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講習錄共有20講,每講約10000字。從《論語》中選出一句名言,考察歷代學者對它作過何種解釋,辨析其解釋的內在合理性,探討它所蘊含的哲學道理,思考它對現代社會有何種意義。這20講所援引《論語》注本及相關古籍種類將近300部之多。就《論語》中一句名言所作的討論而言,它是很有廣度和深度的,也是很有意義的。本書提出了“新經學”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我們相信,如果今后經學研究沿著這個路子發展下去,無疑將會開顯出一個現代“新經學”的壯觀局面。
姜廣輝 鄧林 ·東方哲學 ·22.2萬字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學思想形成的全過程都借鑒與吸收了禪宗思想。本書在陽明心學與禪宗思想的基礎上,梳理了陽明心學美學與禪宗美學思想,著重審美過程中的體驗性與主體性;從心學與禪宗的關系、美學思想的異同,以及不同的歷史歸宿等方面,嘗試厘清二者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探尋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在審美文化史上的地位與價值。
劉繼平 ·中國哲學 ·21.6萬字
《哲學科學全書綱要(1817年版、1827年版、1830年版)(套裝共3冊)》包括了:《哲學科學全書綱要(1817年版)》、《哲學科學全書綱要(1827年版)》和《哲學科學全書綱要(1830年版)》。《哲學科學全書綱要(1817年版、1827年版、1830年版)(套裝共3冊)》是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多年講授哲學課自用的教科書,是黑格爾生前親自定稿和出版的四種著作之一,是他自己惟一出過三次的著作,以綱要形式全面闡發了黑格爾的哲學體系。黑格爾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來源之一。它把“理念”看做世界的本原,認為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而“理念”的發展經歷了邏輯、自然、精神這樣三個階段,因此他的哲學在此就是對這三個發展階段的描述。黑格爾的這一著作“統觀哲學全范圍”,包括三個部分:1)邏輯,2)自然哲學,3)精神哲學。這一著作創立了歐洲哲學史上最龐大的一個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并極大地發展了辯證法。
喬治·威廉·弗利德里希·黑格爾 ·西方哲學 ·73.9萬字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邏輯》關注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進程,將其邏輯進程置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形態變遷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邏輯》涉及了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精神分析學派、批判理論、存在主義、消費理論等,在分析具體人物與流派時,不僅關注這些人物與流派自身的思想邏輯,而且關注其歷史情境以及這種歷史情境對人的思想意識的建構作用,力圖達到對哲學理念與歷史生活之間的溝通。也只有如此,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真正構成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重要資源。
仰海峰 ·理論流派 ·27.4萬字
董仲舒是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作為西漢大儒、《春秋》公羊學的代表人物,他開創的以天人之道為核心的經學體系,為“大一統”秩序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本書圍繞董仲舒的《春秋》學展開,作者基于《公羊傳》及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的內在理路,推演展示董仲舒《春秋》學的諸多面向,包括董仲舒《春秋》學中的“天”哲學,他對《春秋》之“辭”的“方法論”式論述、對“大一統”與天人災異的思考等;進而分析董仲舒如何以《春秋》“微言大義”,發明君臣倫常、推行改制思想,以達至“復古更化”的終極關切。在闡明董仲舒《春秋》學的宏觀意識形態建構外,也關注其“《春秋》決獄”對中國法律“儒家化”進程的開啟。
黃銘 ·理論流派 ·18.4萬字
傳統《易學》主要分象數易和義理易兩派,漢魏以象數為主,自王弼出,義理易大興,而象數易式微,其說賴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周易集解補釋》(全二冊)所收主要為漢唐象數易學,以納甲、卦氣、互體、爻變等說解說《周易》,是了解象數易最重要的書。《周易集解補釋》(上冊)含《周易集解補釋序》《周易集解序》《“易”學流源辨》《李氏易解所集三十餘家及補解所集諸家考》,之后卷一起從乾卦起編,按次序下編。
曹元弼著 吳小鋒整理 ·理論流派 ·25萬字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是曾經風靡世界的“新馬克思主義”思潮的一個重要流派,主要是指20世紀上半葉引領并活躍于奧地利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代表人物有阿德勒、鮑維爾、西法亭和倫納。他們的理論和執政實踐頗有亮點,對歐洲共產主義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作者從德文原著到中奧合作,集三十年之研究成果,既是對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的系統研究專著,也提供了可貴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奧地利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至今仍有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李忠尚主編 ·馬哲 ·24.4萬字
本書撰寫的起因最初源于2009年在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一場會議,這次會議由德國著名哲學家克里斯托夫·門克主持,在這場會議中,霍耐特與朗西埃有著激烈的交談。“承認”理論是霍耐特哲學思想的核心,而“歧義”則是朗西埃的政治哲學基礎。對霍耐特來說,朗西埃的哲學觀點是不切實際的,他過于強調和執著于平等,而根據朗西埃的說法,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帶有主觀和同一性的錯誤觀點。在這本書中,他們一同思考了當今的批判性理論應該以何種面目出現,歐洲后馬克思主義時代的兩個杰出代表在本書中作出了精彩的辯論。
