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記錄了作者在從事腫瘤科護士和癌癥晚期患者心理咨詢工作的三十余年間,與臨終人士及其家人之間的二十個故事。通過分享生命終了時刻那些真實感人的經歷,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教給大家正面肯定的力量和新的思維方式,從而促成從恐懼到接受、從無助到滿懷希望、從悲觀到充滿勇氣的心理轉變。生活中總會經歷很多失去,直面終點,珍惜活著的意義,恰恰是對心靈深深的療愈。
(英)簡妮·布朗 ·心靈療愈 ·10.2萬字
本書結合了作者30年的治療師實踐經驗和豐富的心理學、腦科學研究成果,概述了焦慮的七大負面思維模式,包括重復性消極思維、災難化思維、絕對化思維、孤立與割裂、混亂和忙碌、易怒及責備等。本書將重新訓練你的思考和反應方式,幫助你認識到這些焦慮模式和焦慮循環是如何潛伏在你的生活之中的。圍繞著“簡單化”“去神秘化”“連接”的三大核心原則,你可以從微小的調整入手,消除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焦慮煩惱,恢復情緒健康,重獲信心和活力。
(美)林恩·萊昂斯 ·心靈療愈 ·10.1萬字
不是所有的傷害,都應該得到原諒。這本書,送給那些經常在飯桌上遭受言語和情緒虐待的人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家和萬事興”,但有時帶給我們最大傷害的是家庭關系以及家人,而用恰恰因為是家人,讓這種關系更難處理,也不知是否應該結束。對有些人來說,家是港灣,滋養著我們的信心。對另一些人來說,它是痛苦、傷害和沖突的來源,可能感覺是一個終身的負擔。在這本書中,持證治療師和暢銷書關系專家內德拉·格洛弗·塔瓦布將幫助你識別機能不全的家庭模式,告訴你如何打破代際循環,克服內疚感,果斷切斷與“有毒”家人的聯系,奪回關系的主動權,過上不被他人消耗的人生。
(美)內德拉·格洛佛·塔瓦布 ·心靈療愈 ·10萬字
為什么男人下班卻不想回家?為什么女人總是責備丈夫?為什么我們明明很愛自己的父母,卻總對他們鮮有耐心?家庭,并非完美無瑕的天堂;家人,既是摯愛也是傷痛。因為親密,我們窒愛難行;因為靠近,我們總是選擇逃避。事實上,我們大多數心理問題根源,都可追溯到與家人之間長久矛盾。身為“局內人”,我們要怎樣解決錯綜復雜的家庭問題,緩解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沖突?身為心理咨詢師,又要怎樣幫助飽受家庭問題困擾的人們?在《半熟家庭》中,知名心理咨詢專家金義將帶我們探索中國家庭困境與問題,通過真實的心理咨詢案例,幫助我們從心理學的視角重新審視自我和人生,更好解決在親子關系、兩性情感、婚姻家庭中的問題,見證治愈和改變的發生。
金義 ·心靈療愈 ·9.9萬字
故事的主角艾莉本來是一個很單純的女孩,無論是感情還是工作,她從不吝嗇付出,總希望能當一個不給人添麻煩、被多數人認可的人,也期待著他人的愛與包容,為此她一直非常小心地要求自己。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付出換來的是忽視、打壓、背叛和強迫,她委屈地想:我一直這么努力,我得到了什么?又為了什么?正在艾莉迷茫的時候,她遇到了一位智慧的年長女性蘇青,就此踏上了一段自我蛻變的覺醒之旅。作者極具巧思地在蘇青與艾莉的對話中滲透了薩提亞模式治療理論,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完成探索與改變,隨著主角艾莉一步步的成長,這趟心靈之旅也在逐漸深入——從覺察自己情緒爆發的開關,到學會合理表達情緒背后的需求;從困于自己內心的小劇場,到學會和他人確認交流;從向外索求無條件的愛,到與自己的各種特質和諧共處;從在沖突中用錯誤的心理防御機制自我保護,到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真實、不卑不亢地表明立場……我們無法改寫過去,但我們可以創造現在和未來。每一個不在內在的創傷與沖突中沉淪、勇敢地為成為更成熟的大人努力的人,都值得擁有更寬廣的人生。
