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我最敬愛的老丈人,看朕怎么弄死你
“兒啊,兒啊,你為何會生在我家!”
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城,外城陷落,皇城朝不保夕。
朱由檢手拿著劍如行尸走肉般來到了昭仁殿,王朝破滅前夕,他能做的只有親手把自己最后的家人送上路。
張皇后與周皇后身體懸于大殿上,六歲的昭仁心口中了一劍。
如今只剩下年僅五歲的幼女太平公主站在面前,聲聲哭泣讓朱由檢內心的崩潰無以復加。
朱由檢淚痕一擦心一橫長劍揮下,太平公主驚恐之下用手去擋,稚嫩的手臂被砍斷太平公主也倒在了血泊中。
國破家亡,朱由檢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朱氏能體面退場,絕不容亂臣賊子玷污皇家血脈。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尸。朕的文官刀刀斬盡,朕的武將各個殺絕,無傷百姓一人。”
留下最后的遺言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檢自縊于景山。
……..
夜半深宮大內,朱由檢獨坐御座之前,面色煞白額頭布滿了細密的汗珠,自己居然在批閱奏折時昏睡了過去。
“還好只是一場夢。”
朱由檢松了一口氣,不過對于夢中的一個名字還是念念不忘,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字。
“闖王!李自成!”
寫完之后朱由檢又團起來扔到了一邊,天下諸事煩憂何必在乎一個夢。
夜靜的可怕,站在左右兩側隨侍的黃門低著腦袋發出微微鼾聲。
手邊的茶盞已空,朱由檢咳嗽了一聲。
黃門被驚醒,一人忙著開始換茶,還添了一勺玉屑,另外的黃門摘下龍案旁的紗罩,用舔燈棒攏了一下燈芯。
“都下去吧。”
手里的奏折似有千斤之重,壓的他喘不過氣來,跳動的燭光印在了朱由檢年輕又略顯憔悴的臉上。
“軍餉…又是軍餉….”
戶部連年虧空,現在軍餉都需要從他的內帑中出。
崇禎元年,崇禎三年,崇禎六年,他的內帑早就被全部掏空,別說四十萬兩,就算是四萬兩也拿不出來。
烽煙四起,大明不管有多少銀子都不夠邊防軍餉開支,可若是沒有足夠的餉銀莫說讓將士打仗,甚至極有可能兵變造反,大明江山已是風雨飄搖中。
“千難萬難,也要把軍餉湊齊。”
朱由檢嘆息一聲,可這錢又該從哪里來?
“大明國運系統已綁定明末帝崇禎朱由檢。”
突然出現的聲音讓朱由檢不由得四下里張望,空蕩蕩的大殿上沒有找到任何人。
“誰?什么人在說話?”
“什么國運系統,難道是我聽錯了?”
就在朱由檢滿心疑慮時,宮殿頂上突然綻放出一團璀璨,一條霞光鋪就的汪洋大河在宮殿內徜徉。
朱由檢大為心驚,竟然光著腳來到了這大河前,想要用手觸摸卻什么都抓不住。
雖然抓不住,可是朱由檢在這霞光組成的大河中卻看到了一幕幕鮮活的畫面。
“臣朱元璋,叩告蒼穹、日月、山川,以及歷代皇祖之靈寢:
自宋運告終,天命真人于沙漠入祖中原,百有余年,今運也終。
惟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戡定南北梟雄,于正月四日,設祭于紫金山巔,昭告天地皇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紫金山巔九鼎之前,一人身著龍袍端著金色的酒碗,聲如洪鐘向天地神祇祭祀。
“太祖高皇帝!”
霞光大河的源頭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這河水滔滔洶涌奔騰正是自此人而始,而朱元璋之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年輕人。
在這大河中朱由檢又看到了千軍萬馬,看到了旌旗招展,一人身著魚鱗甲騎著高頭大馬巡視三軍。
“明軍威武。”
“將軍威武。”
“明軍威武。”
“皇上萬歲。”
“這是太宗皇帝?”
