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8章 “泄密”的邏輯分享秘密,做懂邏輯的“泄密者”(5)
- 第27章 “泄密”的邏輯分享秘密,做懂邏輯的“泄密者”(4)
- 第26章 “泄密”的邏輯分享秘密,做懂邏輯的“泄密者”(3)
- 第25章 “泄密”的邏輯分享秘密,做懂邏輯的“泄密者”(2)
- 第24章 “泄密”的邏輯分享秘密,做懂邏輯的“泄密者”(1)
- 第23章 談判的邏輯言之鑿鑿,有邏輯才能戰斗下去(4)
第1章 前言
你知道嗎?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展現出許多看似矛盾的邏輯天賦。學術科學上如此,生活中的例子更數不勝數。
你對此懷有疑慮嗎?那我們就看幾個例句。
“這個項目我覺得有好處,但也有壞處。”
“我覺得你對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這篇報告的觀點不能說是全面,也不能說是片面。”
“這個人的言談聽上去像是一個本科生,又不像一個本科生。”
人們在不想有所取舍,或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通常會用這樣一些兩不得罪的語言來應付了事。這種模棱兩可的語言模式是不是讓你深感頭痛?每當聽到身邊的人講到這樣的話語的時候,是不是也懷疑他們的邏輯好像真的有問題?
當然,生活中常見的邏輯謬誤并不僅限于上面提到的“和稀泥”,還包括偷換概念、拐彎抹角、不求甚解等。
雖然沒有邏輯學的優秀基因,但身處21世紀的我們,卻有無數掌握邏輯學的理由。不懂得邏輯,我們就不能問出自己想知道的內幕,不能成功說服固執的朋友,不能在辯論中勝出,更不能識別那些常見的語言陷阱。因此,我們很需要掌握強大的邏輯操控力。
在大學里修過邏輯學的人都知道,邏輯是一門很難的學問。假如我現在跟你說“其實邏輯是一門三歲小孩都能學會的學科”,想必你一定會非常詫異。
研究發現,跟五歲到十歲的兒童相比,三歲到五歲的孩童對于邏輯的學習能力更強一些。因為這個時期的小孩對于意識的認識還處于懵懂狀態,對于這個未知的世界還沒有形成先入為主的代入式思維。而且,這個時期的小孩由于思想剛剛處于萌發階段,在思考問題時也會直來直往,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思想不會拐彎”。
也許你已經猜到,年紀越大學習邏輯就越困難,尤其對于邏輯思維較弱的人來說,后天的學習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其實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有困難就有應對的方法,我創作本書的目的就在于:讓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中走進邏輯,通過鮮活的情景掌握邏輯,進而提升自己的邏輯操控力。
下面,先給大家總結三點后天學習邏輯的建議,希望對你接下來的閱讀以及練就強大的邏輯操控力有所幫助。
第一,消除邏輯很難學的思維定式。
參加過一次邏輯研討交流課后,王先生說:“聽完這節課后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原來通過后天練習,邏輯也是可以鍛煉出來的。”
其實,王先生在那堂課上的表現非常一般,他并沒有特別扎實的邏輯基礎,在課堂上也沒有特別精彩的發言,但是最后王先生明白了“通過后天練習,邏輯也是可以鍛煉出來的”這個道理。明白了這點,這堂課對他來說就已經超值了。
第二,遵循萬能的邏輯學技巧。
堅持邏輯學中的萬能溝通法,即“說話的內容,概括+總結,理由+論據”,以便讓自己的語言更具有條理性、說服力。
第三,不放過任何一個鍛煉的機會。
在生活中學習邏輯學,有的人可能會說“沒有練習的機會啊”。其實只要你細心尋覓,很多場景都能成為邏輯練習的時機,比如和你吵架的對手、跟你辯論的同事、需要你說服的親朋……都能成為你最好的邏輯學上的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