胡慧嫚 ·心靈療愈 ·9.9萬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煩惱,都是“反芻”造成的。反芻是一種持久的、循環的抑郁思維,表現是使人們以自我為中心、以過去為主導、集中于負面內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來的惡性循環。每次想到過去做的蠢事,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凡事總是先想到消極的一面,每天負能量滿滿?一遇到大場面,就習慣性焦慮、失眠、不安?思慮過重,想太多,愁太甚,永遠處在焦慮狀態?以上都是反芻的表現。在本書中,兩位心理學博士基于30多年的執業經驗,為我們提供了8種焦慮自救良方,從理解自身的狀態到學會如何進入心流狀態,這些方法層層遞進,為我們破解反芻帶來的焦慮,幫助我們重獲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美)卡羅爾·克肖等 ·心靈療愈 ·9.9萬字
本書以作者30年心理學教學、心理咨詢的經歷為背景素材,第一部分內容講述作者了在心理學課堂中與學生互動過程中引發的思考,如關于原始家庭、愛情、人際關系、自由、人性等;第二部分是作者對近30年心理咨詢經歷的思考、感悟、理解和分析,涉及親子關系、內心創傷、個體成長等,全書將深奧的心理學理論與鮮活的人與生活聯系起來,為讀者在心靈成長、處理內心沖突、建立人際關系,從而更健康地生活提供了積極的視角與思路。
郝紅英 ·心靈療愈 ·9.9萬字
生活中,我們無法改變周圍的環境,但可以增強自己內心的力量,使焦躁的內心得到舒緩。所以,每天專注自己的內心,學著做自己的心理調節師,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是不可或缺的。《做自己的心理調節師》以現實故事為典型案例,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分析心理調節的重要性。同時,切實為您講述如何成為自己的心理調節師,讓您掃去心靈的塵埃,愉快地享受生活。
洪琳編著 ·心靈療愈 ·9.9萬字
本書是暢銷全球的《生命的重建》一書的姊妹篇。露易絲·海以生命演進的時間順序敘述,從童年遭遇巨大創傷起筆,到愛情的糾結、工作的迷惘、健康的憂慮、老年的關切,甚至面對死亡的恐懼,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諦:我們對自己和人生存有怎樣的信念,我們的未來就會變成什么模樣。露易絲·海還廣泛探討了如何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植入全新的正面激勵,選擇更好的人生信念。愛生活,愛自己,我們能創造美好的未來。本書是名副其實的心理勵志世界暢銷書。被全世界讀者譽為人類身心健康巨作。
(美)露易絲·海 ·心靈療愈 ·9.8萬字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習慣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建立在讓他人滿意的基礎上。他們的腦海里,總有這樣一群聲音:“我這樣說,他不會多想吧?”“不是我,不是我,別怪我。”“被嫌棄、嘲笑又算什么,只要不被拋棄就可以了。”交往中,他們很想安頓下來,可面對沖突,他們就像赤腳踩在發燙的鐵皮上一樣,無法扎根,不得安穩。這,就是討好型人格。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僅會感到疲憊與委屈,還很難吸引真正欣賞自己的人。不如,試著對自己說一次:“停下來吧。”本書從5組情感反應入手,精準深刻地描述了討好型人格會經歷的各種感受,由此,從5組維度探討了討好型人格的關系模式,由內而外,帶你學會找回自己的“個性”。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本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讀完本書,你將學會什么是正確的愛,什么是愛所愛的人,而不是討好他們。祝大家最終不再討好,迎來安穩強大的自己。
黃玉玲 ·心靈療愈 ·9.7萬字
壓力大?感覺空虛?那么,這本書就是為你寫的!本書是一件令人著迷的瑰寶!西格爾博士帶我們認識了讓生活令人滿意的核心因素,并且給了我們一些具體的工具,讓大家可以從不堪重負、無意義的存在狀態轉變成真正擁有感覺被愛的能力。游走于字里行間時,我們會被她自己和其他人的故事所感動,這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如何陷入了當前的境地。此外,她還會一步一步地指引我們,并且加入了許多其他的免費資源,幫助我們維護這種新發現的被愛的感覺。
