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梅花樁僧俗比武 西禪寺師徒相逢

  • 乾隆巡幸江南記
  • (清)無名氏
  • 6553字
  • 2015-12-26 21:50:58

詩曰:

同道中人最要和,擂臺欺敵動干戈。

欺人畢竟還欺己,報應招彰理不訛。

話說苗翠花一路奔馳,望著白鶴山而來,非止一日,已到山前。直入靜緣庵中,向五枚師伯拜倒在地。五枚扶起,細問:“因何到此?”翠花就將雷老虎擺設擂臺起,至李雄要報仇雪恨等事細說一番:“特來懇求大師伯大發慈悲,下山搭救世玉孩兒性命,感恩不淺。”五枚說道:“出家人自歸山修隱以來,拳棒工夫久已拋荒,就去也不濟,諒敵李巴山不過。你倒不如仍求請至善二師伯解救,包管妥當。今知到粵城,住錫在光孝寺,汝毋庸耽擱,快些去罷!”翠花聞他推卻之言,嚇得兩淚交流,十分悲切,再三哀求,始得五枚應允下山幫助。

苗翠花大喜。五枚囑咐徒弟:“緊守山門,我不久就回。”隨即收拾行李衣履并應用什物,提了禪杖,騎了驢子,翠花也別了師兄,跨上馬,一齊望杭州趕來。返到廣東會館,恰才半月。當下方家父子帶領各人拜見五枚,結束停當,吩咐孩兒世玉,約李巴山父女明日擂臺比武。

到了次日,天明起來,翠花侍候五枚結束停當,吩咐世玉與大師公提了鐵禪杖,自己也披掛整齊上馬,各人上了坐騎,帶著廣東一班鄉親,一個個明盔亮甲,威風凜凜,齊奔擂臺而來。到得涌金門外擂臺之下,就命各人雁翅排開,站立一邊,以壯觀瞻。五枚跳下驢背,用一個金雞獨立勢,雙手一展,單停一足,飛上擂臺,臺下眾人齊聲喝采。這回因是半月以前標明長紅,約定今日比武報仇,所以來看的人越發多。見此時李巴山已經到臺中,摩拳擦掌,專候方世玉到來,代女婿雷洪報仇。出其不意,忽見一個老年的師姑,約有八九十歲,童顏白發,身高七尺有余,腰圓背厚,頭大如斗,拳大如缽。他是黃花少女,自小修練成功,那精神比少年更加幾倍。

巴山仔細定睛一認,識得是白鶴山五枚,是月紅道人的首徒,好生厲害,非同小可,連忙站起身來,將手一拱,道:“師兄請了,不知駕到,有失迎候,望祈恕罪。但不知禪駕到此,意欲何為?莫非要與小弟比武不成?”五枚也忙還禮,說道:“賢弟出家人,到此非為別故,特有一言奉勸,不知可容納否?”李雄答道:“師兄有話,請道其詳。如果有理,無不聽從;若不公道,斷難遵命。”五枚道:“出家人自歸隱以來,世情一概付諸度外,那爭雄斗勝之心,拳踢技藝之勇,久已丟荒,豈有特來與賢弟比武之理?只因前月云游到杭,聞得令坦恃賢弟秘授工夫,高設此臺,竟拳打廣東,腳踢蘇杭,拳足之下,傷害生靈不計其數。如此行為,不但目無王法,兼且期負我等公道中人。今日就是死在侄孫方世玉之手,雖然稚子無知,誤傷尊長,只也是上天假手,為地方除害,以救生靈。今方世玉曾被令愛小環將他打得死而復生,幸他母親趕來醫好,也就泄了心中之忿。今日看我薄面,恕饒了他,我教他母子在師伯面前叩頭認罪,仍叫他父親方德補回一千兩止淚銀子,大家彼此不失和氣。據我的意見,如此調處,未知賢弟可肯依否?”

