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7章 頑梗既除八方向化 帝德何極萬壽無疆
- 第76章 眾教師大破少林寺 高進忠轉回廣東城
- 第75章 掃除惡霸不認同門 力敵仇讎擊殺至善
- 第74章 約期比試錦綸下書 結伴同行白眉除害
- 第73章 道人寄語巡撫奏章 閣老知人英雄善任
- 第72章 運內功打死童 千斤使飛腿踢傷謝亞福
第1章 導讀
本書又名《圣朝鼎盛萬年清》、《萬年清奇才新傳》,《乾隆巡幸江南記》是后出的書名。《圣朝鼎盛萬年清》成書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全書七十六回,本書當徑依此本而僅改易書題,回數亦同。《萬年清奇才新傳》共二十七回,非足本,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本小說集成》。本書不題撰人,孫楷第先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認為“始作者為廣東人,上海書賈續成之”,從書中內容看,此言當不差。
小說敘述乾隆帝化名高天賜,帶了義子周日青微服私訪,一路來到南方各地,除暴安良,扶危濟困,平冤決獄,一似大俠所為,深受百姓愛戴。乾隆武藝高強,但其間亦數遇危難,此時必有英雄解救或神靈護佑,因而總能逢兇化吉。每到一地,他又廣交具有文才武略之士,一時名播江南。魯迅先生曾說此書敘乾隆微服南巡“歷遇奸徒法,英杰效忠”(《中國小說史略》),頗為概括。
本書的主旨是頌圣和勸善懲惡。既然要頌圣,自然需要拔高乾隆的形象。雖然書中描寫的乾隆事跡于史無證,且大多荒誕不經,但由于有了眾多反面人物和邪惡勢力的反襯,乾隆的形象確也顯得較為豐富和飽滿,作者也達到了頌圣的目的;但與此同時,書中大量的對于反面人物和邪惡勢力的描述,也暴露了“圣朝”“盛世”之下社會的陰暗面,這是作者所始料未及的,但這恰恰是本書的積極意義所在。至于勸善懲惡,通過小說字里行間鮮明的褒貶傾向,題旨也很顯明。
本書情節緊張,懸念迭出,打斗激烈,與其傳奇性和俠義性相得益彰,作為舊時說唱藝人的底本,頗能吸引聽眾,作為案頭讀物,也很有可讀性。結構上,乾隆微服南巡與方世玉、胡惠乾故事交叉敘述,兩條主線雖有時不免脫節,略顯松散,但最后仍以乾隆事綰結,因而能給讀者渾然一體的感覺。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亦頗多可取之處。如乾隆以帝王之尊而具有平民俠義氣息,給人一種親切之感;方世玉年少氣盛、恃勇逞強而略顯稚嫩,個性鮮明;胡惠乾由被凌辱、被損害的人物變為為害一方的惡少,寫得入情入理,其心靈變化的歷程,也揭示得比較清楚。此外,語言通俗順暢,較接近現代小說的用語。所有這些,都給本書增色不少。
當然,作為一部舊小說,本書的缺點也顯而易見。例如打斗場面雖多,但大多用舊派武俠小說的敘述套路,常使人產生似曾相識之感。某些章回情節復述過多,顯得繁復拖沓。作者注意了故事情節的引人入勝,而往往忽略了對一些重要人物性格的刻畫。書中也時有忠孝節義、功名科舉的宣揚,顯見作者思想的陳腐。
本次編選以廣東雙門底海左書局印行的《圣朝鼎盛萬年清》為底本進行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