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樂觀,凡事要往好的一面去想。
每天,打開網絡都會發現很多人在抱怨生活壓力嗎,你會因為生活壓力大,而放棄生活嗎?
你會回答:這是個什么爛問題?當然不會,那叫因噎廢食。
然而,很多人卻經常這樣說:現在的離婚率那么高,讓我都不敢談戀愛了。說得還挺理所當然。也有不少女性看到類似的諸多報告,就對自己的另一半憂心忡忡。這不也是類似的反應?
生活中,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
所謂凡事要往好的地方想,就是得相信:雖然生活壓力很大,我還是要幸福地生活;雖然道路很艱險,我還是會平安地過馬路。
來說一個小故事:
一條小蛇問自己的媽媽:為什么你的體型那么龐大?而我和你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媽媽回答說:你還沒有長大。
小蛇說:可是鄰居的小蛇,他的體型為什么那么大?
媽媽說:因為你的眼中只能看到十分之一的身體。
故事很有趣,小蛇只看到自己身體十分之一的面積,就抱怨自己的體型太小,不是體型太小,而是眼睛看到的東西太少。
回頭想想自己,你能夠看到你身上的多大面積?
再來說一個故事:
一個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整天念叨著自己一無所有,抱怨自己沒有一個億萬富翁的爸爸。
這天,碰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聽完年輕人的抱怨,問年輕人想要多少錢才滿足,年輕人說最少要一千萬。
老者聽后說,我現在給你一萬砍掉你一只手,你愿意嗎?
年輕人說那當然不行了。
老者又說那我給你一百萬砍掉你的一只胳膊,你愿意嗎?
年輕人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說,絕對不可能。
老者接著又說,我給你五百萬砍掉你一條腿,你愿意嗎?
年輕人急了,說老者在和他開玩笑。
老者笑了,最后說道,這樣吧,我給你一千萬,你把命給我留下得了。
年輕人一聽大怒,吼道:你瘋了嗎,我的命才值一千萬?
這時老者微微一笑說道:年輕人我給你一千萬你都不肯成交,也就是說你有不止一千萬,那你還天天還抱怨什么呢?
蛇的眼睛中只能看到十分之一的身體,但卻是在用全部的身體前進;人能夠看到身體的絕大部分,卻完全忽視它們。
這是人性的一大缺陷,容易忽略,容易被眼前的一片樹葉擋住目光。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當自己意氣風發、大展身手之時,便會感覺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即便自己一無所有,卻能看到成功時的自己;而一旦遇到困境、舉步維艱之時,就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甚至感到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即便身處金字塔的頂部,但內心已經跌入萬丈深淵。
這是人性的缺陷最直觀的體現。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份價值意識,他們希望被重視,希望維護自己的尊嚴。如果你忽略了這些意識,你就永遠無法發揮它們的作用。
生活中,個人主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事業。
不要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無所有。一無是處是你在大腦里將自己定位為一無是處,一無所有是你將自己的軀體定格為一無所有。一旦確定了基調,你就已經徘徊在一無是處、一無所有的怪圈中。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泰勒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
我們每個人擁有90%的長處,而只有10%的不足。
然而,我們卻完全不懂得如何處理這90%與10%的關系。
我們總期望別人看到自己,卻忘記了我們自己看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泰勒舉了一個例子,說:“小時候,因為父親沒有為我購買我期望中的鞋子,我覺得很不幸,我悶悶不樂。當我走到大街上,見到有人缺了兩條腿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如此幸福。”
當你將自己的10%與他人相比時,你不禁會感嘆:原來我如此富有。
晴空萬里時,我們感覺處處充滿陽光;烏云密布時,我們更需要感覺到陽光;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這樣兩個目標:
一、追求你所要的;
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
每個人都在拼命地追求自己所要的,卻完全忘記了第二個目標。只有最聰明的人可以達到第二個目標——享受你所追求到的。
在生活中,我們擁有90%的長處,而只有10%的不足,同樣,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約有90%是好的,10%是不好的。如果你想過得快樂,就應該把精神放在這90%的好事上面。
眼睛只盯著10%不好的,會完全遮住90%好的。
生活中,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想,這種習慣比你擁有千金還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