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茲將本書分為四部分,以養生發展歷史為經,養生理論及學術構架、中醫文化事件為緯,分以養生之源、養生之理、養生之論、養生之法等方面,詳以養生歷史、養生文化、養生方法,圖以養生發展歷史中的理論、名醫、名著、重大事件、發展前景等重要內容,并簡以文字說明,以圖敘事,圖文結合,適用于廣大讀者學習研究之用。本書主要讀者對象是所有中醫養生臨床工作者,中醫養生文獻研究者以及喜愛中醫養生的國際友人。
王富春 哈麗娟主編 ·中國文化 ·4.7萬字
陳寅恪有著深厚的國學根底,他接受了嚴格的西學訓練,他的新考據學方法,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獻研究方法,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陳寅恪與王國維、陳垣等形成了中國史學史上具有代表意義的“新考據學派”。他研究的范圍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學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不少開創性的成果。本書對其學術成就、治學特色以及師友關系等進行了比較深刻的闡釋,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為進一步研究陳寅恪提供了新的視角,不失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陳寅恪生平及其學術成就、中國文化精神的著作。
季風 ·中國文化 ·13.3萬字
酒在中國文化中擁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它有時如阿拉丁神燈,有時如潘多拉魔盒,催化出不同的故事,演繹出不同的傳奇,使中國文化飄蕩出一股濃濃的酒香。酒是重要的溝通媒介,上至國家大典、祭祀宗廟,下至親朋相會、節日歡聚,都離不開酒。對于酒的好惡,不同的人評價可謂霄壤之別,毀之則為穿腸毒藥,譽之則為瓊漿玉液。毀謗酒者,謂之亡國之源;盛譽酒者,謂之釣詩之鉤;前者如周公旦,后者如白樂天。周公鑒于夏桀殷紂溺于酒亡國,而制禁酒令;樂天因為飲醇釀文思如泉涌,而自命醉司馬。不論是毀謗酒者,還是盛譽酒者,都有執著于一端之嫌。客觀地說,酒對于祖國文化實在有著莫大的貢獻。本書綜述中國酒文化,集溯源、傳說、典故、文化內涵于一體,配大量精美的插圖,融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于一爐。飽覽此書,猶如暢飲美酒,不亦樂乎!
李世化 ·中國文化 ·15.3萬字
本書內容取材自中國經史子集中有關妖怪的記載,包括《山海經》《子不語》《酉陽雜俎》等,廣泛參考現代學術研究,以白話的形式,演繹為故事或整理為檔案。全系列總計數百種妖怪,分為山精、水怪、巨獸篇。順序邏輯由山精、水怪等小物開始,以“巨怪”類別壓軸,視野逐漸開闊磅礴,最后以“創世級”做全書的升華。
蟲離先生 ·中國文化 ·16.2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3萬字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深度大揭秘:網紅文物,原來如此!了不起的典范文物,道不盡的歷史傳承!本書以輕松詼諧的口吻,似閑話家常一般,按書法、繪畫、陶瓷、青銅、雜項等類別將臺北故宮博物院十余件網紅文物及相關文物進行分類講述,娓娓道來它們背后的歷史與傳說,并從藝術史角度對其價值進行評述。全書敘述流暢明達,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鮮活起來,使讀者在欣賞藝術之美的同時,還能更好地領略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蘊。
邱建一 ·中國文化 ·18.1萬字
中國傳統節日包羅萬象,是一場集各種人文藝術于一體的盛宴。作者繞著中國過節,從節日的起源與發展說起,結合歷史、習俗、風物、舞樂、節慶美食、游歷見聞與百姓的動人故事等多維度,將節日里的中國躍然紙上。《歲月歡: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四時歡》內容豐富翔實,集文化科普、游記與攝影作品為一體,讓讀者感受到歲月的歡愉與人間的溫情,也帶領讀者通過此書一探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黃元琪 ·中國文化 ·8.8萬字
《神話之門》從中國古代史籍、子書、小說、筆記,以及民間神話中挑選出三十個著名神話故事。通過閱讀這些故事,讀者可以充分感受中國式的奇幻想象,并在想象中體會神話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精神。我們還從世界范圍內挑選出和中國神話內容相對應的同主題外國神話,讓青少年讀者在對比閱讀中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同時也拓展青少年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了解。此外,本書還特別加入了現代科學和現代文化對古典神話的闡釋,為想象的翅膀搭載理性的導航。
楊昊鷗 ·中國文化 ·4.8萬字
《圓覺經略說》是南懷瑾于1983年在臺北十方書院講述《圓覺經》的記錄,首次出版前曾陸續在《十方》雜志連載,獲得廣大讀者們的熱烈回響。《圓覺經》是了義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且經文文字優美。南懷瑾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對初學者而言,可作為學佛入門讀物;對有心習禪和參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南懷瑾 ·中國文化 ·18.3萬字
《詩經》在中國文學目前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不必言說。本書是民國學者繆天綬專為初學者而做的選注本,共選詩67篇,選篇精當,體現了《詩經》的特點和藝術價值,其中22篇配有名物類插圖,插圖共計44幅。本書編排時打破了傳統的“風”“雅”“頌”分類,而是按詩歌性質分為抒情詩、描寫詩、陳說詩三類;注解時打破了“賦”“比”“興”和“篇篇有美刺”的傳統注法,而是“誦詩論世”,回歸到時代、社會和詩歌所傳達的情感本身上來。新編本改用簡體橫排形式,內容上基本保留了原書面貌,對部分注文進行了調整,對地名進行了核查修改,刪除了原書的“古讀”,并將直音注音改作了漢語拼音。又在書前增“新編導言”一篇,介紹閱讀方法,以助力初學。