李巴山聞言,激得二目圓睜,濃眉倒豎,答道:“據師兄如此講來,我女婿冤情沉于海底了!他當日比武之時,若不用九環劍靴暗算我女婿,彼此拳腳所傷,就死了,也是自己沒本事,倒還可以看師兄面上,就饒了性命。今將暗箭傷人,要我放饒這小畜生,除非我女婿重生!舍此之外,無用多說!師兄既然到此與他出頭,我也顧不得許多,有本事只管使來便了!”五枚見勸不醒,隨高聲叫道:“老頭兒,出家人一動手,就顧不得那慈悲二字了,你將來莫要懊悔!”李雄大怒,喝道:“我怕你老師姑不成?”說罷,一推山掌,望著五枚心坎打來。

五枚不慌不忙,口中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將左手挑開他的推山掌,右手坐馬一拳,照膝下打將過去。李巴山也格過一邊。二人搭上手,分開拳腳,猶如龍爭虎斗,一場惡戰,十分厲害。彼此都是絕頂工夫,今日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擂臺之上,只見得煙塵滾滾,日色無光,那些臺下的人,看得眼都花了。只見他兩個一進一退,好比弄風猛虎;一去一往,賽過戲水蛟龍。真好武藝!看看斗到日色西沉,戰有二百四十個回合,方才住手,不分高下。李巴山道:“三日后,待我擺下梅花樁,你敢與我上樁比武否?”五枚應道:“就饒你多活三日,我在梅花樁上取你性命便了。”李雄說道:“不必夸口!”二人當下分手,各帶從人回寓。

且說李巴山揀了擂臺旁邊一塊潔凈地方,搭棚遮蓋,隨往木行買辦木料,按照方位步法,四圍釘下一百零八路梅花樁,每步用木樁五個,中間一個,四傍四個,釘就梅花式樣。比武之入足踏此樁,一進一退,均有法度。迎敵之際,手腳相合,若稍趲越分毫,一失足,性命難保。此是雄拳技藝,秘授門中一等絕頂工夫。布置停妥,專候臨期引五枚上去,取他性命。按下不提。

且說五枚回到會館,只見方世玉走上前來,請問太師公,怎樣是梅花樁的武藝,要求老人家指教。五枚遂將如何布置,怎生厲害,慢慢說與他知道。各人聞言,伸了舌頭縮不進去。翠花就說:“當初父親雖然教過我,也有圖樣留下,只是侄女未曾習練。到了今日,若非大師伯到來幫助,我母子二人定必遭他毒手。”五枚吩咐:“你們不用驚慌,出家人自有主意。

他既苦苦不肯放松,連我都想算計,也難怪我不容情了。昨日我還存心體念師父白眉道人面上,原要替你等兩下調處,免傷同道之情,所以方才相斗之中還帶著三分饒讓,不忍便下毒手。不料他全然不知好歹,倒轉想結果我這條老命,管教在梅花樁上,送他見閻羅老子便了。”眾人聞言,各皆欣欣得意。陳玉書亦每日備上等齋筵素酒,恭恭敬敬,加意款待。日中閑暇,就把生平絕技工夫傳授世玉。世玉心性靈敏,手足便捷,他十分歡喜。

光陰易過,轉眼到了第二日下午,李雄差人來約:明早梅花樁上比較武藝。到得來朝起身,五枚會齊各人,裝束停當,一同來到擂臺,見了李巴山,說道:“你自恃本領,目中無人,欲擺下這梅花樁來欺我,是何道理?我看你許大年紀,全然不識進退,一味兇狠霸道,可見你女婿也是你教壞了,所以才有今日之禍,弄得拋別妻兒,丟了性命。你若不聽我良言,一經失手,只可惜辜負了你師父白眉道人一番心血,望你開創他的教門,揚名天下。你這樣所為,豈是你師尊所料么?還望心按想想,莫要后來追悔就遲了!”這一席話,把個李巴山說得滿面通紅,無言可對。自己理虧,當初不該叫女婿設擂臺枉送性命,所以執意要與他報仇。今日遇了五枚,明知他厲害,拼命擺此梅花樁,也是缸瓦船打老虎,盡此一煲的主意。勉強喝道:“我不與你開口。你有本事上梅花樁,與我見個雌雄么?”五枚道:“既是如此,你先上去走一路來與我看。隨后我就來破你的便了。”

