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從經濟層面回顧整個平成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這代人度過了50~80歲的人生,而且與上一代人共同推動了平成時代的發展。對于昭和時代的經濟人物,大部分人我只在書上了解過,見過面的人屈指可數。但是,平成時代的大部分經濟人物都與我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并不是單純分析數據和羅列資料,而是真實記述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日)野口悠紀雄 ·經濟史 ·9.3萬字
一部涵蓋全球各文明的漁業全史,你餐桌上的每一道海鮮,都是人類生存的見證者。現在人們每天都能吃到魚,但你知道這些魚來自何方,人類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吃魚的嗎?魚類、貝類、甲殼類等海鮮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風味,是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海鮮不僅是一種食物,還具有多重文化和社會意義。在中國文化中,魚是富庶、繁榮的象征,常在節日和慶典中作為佳肴出現,寓意“年年有余”;金魚等觀賞魚,不僅美化了環境,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釣魚不僅是一種休閑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活動;海鮮產業在全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出口商品。本書講述了人類、海洋與海產長期互動的歷史??脊艑W家布萊恩·費根從200萬年前,古人類徒手捉住第一只鯰魚開始,以重大考古發現揭示中國、埃及、羅馬、日本等國家和地中海、波羅的海、中南半島、安地斯山脈等地區的各個文明社會如何在不同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下,借由掌握海洋與各種魚類的特性而生存下來。同時,他也立足當下,完整梳理了冰島海域、北海、紐芬蘭島及新英格蘭漁場的興盛、危機與衰亡,直視人類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氣候與海洋危機。
(英)布萊恩·費根 ·經濟史 ·22.5萬字
本書是國內首部全面、系統總結中國光伏行業數十年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的紀實性著作。20世紀下半葉,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相繼取得了光伏產業的全球領先優勢。直到21世紀初期,中國光伏行業還面臨著“三頭在外”的窘境——原材料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設備缺失、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市場。而發展到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伏制造業規模最大、裝機容量規模最大的國家,光伏行業也成為中國全產業鏈國產化水平最高的行業之一、中國崛起速度最快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中國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本書以行業代表性人物的人生經歷為故事主線,以全產業鏈對“自主可控”與“降本增效”雙重目標的不懈追求為理念線索,以助力中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精神指引,將光伏行業作為中國碳中和王最產業風云激蕩的發展故事娓娓道來。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等 ·經濟史 ·51.8萬字
野口悠紀雄在書中追憶,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于1945年東京大空襲中的恐怖經歷,他這一代人親歷和參與了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他們曾為高速發展的無限風光而豪情滿懷,也曾因經濟失速后的衰落蕭條而五味雜陳。他們中有很多人因時代的變幻而飽受命運的捉弄,或者被無情地湮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本書論述經濟發展歷程及其深層機制的同時,還穿插介紹了野口悠紀雄本人及其好友、同事的大量真實經歷,為讀者還原出一幅幅生動、立體的戰后日本社會經濟圖景。相信無論是野口悠紀雄對經濟問題冷峻犀利的剖析,還是他對往昔經歷滿含深情的回望,都會為讀者帶來不同凡響的閱讀體驗。
(日)野口悠紀雄 ·經濟史 ·12.3萬字