繆天綬 ·中國文化 ·5.1萬字
《沿著中庸的美與丑:中國民族性研究隨筆》采用研究隨筆的寫作方式,將作者多年執教過程中對中國民族性的研究做了梳理和總結,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更以“中庸”和“美丑”為核心,通過對“中庸美”的審視,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特性進行了多角度的解讀和深入思考。
沙蓮香 ·中國文化 ·15.9萬字
茶詩是中國茶文化中的精品,由于中國是茶的祖國,所以茶詩亦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許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陸游、楊萬里等參與吟茶,使得茶詩清新脫俗、琳瑯滿目。錢時霖、姚國坤、高菊兒所編的《歷代茶詩集成(唐代卷)(精)》從《全唐詩》25冊、《全唐詩補編》3冊中細細尋找出唐代茶詩624首,作者161人,整理成書。
錢時霖 姚國坤 高菊兒 ·中國文化 ·9.1萬字
它們是被塵封在地下的美術陳列館,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向人們講述著神秘高深的藝術,也為我們了解古人打開了一扇窗。
王金鋒 林風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功夫是中國文化的一面鏡子。中國功夫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其所體現的中國文化和中華美德,對我們的幸福生活有很大借鑒意義。多年來,作者通過大量實地走訪研究,采訪了少林、太極、八卦、形意、詠春等知名流派的代表人物,進而提煉出功夫中蘊含的中國文化哲學的十二個維度:忍、根、忠、敬、和、易、平、中、空、無、實、武。十二個章節分為三組,即本書的三個部分——天、地、人,象征天人合一。作者認為,中國功夫的本質并非好勇斗狠,而是勇于奮斗,勇于拼搏,也是充分釋放潛能,從而達到“功夫不是格斗的藝術,而是停止格斗的藝術”之境。
(美)龍安志 ·中國文化 ·7.3萬字
《傳統文化故事集》是易中天先生寫給自己外孫的書,講老祖宗傳下來的做人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助孩子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有一個穩定的內核,成為真正的人。例如,莊子告訴我們活好自己,不跟任何人比,因為人和人天生不一樣,人和人也可以不一樣。孟子告誡我們,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承認錯誤不丟人,反而更能贏得尊重。周易揭示了關于世界的樸素真相:世界永遠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以不必害怕變化,智者永遠喜歡變化、擁抱變化、與時俱進。孔子則告訴我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真正的人——真實、自由、快樂而有禮。7—13歲適讀,用老祖宗的智慧給孩子兜底。
易中天著 胡永凱繪 ·中國文化 ·14.6萬字
易經白話全譯正鑒于此,我們擇取古本、兼采眾本,精校精審,薈萃眾家之長,采用文、白對照的形式編成。《易經》的六十四卦詳解,是全書主體。按經上、經下分為兩章,每卦獨成一節,各節皆有原文、譯文、解讀,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或可先窺其門戶,后登其堂奧,由淺入深,從而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本書在保持了傳統《易經》的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努力為讀者提供可以深入閱讀的平臺,以期讓每個讀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讀出屬于自己的一本《易經》。
文史哲 ·中國文化 ·19.3萬字
本書是針對青少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悅讀讀本,是適應小學高年級以上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課外讀本。作者經歷了幾輪講解,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在大力提倡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值得推介。
范赟 郭明姬 ·中國文化 ·14.2萬字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2004年以來,在上海對知識界、工商界、出版傳媒界作過的五次重要講演,內容包括東、西方文化發展的走向,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當代人文教育的現狀與對策,中國傳統文化與工商經濟的關系,現代傳媒業對社會和文化傳播的責任,現代社會中個人的品格修煉和讀書養性等方面所作的思考和見解。
南懷瑾 ·中國文化 ·15萬字
從萬里長城到紫禁城,從恢弘的秦兵馬俑到氣勢磅礴的布達拉宮,中國古代文化讓世界瞠目。而這些僅僅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著千百年歷史的文物寶藏將把您帶入一個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世界中。那些令人稱奇的文物用各種方式為您揭開一個個千百年來困擾世人的歷史秘密。
CCTV《走遍中國》 ·中國文化 ·1.2萬字
這本書集結星球研究所近3年來中國主題文章的精華,按照中國地勢三級階梯順序,呈現出荒原到人間的變化,全書收錄300余張精致攝影作品,涵蓋詩詞、動植物、人文等豐富內容,以廣闊的地理視角和宏大的時間尺度,重新解讀中國故事。以18個關于中國的獨特話題,365張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攝影作品,串聯起中國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了解中國在時間長河中的起源和變遷、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長。
星球研究所 ·中國文化 ·10.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