李雄聞言,隨卸了上身衣服,將身一縱,站在樁上。眾人見他年紀雖有六旬,海下一部斑白胡須,身高八尺五寸,肩闊腰粗,兩臂有千斤之力,面如螃蟹,眼露兇光,威風抖抖,殺氣騰騰。將雙手望四方一拱,話聲:“失禮!”隨展開手段,按著雄拳步法使將起來。只聽得他勻身筋節瀝瀝的響,果然有拳降猛虎、腳踢蛟龍之勢,進退盤旋,均依法度。就將九九八十一路雄拳走完,跳下樁來,望著五枚說道:“你也走一路我看!”當下五枚也將罩衣裳除去,足穿多耳麻鞋,一個飛腳,遂打在這方平一畝梅花樁中間,至樁頭上站立,將手四面一拱,說道:“老尼獻丑,諸公見諒!”說罷,隨將生平所學一百零八路雄拳拆法工夫,施展出來。初起時,還見他一拳一腳,到后來,只見一團滾來滾去,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忽然跳起數尺之高,忽然跳下,風聲呼呼,威風凜凜,果然絕妙拳法,猶如蛟龍引水,勝過大蟒翻身,看的人齊聲喝彩。

五枚使畢武藝,走下樁來,神色不變。李雄暗暗吃驚:“不料他也精此法,比我更強。事已到此,難道罷了不成?”只得硬頭皮,私下囑咐小環道:“若父敵他不過,你可將我用的雌雄鞭子暗中拋去,助我一鞭便了。”小環答應,預備去了。李雄上前對五枚道:“你敢上樁與我一爭勝敗乎?”五枚見他與女兒附耳低言,諒必有詐,口中一面答應道:“使得。”李雄即縱身樁上,五枚隨吩咐翠花、世玉母子二人:“小心在樁旁照料,提防小環暗算。我見他父女二人方才交頭接耳,必有奸計。”翠花、世玉聞言,答聲:“曉得。”隨分兩邊留心照顧。

當下五枚就飛步踏上樁中,只見李巴山已擺下一個拳勢,叫作獅子搖頭,五枚就用一個大火燒天拳勢搶將進去。二人搭上手,一場惡戰,好不厲害!只見愁云慘慘,冷霧飄飄,戰到將近一百個回合,李巴山看有些抵擋不住。因今日五枚并不念情,拳拳望他致命下手。李小環見父親有些不濟,急忙拿出雙鞭,正要照準五枚打去,早被世玉眼快,即舉起鐵尺兜頭就蓋將下來。小環急忙架住,見是殺夫仇人,更加氣忿,二人就在梅花樁下大戰起來。且自不提。再說李巴山看見女兒被世玉絆住,不能接應,心下更加著忙。越急越不好,腳步一亂,一失足陷落梅花樁內,早被五枚照頭一腳,將頸踢斷,嗚呼一命,斷送無常去了。后人有詩為證,詩曰:

枉設機關巧計謀,良言相勸不回頭。

英雄半世今何在?血向梅花樁下流。

再說小環見父死在五枚之手,五內崩裂,痛切心肝,隨拼命將世玉殺敗,舉鞭直奔五枚。五枚手中并無寸鐵,難以招架,只得將身躲過。幸而翠花趕上敵住,五枚就問世玉取了禪杖,喝退翠花,對小環道:“你好不見機,還不好好回去!若再行兇,管教你死在目前!”小環并不回言,那雙鞭尤如雨點一般望著五枚頭上亂打。五枚大怒,將禪杖接架忙迎,大戰三十余個回合,哪里是五枚的敵手!早被他攔開了鞭,照頭一禪杖,打得腦漿直流,死于非命。后人看至此處,有詩嘆其節孝堪嘉,只惜其不能勸夫諫父行于正道,致有今日之禍。詩曰:

節孝堪嘉李小環,閨名久已播人間。

只因夫婿冤仇結,父女同時上鬼關。

此際小環手下各門徒,見他父女同時死了,各人正欲逃命。五枚看見,隨即高聲大叫道:“你等不必驚慌!你們親眼看見我苦苦勸他不從,反欲傷我,因此萬不得已,將他父女結果性命,與你等各人無涉。你等各人可好好將他二人尸首,用衣衾棺槨收殮,擂臺亦快快拆去。”說罷,隨與翠花等一行人同返會館。查問,方知雷洪有一子,名喚大鵬,約有十余歲,送在武當山馮道德道士處習學技藝,家中尚有親人照料。五枚因將他父女打死,心中十分過意不去,此時也無可如何了。隨即收拾行裝,別了各人起身回山。苗氏夫妻及世玉十分挽留不住。陳玉書送上白銀三百兩以作酬勞之敬,五枚過意不去,玉書道:“此是館中公費及晚生等一片誠心,送與師伯寶庵作為佛前香油之費,務祈賞面收下。”五枚見卻情不過,只得收了。別過眾人,再三囑咐留心習學前日所授的工夫,將來可效力皇家,以圖出身。翠花母子依依不舍,遠送一程,揮淚而別。

