遇與挑戰”以及“歷史與經驗”、“精神內核”、“創新發展”等方面,對文化自信的概念、內涵、歷史、作用、價值、意義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專業而系統的論述。著重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論因子,并強調了文化自信的提升之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
耿超 徐目坤 ·中國文化 ·16.9萬字
20世紀初期,由于一批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譯出版,德國文化界出現了一股“中國熱”,布萊希特就是在這種氣氛中接觸中國古典文化的。流亡期間,布萊希特閱讀了儒家、道家的部分經典著作,開始效仿中國古典哲學筆法,針對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陸續撰寫了一系列小故事,假托老子、墨子之名,反映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這就是《中國圣賢啟示錄》,或名《易經故事》。本書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和教育部“主題出版”重點圖書。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中國文化 ·9.3萬字
《孔子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詳細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門生的問對詰答和言談行事,生動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對研究儒家學派的哲學、政治、倫理和教育等思想有巨大的理論價值。同時,由于該書保存了不少古書中的有關記載,對考證上古遺文,校勘先秦典籍,有著巨大的文獻價值。該典藏誦讀版對原典進行了注釋、翻譯,并對部分內容配有朗誦音頻,便于讀者全方位品讀賞析。
東籬子解譯 ·中國文化 ·18.5萬字
豪放詞是我國古典詩詞中的文化瑰寶,其視野廣闊,氣勢恢宏,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寫詞。尤其是寫于時代巨變時期的作品,悲壯慷慨、豪氣干云,讓人從豪邁悲壯中體會百味人生,于跌宕起伏中尋找人生真諦。《豪放詞全鑒(典藏誦讀版)》精選了歷代優秀豪放詞,對其進行了注釋、翻譯與賞析,通俗易懂,明白曉暢。本書不僅是一本詞集,更是一本激勵情志、催人奮發、拓展胸懷的豪邁勵志之書。原文誦讀鏗鏘有力,歡迎聆聽品鑒。
東籬子解譯 ·中國文化 ·17.4萬字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自問世以來,它就以故事中蘊含的淵博的學識、細膩的敘事、動人的情節、現實主義的風格,征服了無數讀者,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書中的詩詞曲賦散發著極大的魅力,成為這部不朽之作的靈魂。《紅樓夢詩詞全鑒》根據《紅樓夢》原著回目的順序,輯錄了書中的詩詞、楹聯等,對其進行了注釋和解析,力圖幫助讀者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詩詞的含義,加深對原著的理解。
(清)曹雪芹 ·中國文化 ·1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