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7章 “應該”是心中長出來的雜草
- 第46章 凡真心容人者,沒有不幫到自身的
- 第45章 陰暗的草叢最容易隱藏著攻擊性的動物
- 第44章 “一勺冰激凌”能開啟大腦中的潛規則
- 第43章 做的技藝來自做的進程
- 第42章 鼓勵在人腦中的作用就如鬧鐘,會在你需要時將你喚醒
第1章 前言
人性,與善惡無關,在一切健全的教育中,與周圍的世界密切相關。
其實世界很簡單,只是在與人性的激烈碰撞中變得很復雜。
其實人性也很簡單,只是在利益分配的處理上變得很復雜。
桌子上有一堆誘人的水果,人們會在意這堆水果有多少種類,但更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企業里有一攤子事,人們會在意這攤子事有多少,但更在意自己干了多少。
人性潛藏著大智慧。因為周圍世界的關系,過分關注得失,最后將潛藏著的大智慧變成了小聰明。由此,人性開始演變為充滿劣根性的東西。
最直觀的,一口百年的枯井,荒涼、孤寂、毫無遮攔,完全可以一眼到底,但這口枯井經歷過什么,我們無從得知,它本身承載著多沉重的歷史變遷,我們仍舊無從得知。人就像這口枯井一樣,他的人性承載著多少歲月的變遷,我們無法一眼看穿,只得窺測。
一般而言,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些頗有哲理的語言,比如:人越是犯錯的時候,越愛隱藏,越是無聊的時候越愛小題大做。
一個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內心缺少什么。
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壞的習慣,認為一個人好時,就會愛屋及烏,認為一個人不好時,就會全盤否認。
上面的這幾句話,不可否認,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現象,但究竟是怎么樣的一種情況,只可意會。
這本書以一個個案例為引導,與大家探討人性。筆者只希望您在閱讀之余,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認識和感悟,讓您在工作、生活之余感受到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