直到工業革命的前夜,人類的物質生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這引出了兩個謎題:以前為什么窮,即所謂“馬爾薩斯陷阱之謎”;后來為什么富,即所謂“現代增長起源之謎”。這本書涵蓋了經濟學界解答以上兩個謎題的最新理論。與傳統解釋截然不同,作者認為前工業時代貧困陷阱的主因并不是人口增長,而是族群間的技術、文化和制度競擇。在四兩撥千斤的競擇壓力下,族群存衍壓倒個體福利,封鎖了生活水平的持續增長。要擺脫陷阱,關鍵在于打破這個逆向競擇。幸運的是,競擇天然具有兩面性。一旦時機成熟,競擇效應會自發逆轉,從“競窮”轉至“競富”,開啟平地驚雷般的現代經濟增長。按照這一理論,增長之所以啟動,是因為“生存”與“文明”這對長期矛盾的目標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取得了暫時的統一。凝視未來,我們無法將這種統一視為天經地義。增長紀元隨時可能終結于下一次黑暗時代。
吳樂旻 ·經濟史 ·20.8萬字
一部芯片的發展史與競爭史,追溯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直面大國博弈下的芯片競爭格局。芯片是現代世界賴以生存的稀缺資源,就像石油一樣。如今,軍事、經濟和地緣政治力量都建立在芯片的基礎上。從制導導彈到微波爐,從智能手機到股票市場,一切都離不開芯片。誰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誰就能在科技和經濟等領域產生巨大的優勢。長期以來,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各國,都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進行激烈的競爭,以圖贏得這場立足于科技之上的戰爭。經濟歷史學家克里斯·米勒在書中較為完整地描述了各國為控制芯片技術而進行的長達數十年的斗爭歷程,解釋了半導體在現代生活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及美國是如何在芯片設計和制造中占據主導地位,并將這種技術應用于軍事系統的。本書集科技冒險、商戰故事、大國博弈于一體,分析了芯片崛起的歷史,以及以控制芯片行業的未來為目的的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權力斗爭,對理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和和科技至關重要。
(美)克里斯·米勒 ·經濟史 ·23.3萬字
本書拋棄馬歇爾以自由競爭為普遍現象的傳統,以不完全競爭為基本前提,利用邊際曲線和平均曲線的工具,將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從價值決定領域延伸到分配領域,從而建立起一套獨具特色的不完全競爭理論。該書為西方壟斷經濟學的經典著作,其作者瓊·羅賓遜是西方唯一著名的女經濟學家,也是新劍橋學派的創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經濟史 ·25.2萬字
棉花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以至于我們往往難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產業的歷史實際上是與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緊密關聯在一起,理解棉花產業發展史是理解資本主義和當代世界的關鍵。本書作者斯文·貝克特通過敘述棉花產業發展的歷史,解釋了歐洲國家和資本家如何在短時間內重塑了這個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項產業,并進而改變了整個世界面貌的。本書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史,內容涉及五大洲,將非洲的販奴貿易和紅海貿易聯系在了一起,將美國南北戰爭和印度棉花種植聯系在了一起。在貝克特波瀾壯闊的巨著中,商人、商業資本家、經紀人、代理人、國家官僚、工業資本家、佃農、自耕農、奴隸都有自己的角色,貝克特清楚地表明,這些人的命運是如何與近代資本主義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塑造我們現在這個存在著巨大不平等的世界的。本書告訴我們,并不存在一個所謂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全球化的。
(美)斯文·貝克特 ·經濟史 ·31萬字
《寡頭:新俄羅斯的財富與權力》一書記錄了后蘇聯時代新富階層的崛起。從1985年戈爾巴喬夫改革開始,一直到普京上臺初期,幾個甚為矚目的寡頭帶領俄羅斯進行了未曾有過的險峻試驗。從權力推手別列佐夫斯基、媒體大王古辛斯基、石油大亨霍多爾科夫斯基、銀行巨頭斯莫倫斯基、青年改革家丘拜斯到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這些寡頭化身新秩序的建筑家和鼓吹者,反過來操縱舊制度,推動了財富與權力的聯姻。在寡頭資本主義走向盛極之時,他們基本上控制了國家的油氣、電力、冶金和金融業,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媒體,操縱著輿論。
(美)戴維·霍夫曼 ·經濟史 ·48.7萬字