方德也帶了妻兒,收拾行李,別了會館各鄉親,著李安雇備船只,由水陸回到金陵,將萬昌生意一概料理清楚,交與得力伙計掌管。隨即收拾一應家中箱柜椅桌,零星什物,檢點齊備,雇了一只快船,選擇吉日利市起程,望著家鄉一路回來。在路無話。行程將行二十日,已到家門,孝玉、美玉兩個孩子接見父親。當下翠花帶領世玉叩見主母,又拜見兩位嫂嫂。一家團圓,十分喜悅,設下酒筵,洗塵接風,各親友也來探賀。這且不必多言。

再說方翁因翠花要到省城拜訪至善禪師,將孝玉等三個孩兒求他教習武藝,所以就與老妻言明,帶著苗氏翠花及三個兒子,出了孝悌村,到肇慶府。將行李什物落了渡船,到了省城,就租屋在仙湖街,安頓了什物。兄弟三人奉了父親庶母之命,約齊到光孝寺訪至善禪師。寺內主持說道:“至善老和尚現在西門外西禪寺教習。”三人聞言,隨望西禪寺而來。

出了西門,正到第六甫,忽見有個后生,年約二十一二歲,身高八尺,面白唇紅,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上穿藍小絨夾衲,下著京烏布褲,足蹬白襪綴面雙梁鞋,被一群人追上,圍著痛打,連叫“救命”,無一個人上前解救,左右店鋪只顧生意,不出相救。世玉暗問旁邊過路之人,方知是機房中人,被打的名叫胡惠乾。各店中人怕機房人多,恐惹是非,故而不敢相勸。他兄弟三人說:“豈有此理!清平世界,難道由他打死人不成?”世玉將兩臂一分,那些機房眾人猶如推骨牌一般,都立腳不住,一連跌倒十余個。撲到此人身邊,已經將近半死,急忙將他扶起。本不欲招事,救了這人出來就罷了,不料各機房中人看他只得三人,推跌了他們,又將仇人救了,均各大怒,一齊拿出短兵器,上前四面圍將上來,把他四人圍在中心,鐵尺、鐵锏照頭亂打上來。世玉勃然大怒,順手拿著一人,奪了軍器。孝玉兄弟也幫著動手,早打得撲的撲,碌的碌,如狂風吹敗葉一樣,沒命的飛跑逃走去了,把各器械丟得一街。幸虧孝玉怕事,每每攔阻,囑咐不可傷他們性命,不過略略動手,嚇得這班人就算了。世玉若認真動手,不知今日要傷多少人命。世玉見此人被傷甚重,難以行走,將他背上,同奔西禪寺而來。

到了寺中,拜見至善禪師,呈上苗氏庶母稟帖,一則請安,二來拜懇推念父親苗顯面上,教習他兄弟三人拳腳武藝。至善看見三人,十分歡喜,一口應承。隨后談及在杭打死雷老虎之事,細說一番。至善隨問世玉道:“你背著是甚人?因何打得這樣厲害?”世玉道:“弟子在第六甫遇見他,被機房中人打傷,無人敢救,因將這班人趕散救他。還望師太公賞些妙藥,救他性命。”至善贊道:“你兄弟如此義俠,倒也難得!”隨取出跌打還魂丹、補骨生肌止痛散,與他外敷內服,少時腫痛漸消。此人睜開兩目,口中吐了幾口瘀血,方才醒轉,十分感激,叩謝他兄弟活命之恩、老師父醫治之德。至善問道:“你為何與機房中爭斗,被他打壞?姓甚名誰?那縣人氏?”答道:“小可姓胡,名惠乾,新會河塘人氏。現年二十二歲。家中還有母親杜氏、妻房何氏、兒子亞德。先父胡成在生時,向在機房叢中開設聚利醬料雜貨小店,歷來被這伙人欺負。因他人多,不敢與他爭論。前數年這班人因見我年輕貌好,都叫我做契弟,羞辱我。父親恐怕生事,打發我往外埠雇工。前月回來,始知我父親前兩年被他們推跌,因此中風而死。店中伙計只得將尸收殮,運回家鄉。也因受氣不過,立腳不住,將店閉息。母親恐我闖禍,不肯與我知道。昨返家鄉,始知詳細,特地到省來與他們理論,不料反被他串合同行中人,今日在第六甫將我痛打。設若不遇恩人兄弟相救,定遭毒手。”訴了一番,把方世玉激得大叫道:“豈有此理!”眾人也為他不平。

