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感情中的倦怠情緒的方法是克服心理矛盾,更換新的思維。
一個人的感情,分析起來,共有三個“感情。”
第一個感情,是“動物的感情”。
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是由一個自私自利的寄生小動物進化而來的。他雖然已經與動物區別開來,但動物的劣根性還未完全消失。
為了生存,需要有斗爭,時而合作,時而分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它至今還保存著動物的習慣——在饑餓的時候,會襲擊、傷害賴以生存的環境。
第二個感情,是“社會的感情”。
單純地依靠“動物的感情”,人類難以長久存在,也許根本不能延續到現在。為了生存,他們需要收攏起部分屬于動物的感情,建立在一種“雙贏”的感情基礎上,組成社會,以馴化“動物的感情”,這樣人類才能有秩序地生活,并持續不斷地存在。
第三個感情,是“個人的感情”。
這是屬于人類的一種特殊的感情,屬于心靈的產物,對外界環境比較敏感。由于每一個人的生活閱歷不盡相同,“個人的感情”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而感情因素中的喜、怒、哀、樂,屬于維持和控制情緒的關鍵所在。
一個健全的人,他的感情是由上述的三個“感情”組成的。這種人,有著某些動物的特性,比如狗的忠誠、狼的殘忍,但也有必須改變原始感情的需要,以符合人類社會的道德標準,例如,不能侵占別人財產,不能傷害別人性命,這樣才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
人類已經把“動物的感情”馴化的很好,他的感情不受“動物的感情”的支配,能夠嚴格地按照道德和約定俗成的標準表達人類的感情。但在人類的內心里,屬于“個人的感情”的那部分卻得不到宣揚和支配。
在個人的感情中,充滿了矛盾和苦悶。比如,倦怠的情緒就屬于不可擺脫的一部分。
根據感情層面的理解,情緒倦怠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情緒方面出現的低落、厭倦等消極狀態。通常出現在以下幾種比較典型的狀態下:
1.長時間重復同一動作、行為,做同一種事情,會因為機械性重復,產生反應疲勞,表現在情緒上就是一種麻木、倦怠狀態。
比如,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聲音:“每天工作,已經對工作失去了興趣。如果不是為了生存,早就會從無味的上班生活中走出來。”
2.長時間處在同一種外部環境中,而這些環境的最主要部分從無改變。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會產生外界刺激停滯錯覺。
比如,婚姻生活中,每天都是一成不變的家庭生活,連以前熱衷的性生活都變得索然寡味,對婚姻.愛情失去了應有的心跳。
3.由于某種意外情況,內心受到刺激產生的自我保護心理應急反應。在這樣的狀態下,信息很難進入人的主觀反映視野,情緒上就表現為漠然、倦怠狀態。
比如,在愛情受過傷害的人,如果不能擺正心態,就會把愛情看作洪水猛獸,唯恐辟之不及,更不用說去積極地追求了。
這幾種現象,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情緒倦怠都是一種消極的、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感情中一旦涌入倦怠的情緒,生活會十分苦惱和不幸。
倦怠情緒讓人類的生活充滿苦惱,常常會出現神經衰弱、敏感、毫無興趣。想擺脫這種情緒,非要解決人性的弱點不可。
大多數的觀念中,肉和骨頭都屬于狗愛好的食物,兩者比較起來,狗肯定更喜歡吃肉。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經過研究發現,骨頭和肉比較起來,狗更青睞于骨頭。
第一次,將肉和骨頭同時放在狗的面前,狗對肉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三分鐘過后,狗會對肉敬而遠之,將精力放在骨頭上面;
第二次,將肉和骨頭同時放在狗的面前,狗將注意力全部放在骨頭上,并樂此不疲地啃咬著,直到骨頭被小狗啃咬殆盡。此過程中,狗對肉連看都不愿意看一眼。
此后的幾次試驗,小狗依舊對骨頭感興趣,這充分證明了“能讓狗永遠感興趣的只有骨頭”。
醫治倦怠最好的辦法是,首先必須完全明白倦怠產生的原因,從根本上去著手。
以工作為例:
對工作倦怠是最常見的現象,為解決倦怠現象,很多人選擇更換工作。理智地想一想,換工作并不是解決之道。當然,當工作出現厭倦期時,換工作也許能一時解決問題,可當新工作又出現了倦怠該怎么辦呢?
根據研究,職場發展以13年為一個周期,5年時間會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績,8年磨煉才能成為成熟的職業人士。要想將對于工作的倦怠轉變為興趣,更換思維才是關鍵,更換思維才能保持職業的“新鮮”。
人比狗挑剔,狗能夠做到永遠對骨頭感興趣,人卻不能。即便人找到了那根“骨頭”,也無法做到永遠感興趣。為此,人可以用轉化思維去代替“骨頭”。
克服倦怠情緒,需要靜心沉潛下去。人性就像菩薩用柳枝蘸仙水那樣,一點點就夠了,一多就泛濫了。
要真正解決心理上的倦怠,只有“感情再塑造”這一種方法,否則人一旦發生精神崩潰,到那個時候,就晚了。
關于感情再塑造,以下幾種建議也許能有一些幫助:
1.當出現倦怠感的時候,需要重新找到當初的感覺,重現自己當初的新鮮感。與此同時,也可以對自己說一些有新鮮感的詞語,比如今天又是嶄新的一天,又會遇到很多不同的事情等等。
2.學會勞逸結合,學會放松。人的倦怠感情是因為一成不變的機械化模式導致,要適當地參加一些沒有參加過的活動,幫助自己減壓。
3.要養成自我突破的習慣,就要常常挑戰自我,別人還沒有要求你改變,你自己就已經在那里求新求變了,在倦怠感到來之前求變。
4.找到歸屬感。在眾多場所中,家是一個極少出現倦怠感的地方,因為家屬于歸屬地。在生活、工作中,找到歸屬感,如果處處都能找到歸屬感,那感情必將如同蔬菜一般充滿美好和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