一部追溯中國商幫從明朝到現在600年脈絡的大著作,是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國商幫變遷史,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國商人命運史,更是一部鮮活的政商博弈史。在中國商幫、商人崛起與衰落的過程中,權力與資本之間的糾纏博弈從未曾停止。鹽商、海上私商、外貿商人、買辦、票號商人和近代金融實業家;晉商、徽商、粵商、閩商和甬商……無論是以行業區分,還是以地域代表,中國商人群體每一次的崛起、沒落與再出發都離不開政商博弈,更受制于社會的開放或封閉。什么是600年政商關系中的變與不變?中國未來的政商關系能走向何方?政商的邊界在哪里?中國商幫史能給當代商人怎樣的啟示?本書整合中國貨幣史、朝貢史、貿易史、官宦史及明清不同身份商人的演變史等多種角度,為你一一解開這些問題,還原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國商幫史,帶你從時空看中國商脈走向,真正參透中國商人的歷史與未來命運。
王俞現 ·經濟史 ·33萬字
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幽默,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追溯了自17世紀以來的重大投機事件,敘述了歷史上著名的金融狂熱、泡沫與崩盤,從郁金香狂熱到南海泡沫,再到1929年大牛市與崩盤、20世紀80年代的垃圾債券、1987年被他準確預測到的股災。作者透過金融史上繁榮與崩盤的交替,揭示投資者狂熱的機理,以及理智的人在追逐利潤時的魯莽行為,而人們對金融事件記憶的“出奇短暫”創造了市場崩潰的條件。他總結了投機事件的共同特征,識別這些跡象并理解其本質,將可能從金融災難中解救自己,把握國家與我們自己的金融命運。本書極具洞察力地揭示了投機情緒的群體心理,市場和周期的本質。當人們能完全理解這些時,將處于市場的有利位置。
(加)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 ·經濟史 ·3.6萬字
《貿易戰》追溯世界貿易的發展史,從兩千年前的海洋貿易開始講起,講述了貿易戰的最初歷史和發展過程,以及由貿易引發的戰爭和貿易摩擦,并總結了貿易戰與貿易沖突的根源和發展形式,同時分析了發生貿易戰的背后原因。
金圣榮 ·經濟史 ·14.7萬字
理解商業世界,要從哪里開始?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從私人書房的上千本商業經典中,精心挑選出50部代表性作品,逐一重讀,帶你用一本書的時間,理解近300年來的經濟理論迭代、商業發展脈絡。同時,也為擁有不同理論基礎和閱讀愛好的讀者,提供了誠意滿滿的寶藏書單。本書的解讀將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你可能聽過這本書,卻不一定知道它出版的那一年,美國發布《獨立宣言》,歷史在大跨度的勾連中散發出迷人的氣息。然后是馬克思、韋伯、哈耶克、弗里德曼、薩繆爾森、德魯克……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脈絡將在他們及其著作中漸漸清晰起來,終而構成人類商業文明的新格局。與重新定義商業的天才思想者相呼應的,是實踐在一線的企業家。他們就像自己給自己打針的病人,對商業呈現出更為微觀而生動的理解。最后,中國問題的復雜性:為什么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擁有古老文明的中國,而在一場長達百年的追趕式現代化運動中,我們又是如何曲折前行的。所有這些一往無前的思想家和實踐者,如浩蕩時空中的火花和油鹽。而他們的鋒芒創見,構成了商業發展的恢弘圖景。
吳曉波 ·經濟史 ·14.4萬字
從公元前3000年到21世紀,從一塊泥板上的債務記錄到制霸全球的金融巨獸,資本影響和左右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書中,作者站在“資本邊際收益遞減”和“耗散結構”兩大理論基礎上,闡述了資本是如何積累、如何形成的,又投向了什么地方、塑造過哪些文明和霸權:古希臘時期的虛擬金融概念、十字軍東征催生了近代銀行系統、殖民貿易讓歐洲商隊遍布全球、戰爭資本主義護衛英國重組全球產業分工、金融資本如何打造一個個巨型企業、外幣結算體系促成全球資本合作、以硅谷為代表的創新資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科技奇跡……但是,資本無限增殖的內在需求及其周期規律又導致人類不斷陷入危機:古羅馬資本文明的隕落、南宋復雜社會的崩潰、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間的霸權更迭、全球金融危機頻發、窮國和富國間壁壘高筑……在日益成熟的全球化體系中,資本既是建設者,又是毀滅者。那么,如何建立起開放的耗散結構體系,破除“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的魔咒?本書將幫你揭開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邏輯。
彭興庭 ·經濟史 ·26.3萬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錢幣”。哪枚錢幣承擔了秦統一六國的使命?哪枚錢幣斬斷了王莽的改革事業?哪枚錢幣是為了平定安史之亂而被鑄造出來的?哪枚錢幣預言了明王朝的失???哪枚錢幣見證了一個被塵封近千年的王朝?……本書作者以錢幣學家和史學家的眼光,挑選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100枚錢幣,從器物、制度、思想三大視角,梳理中華文明發展脈絡,另類解讀中國歷史與文化。一部錢幣史,可以說是一部朝代更替史、一部古代的政治史、一部另類的經濟史。
王永生 ·經濟史 ·60.7萬字