(德)阿克塞爾·霍耐特等 ·西方哲學 ·11.5萬字
《法義》是柏拉圖最長的作品,以探討“政制與禮法”為主旨,極具寫作藝術、政治性和虔敬色彩。在西方法哲學史上,柏拉圖首次考察了立法的目的及其哲學基礎、立法與德性等根本問題。但是對這部作的研究歷來不足,國內更是鮮見。本書編者對《法義》有專門深入研究,不僅重新翻譯了《法義》文本,對現有研究文獻掌握也頗為全面。本文集以“立法與德性”入手,所選文章皆為《法義》研究精粹,為推進我國相關研究的深入積累了很好的材料,也是我們借以探索現實問題的理論資源。
林志猛 ·西方哲學 ·22.8萬字
從顧炎武到王國維,評述中國近三百年哲學思想變遷史本書將清初以至民國初年近三百年哲學史劃分為復演古代學術時期和吸收外來思想時期,并于每一時期之中又詳列各派和各家的學說著述以作比較。
蔣維喬 ·中國哲學 ·6.6萬字
《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是莊子及其后學所著。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自由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散文集。
莊子 ·中國哲學 ·36.8萬字
禮儀,是人類精神文明長期發展與演變的產物。它既是人們日常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村落、族群、團體、國家之間往來的規則與約定。佛教與儒家在我國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禮儀規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書共收錄論文10篇,既有對佛教禮儀的專業解讀,也有對儒家禮樂的深入探討;既有推陳出新、關注現實之作,也有重在禮儀傳承意義的論述。資料翔實,論證有據,適合對佛教、儒家及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夏金華 ·中國哲學 ·8.2萬字
本書立足《新唯識論》在近現代中國哲學發展歷程中的曲折際遇,深入剖析了熊十力在本體論、心性論、方法論、修養論等層面所進行的儒佛會通的理論建構嘗試,特別闡發他以唯識學反思儒家傳統的思想特色、致思路向及其對現代新儒家的影響,從而彰顯《新唯識論》獨特的學術價值和思想意義。
黃敏 ·理論流派 ·25.7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為依據,以社會技術哲學視野中的“社會技術”為“先天綜合判斷”,對馬克思社會技術思想進行了“發掘”、梳理和分析,分別考證了馬克思社會技術思想之根本、馬克思社會技術思想之源泉、馬克思社會主義思想之靈魂、馬克思社會主義思想之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唯物史觀、勞動價值觀、剩余價值學說、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論等做了社會技術解讀。
田鵬穎 ·馬哲 ·19.1萬字
本書是“世界的禪者”、日本當代禪宗大德鈴木大拙先生所著禪學經典著作之一,主要探討禪的本質。首先介紹作為宗教體驗的禪是什么,然后介紹禪在佛教及東方文化中的位置,引導讀者思考禪在當今世界的存在價值。在本書中,鈴木先生以自身對禪的深切體會為基礎,借助西方現代思想方法深入透徹地解答了“禪是什么”,有助于現代讀者走出心靈的困境、擺脫俗世的紛擾,找到真實的自己。
(日)鈴木大拙 ·知識讀物 ·9.5萬字
寬容是行為主體對其不喜歡或不贊成的行為、信仰或生活方式有意向干涉卻不干涉的一種有原則、有限度的克制。本書在概念分析的基礎上,追溯了西方哲學史上的寬容思想,按照時間順序對其進行了綜述,不僅系統介紹了遠至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近到伏爾泰、康德等哲學家的寬容理念,而且對每位哲學家寬容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學派演變均有述及。本書主旨雖關涉“寬容”又不止于就“寬容”而論。
劉曙輝 ·西方哲學 ·12萬字
本書是鈴木大拙禪學經典系列的入門讀物,也是大眾了解禪學的基礎之書。鈴木大拙以其對東西方哲學的修養為背景,將禪學融合于西方哲學領域,從禪的內部來解說禪,避免了生硬搬用西方哲學觀點對禪進行臆測,同時又與舊禪師所運用的個體直覺方式不同,吸收了現代的思想方法,使禪的思想性可以在比較廣泛的基礎上得到交流,也為人們提升精神品質開啟了一扇窗戶。
(日)鈴木大拙 ·知識讀物 ·8.3萬字
作者在研究中傾向于將抽象的哲學放在西方特定的社會歷史中,以尋求新的解釋。一些論文如《哲學的用處》等從宏觀上對西方思想的周期、演化和趨向,以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浪漫派、神秘主義與德國古典哲學、19世紀后的歷史主義潮流與后現代思潮、德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特征、道德和政治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另一些論文則分別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維柯、黑格爾、馬克思、尼采的相關思想進行了獨到的闡述,對于理解西方哲學的許多問題具有較多的參考意義。
陳銳 ·西方哲學 ·29.6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理想國家的藍圖,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等。本書圍繞如何實現大多數人的幸福這一問題,討論絲絲入扣而親切有趣,細細品味,余香四溢。本書作為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個源頭,震古爍今,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之書。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20.8萬字
以悲憫之心抵抗懷疑與恐懼的侵襲,恢復內心的靈性,讓它依然值得我們去敬畏。在安靜的心智下,看自然與天性如何為生命帶來無盡的歡喜。本書曾以《人的宗教》為名出版于1931年,有別于泰戈爾清新質樸行云流水般的詩歌,而是用典雅考究的文字解讀人、靈性與生命。泰戈爾代表的不只是詩,更是生命的學問。這部泰戈爾在69歲時撰寫的思想集,沉淀了其一生的思考智慧,于世人、于生命、于藝術都是極大的慰藉。這是泰戈爾的小世界,卻是世界中的大聲音。從天性、心智到未竟的理想,泰戈爾用近似神性的心靈引導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思考人本具的力量,于宗教、哲學、藝術中獲得心靈的給養,于紛擾世界中發現安定的力量。
(印)泰戈爾 ·知識讀物 ·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