(美)珍妮·西格爾 ·心靈療愈 ·9.7萬字
我們是殘缺的“病人”常常局限自己、扭曲自己甚至丟失自己、忘記自己表現出種種“病癥”但你仍然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讓我們拂去心靈上的浮塵掃去一身的“病癥”讓自己的生命閃閃發光病由心生,心理問題往往是疾病的源頭。我們是殘缺的“病人”常常局限自己、扭曲自己甚至丟失自己、忘記自己表現出種種“病癥”但你仍然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讓我們拂去心靈上的浮塵掃去一身的“病癥”讓自己的生命閃閃發光病由心生,心理問題往往是疾病的源頭。在追求高效率的時代,在一個競爭和壓力無處不在的社會,每個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焦慮、緊張、憂郁、悲傷、沮喪、挫敗感等經常困擾著我們,隨之而來的往往還有各種身體的小病癥,讓我們身心疲憊、痛苦不堪。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身心擁有較強的自愈能力,我們可以運用自身的力量,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身體、精神和心靈上改善自己的境況,找到人生幸福的方法。
花榮 ·心靈療愈 ·9.6萬字
本書基于作者的治療實踐經驗和神經科學專業知識,介紹了心理創傷被多次曲解的發展史;主張心理創傷其實意味著人的力量和健全,而非傳統觀念中的軟弱無能;并且提出應對創傷首先要消除羞恥感;還提供了多種幫助我們療愈創傷的實用工具。書中的主體章節都包含了一個完整的心理治療案例以及研究成果介紹,內容涉及創傷后應激障礙、心身問題、親密關系、喪失親友、家庭暴力和面對死亡等,盡可能幫助更多的讀者走出創傷,重回幸福人生。
(美)瑪麗凱瑟琳·麥克唐納 ·心靈療愈 ·9.6萬字
生而為人,我們一生都在努力成為想成為的自己,卻總受到各種限制,背負來自生活的壓力,種種的內心沖突真切地存在著,讓我們的心靈出現了裂縫。為了填補裂縫,我們會在內心建立一套讓自己“平衡”的模式,比如自欺欺人地構筑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努力壓抑自己的缺點;一邊逼自己迎合討好,一邊在心里厭惡別人也厭惡自己……但無論是哪種做法,并不能真實地消滅內心的沖突,只會造成新問題的出現。本書集合了霍妮對人格分類、各種形式的內心沖突及人格健全探討的畢生精華,不僅展示霍妮了對人格結構驚人的洞察力,也涵蓋了所有人格類型,無論年齡、階層還是職業,每個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人格原型,看清自己內心存在的沖突,對號入座。此外,霍妮更引導讀者在審視、洞察與反思中追求內心秩序的安寧,為讀者提綱挈領地指出了化解內心沖突的方案,收獲心靈的快樂、智慧與寧靜,找到一條坦蕩無畏的生活之路。
(美)卡倫·霍妮 ·心靈療愈 ·9.6萬字
為什么我們容易在對話中受傷?因為人們總是以自己的標準思考問題和看待他人,如果不練習如何聆聽、詮釋對方的話語,就容易受到傷害。而想要維持好一段關系,抱有同理心無疑是最好的方法。本書作者以心理學視角引導讀者分析人際關系痛苦的原因,教讀者運用同理心與溝通技巧修復漸行漸遠的關系、鍛煉內心韌性,或者讓自己來一場人際關系“斷、舍、離”!學會書中所教的技巧,你不必再為維護關系而“過度努力”,你將學會在關系中保護自己,在積極的相處模式中提升自信,與他人自在相處,同時又不迷失自己。
(韓)樸相美 ·心靈療愈 ·9.5萬字
你是否收到類似的評價?太情緒化、太感性、過度反應、想得太多......甚至是“玻璃心”。而你也發現自己似乎比較內向、比較挑剔、不夠自信、偶爾渴望獨處......總之,難隨大流。法國冥想大師法布里斯·米達勒從小受到這種困擾。多年后,直到一位神經科學家告訴他“這只是高敏感”,他才意識到:誤解或使具有高敏感特質的人難以真正認識自己。為此,他開啟了一場自我發現之旅。他與神經科學家、哲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等專家跨界交談,并讓自己沉浸在經典作品的閱讀和思考中,最終他意識到高敏感是一種普遍存在但未被認可的天賦。當你卸下心理包袱接納高敏感,會發現自己因它而變得強大,生活因它而變得更鮮活、更幸福。作為冥想大師,作者在書中為高敏感者量身定制了34個不同方面的思維練習,幫助高敏感者發掘天賦,將其轉化為幸福的力量。