世玉道:“胡兄即使到官告訴,諒也敵他們不過。莫若拜在師公門下,將來學成拳棒,把這些狗頭見一個打一個,見兩個打一雙,此時他才知厲害,以后就不敢強行霸道,欺負平人了。你今拿不定誰是兇手,官也不能替你做主,不如依我學武報仇,包管不錯。”各人都道:“說得果然有理。”胡惠乾道:“只是小子家貧寒,身體軟弱,恐怕氣力不足。且不知老禪師可肯大發慈悲,收留教訓否?”至善答道:“我出家人以方便為門,生平所教徒弟,醫治跌打損傷,貧富皆同一體,未嘗計較錢財,均是自己酌量酬謝。氣力是煉得出來的;武藝工夫,你肯專心無有不成。只是凡在我門下的徒弟,總要心平氣和,不許恃拳棒生事。救人則可,傷人則不可。預先講明,心情意愿,方可拜我為師。”各人齊聲應道:“師父明訓,敢不遵命!”惠乾勉力扒起身來,走到至善前跪下叩頭,拜了師父,又與世玉兄弟結為生死之交,聯為異姓手足,日后患難相顧。這且不必多贅。

至善和尚在西禪寺內開設武館,擺列擂臺、樁木、沙袋、飛陀,及一十八般軍器,弓箭石砧件件齊備。在前已有六人,今連方氏昆季、胡惠乾等四人,共是十人。老禪師著他各人用紅紙寫列姓名,備辦神福酒筵、紙馬香燭,在關圣帝君像前拜為兄弟,日后彼此照應,如有負義為非,神明鑒察。所有姓名開列于下:李錦綸謝亞福李亞松林亞勝洪熙官童千斤方孝玉方美玉方世玉胡惠乾拜罷起來,歡飲而散。自此至善用心將平生胸中所學技藝工夫,傳授這班徒弟。

光陰易過,歲月如流,將及半年光景。一日,忽然對各徒弟說道:“我離少林已將一載,放心不下,意欲暫回料理,再來教你們。只因你各人初學手腳,馬步雖已穩當,然各門武藝還未得精,我若走開,工夫丟去就誤事了。因此再三想了一個兩全法子:我有一個徒弟,姓黃名坤,在我手下學習多年,工夫與我差不多,精神比我更好,現在汕頭黃安祥鹽漁船做押幫。莫若待我寫信叫他來,替我教習,你等工夫武藝既不拋荒,我也可以放心回去,將少林寺中事務慢慢辦理清楚,再到此間,豈不兩全。你眾人意下何如?”當下眾人答道:“既然師父要暫轉少林,只求預早付信,請黃坤大師兄到館教習我們工夫;還望師父早些回來,以免我們仰望。”至善和尚看見各人應允,隨即取過文房四寶,修下書信,寄往潮州,自己在西禪寺靜候黃坤到來,方始動身。只因這封書,引出奸夫淫婦許多奇事。

正是:

無邊冤枉奸淫事,有意鋪張做下文。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郎溪县| 石首市| 泸州市| 红原县| 邵东县| 莒南县| 大同市| 华池县| 西贡区| 聂荣县| 绥棱县| 息烽县| 连江县| 岗巴县| 略阳县| 长治市| 云南省| 阜南县| 南京市| 利川市| 临城县| 赤水市| 陵水| 阿克苏市| 富顺县| 乌兰察布市| 商丘市| 合川市| 长兴县| 贵定县| 平阴县| 普定县| 屏南县| 玉溪市| 海安县| 莱州市| 应用必备| 洪泽县| 开远市|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