經濟學說史研究的是經濟理論的歷史。作為教材,不僅要向讀者展示西方經濟思想的發展歷程,使其了解經濟學家們的理論思想及其貢獻,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傳遞科學研究的方法論,使其形成對從事經濟學研究的初步認識。因此,本書的編著將沿著兩條線索展開:一是經濟學理論是如何在批判與繼承中發展的,二是對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特征的評述。根據本科生的教學需要,本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古典之前的經濟思想,二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三是由古典向新古典的過渡時期的經濟思想;四是新古典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李曉蓉 ·經濟史 ·24.8萬字
在現代世界中,貨幣,無處不在。個人資產起落和大國政經博弈,都少不了貨幣穿針引線。讀懂經濟,必須讀懂貨幣。要理解貨幣,就必須撥開噪音與誤解,進入貨幣的歷史長河中,尋找貨幣演變的真正邏輯。在《貨幣簡史》中,青年學者徐瑾用5大模塊、30個維度,從貨幣的基本理論出發,闡釋了貨幣的本質。書中不僅回顧了貨幣從金銀到紙幣再到數字支付的歷史變遷,還特別關注了銀行系統和中央銀行的角色,探討了貨幣超發、通貨膨脹以及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揭示了金融穩定與危機之間的微妙平衡。同時,還對現代貨幣制度進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東西方貨幣體系的發展差異、區域貨幣如歐元的挑戰、美元的全球霸權地位,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的挑戰和改革等。在探索貨幣未來的同時,也關注了無現金社會的到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興起,以及央行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可能帶來的變革。通過貨幣這面鏡子,我們可以看到經濟的起伏和文明的興衰。本書對貨幣及其歷史抽絲剝繭,回答“貨幣是什么,從哪里來,又將如何走向何方?”等問題,力圖呈現一個關于貨幣的整體框架,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貨幣歷史視角,還對未來的金融發展提出了富有洞見的預測。
徐瑾 ·經濟史 ·12.1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工業革命時期到2020年疫情期間,英國的經濟和政治如何相互作用的故事。皮爾、格萊斯頓、艾德禮和撒切爾等少數政治家成功地塑造了經濟,但被經濟影響的遠不止政治。19世紀40年代的皮爾和科布登關于經濟開放與主權之間的平衡的爭論在英國退歐后重新出現。自2010年以來,政府赤字的規模一直主導著政治,但自維多利亞時期起,對國家債務規模的擔憂幾乎是這個國家的后遺癥。在勞合·喬治和阿斯奎斯的時代,對職業培訓失敗的擔憂和對德國制造業正在蓬勃發展的偏執是很常見的,現代社會對新技術對就業和不平等的影響的擔憂至少可以追溯到斯溫上尉和內德·盧德。隨著經濟從新冠疫情帶來的衰退中復蘇,英國也開啟了脫歐后的新未來,理解過去對了解未來可能如何發展至關重要。
(英)鄧肯·韋爾登 ·經濟史 ·17.9萬字
本書由馬克斯·韋伯在慕尼黑大學開設的“普通社會經濟史概論”講座筆記整理而成,是一部高瞻遠矚的簡明經濟通史,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對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做了全面而透徹的歷史分析:本書第一部分講的是農業組織和農業共產主義形態,涵蓋了家庭、氏族、部落、莊園等一步步的發展形態;第二部分講了前資本主義時代工礦業的興起與發展過程;第三部分分析了前資本主義時代商業的出現與發展;第四部分講的是現代資本主義的演變和壯大。內容由淺入深,從歐洲地區原始的農業組織形態、家庭、氏族、村落、莊園制等等方面講起,結合豐富具體的文獻資料、插畫,解析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歷史、經濟、宗教等各個領域的產生與發展,又分析了歐洲各個時期的經濟形態,最終以自己的觀點闡釋近代資本主義如何一步步的壯大。
(德)馬克斯·韋伯 ·經濟史 ·17.4萬字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的出版,逐漸為人們認可,成為暢銷書,曾多次再版,成為經濟學說史上一部真正的輝煌巨著,是關于政治經濟學經典研究方法的基礎。這是繼《國富論》之后的另一部古典政治經濟學名著,影響極大。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所有理論,包含著李嘉圖的全部思想精粹,成為《資本論》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亞當·斯密和馬克思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他的比較成本學說早已膾炙人口,形成了19世紀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性稅收的討論基礎;而他的貨幣理論,則是現代貨幣理論的基礎。
(英)大衛·李嘉圖 ·經濟史 ·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