(法)法布里斯·米達勒 ·心靈療愈 ·9.5萬字
你是否不斷取悅父母,而他們還是覺得你不夠完美?你是否不停照顧父母,而他們依舊覺得你不夠負責任?你是否逃離不了父母的控制,即使你早已成年?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你一直在被不成熟、控制欲強、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戀型父母深深傷害。你沉浸在父母給你帶來的痛苦與不安中難以自拔,你糾結于父母為什么不能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和你說一聲抱歉。你內心中那個苦苦掙扎的孩子還是執著地相信,終有一天父母會發現你有多優秀,給予你關愛與自由,而當你渴望重獲童年缺失的撫慰與認同時,才發現自己猶如從枯井中取水,一無所獲。自戀心理與關系專家尼娜·布朗教授不僅深入地分析了自戀的定義、表現,以及自戀型父母對你造成的負面影響,還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練習與對策,幫助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擺脫自戀型父母的羈絆,避免不愉快的經歷在你和你的孩子之間再次上演,塑造全新的自己。
(美)尼娜·布朗 ·心靈療愈 ·9.5萬字
本書在“美國有史以來十大心靈類暢銷書”當中排名第9!2014年2月美國《時代》雜志封面報道;2009年發源于硅谷的核心課程,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公司的總裁發起,2014年超過2000人參與;谷歌公司內部每年舉辦4次正念課程,每次長達7周,幫助幾千名谷歌員工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創意和靈感;在財富500強高管、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中廣為流傳,摩根大通甚至建議客戶通過正年來進行投資活動。正念的本質是讓你回歸感知。它好比一條回家的路,讓你回到與生俱來的強大意識之中。我們每個人天生就擁有這樣的感知能力,我們每個人都能集中精力活在當下。
(美)唐納德·阿爾特曼 ·心靈療愈 ·9.4萬字
自我療愈,是一種激發自我力量,讓人重新煥發活力的過程。當我們受到傷害、感到疲憊時,自我療愈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站起來,繼續前行。在本書中,作者布朗博士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心理健康思維方式——“心靈自愈的四大支柱”,即呼吸、睡眠、飲食和運動。布朗博士研究認為,優化這四大支柱有助于我們獲得目標感、平衡感和滿足感,并充滿希望地生活。他通過分享自己和患者們與抑郁癥斗爭的經歷,向讀者展示了這四大支柱如何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健康,以及應該如何利用簡單而有效的策略改善生活習慣,促進整體身心健康。
(美)格雷戈里·斯科特·布朗 ·心靈療愈 ·9.4萬字
武志紅老師從事心理學事業25年來,一直都非常關注當下人們的心理狀態與變化,并為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以心理學微觀角度,從當事人的童年家庭關系中找到深層答案:一個人之所以出現會絕望、憤怒,多數都是因為他受傷太重。而心理治療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愛的力量。我們必須自己去尋找人生的答案,我們首先要將自己當成一個人,也要將別人當成一個人。你必須自己開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義,那么對你來說,生存就依然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找到一條新的道路,能激發“促進生命的”熱情,比以前更能感覺到生命活力與人格完整,覺得活得更有意義。
武志紅 ·心靈療愈 ·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