朱由檢又邁步向前,他看到了大明的鐵騎越過黃河跨過長城,浩浩蕩蕩深入漠北,皇帝著甲親率萬軍,殘元各部狼奔豕突丟盔棄甲。
朱由檢終于相信,眼前這條霞光大河所代表的正是明朝的國運,這大河起于洪武,于永樂朝浩瀚奔騰,于宣德朝囊括四方。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聲如驚雷,讓朱由檢心中豪情萬丈頓生。
七下西洋、北京保衛戰、隆慶開海等等,看著霞光大河中一位位先祖勵精圖治讓大明的國運日漸昌隆,朱由檢熱淚盈眶。
可一路走來這汪洋大河于鼎盛時衰落,于輝煌處黯淡,歷經三代雄主一朝明君后開始走下坡路。
萬歷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代表著國運的大河急轉直下,又經光宗、熹宗從汪洋變成了潺潺溪流。
在國運中往事淹留幕幕重現,到了現在已經是崇禎七年,即便是潺潺溪流也開始慢慢斷流干涸,這是國運將終的趨勢。
“大明國運自紫金山稱帝開始,到景山結束,享國276年。”
叛軍攻城,劍斬幼女,自縊煤山,看到這一切后朱由檢顧不得天氣寒涼,神情頹廢的坐在地上,這國運中所顯示的與夢中的情形一模一樣,他看到了大明覆滅之前的最后一日!
“朕殫精竭慮七年,終究是天命難改嗎?”
從扛起這殘破江山,擔起數朝積弊的大明時,他還只是一個十七歲的稚嫩少年,七年勤政卻始終無力回天。
“檢測完畢,宿主基本信息:
姓名:朱由檢。
年號:崇禎。
年齡:24。
性格缺陷:生性多疑、反復無常、易信讒言、優柔寡斷、心慈手軟。
性格優點:懷大志、勤勉、守節。
在位成就:無。
能力:暫無。
系統綜合評價:昏庸無能,難堪大任!”
“檢測到大明國庫空虛,內帑不足用,邊軍軍餉奇缺。
觸發系統任務:盈府庫,一月內籌措銀兩百萬兩。
系統能力:朱由檢可獲得能力‘識鑒’。
系統助力:可指定一位大明先皇作為協助。”
朱由檢看著系統對自己的性格鑒定和給自己昏庸評價,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
他想要為自己辯駁,可是按照自己在夢中和國運中所看到的情況,他還真就是除了勤勉一無是處。
朱由檢彎腰撿起了剛才扔掉的那一團紙,皺巴巴的鋪在龍案上,此人未來將是大明心腹巨患,看來需要派出錦衣衛打探一下了。
朱由檢研究國運系統研究大明的未來一夜無眠,直到黃門叫起也沒有研究明白系統給的‘識鑒’是什么能力。
至于指定一位大明先皇,這不是大逆不道嗎?況且自己干成這樣,也沒臉搖人!
自從登基后,朱由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高祖皇帝朱元璋時的早朝時間,雞鳴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臨百官。
雞鳴一遍依舊是深更半夜,按照利瑪竇送來的鐘表時間,雞鳴不過是凌晨三點。
有萬歷和天啟這兩位在前,面對荒廢了三十多年國政,朱由檢不敢有一日敢懈怠。
大明積弊如此以至于十年后滅亡,他爺爺和大哥居功厥偉。
朱由檢坐在肩輿上由太監抬著前往太和門,一路上朱由檢還在反復思考著。
昨夜的黃粱一夢中他看到了北京城破大明覆滅最后一天的場景,始終揮之不去,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上。
朱由檢自顧的冷笑一腳踹開了披在身上厚厚的絨毛大氈,如今尚未開春天氣依然寒涼。
可一想到自己的群臣在北京城破時的表現,天氣再涼也不如自己的心涼。
朱由檢站起身,任由寒風從袖管和脖頸處鉆進。
在國運中他看到了他最崇拜的高祖皇帝和成祖皇帝是如何駕馭臣下的,他才算是承認,系統給他的性格評價為心慈手軟并不算過分。
朱由檢心事重重,他不知道的是就在肩輿之旁,一個同樣身著龍袍的虛影正背著手緩步同他一起前行。
“善良對于普通人來說是難得的品格,對一個大帝國的皇帝來說這就是原罪。”
若說在國運中看到最深刻的,除了自己自縊煤山,就是自己的國丈周奎!
朱由檢一直以為國丈雖然好面子不安分生活奢靡了一些,但畢竟給自己生了一個好皇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能忍過去。
可北京城破前夕,自己在朝堂上懇求滿朝文武募捐以資守軍,滿朝文武分毫不出。
“周奎,你是皇親國戚朕的國丈啊,難道你眼睜睜的看著朕國破家亡?”
李自成的大軍就在北京城下,朱由檢聲音悲愴帶著三分哭腔,甚至可以說是不顧皇帝的威嚴在哀求自己的臣子。
國丈周奎擔任五城兵馬司指揮使,主管京城各項民事,校勘商貨物價可以說是一項肥差。
可周奎不止分文不出,回家以后就扒掉了自己屋頂上的瓦片,拆掉了大門,掛上了賤售府宅的牌子來哭窮。
更可惡的是在江山覆滅的之前還在皇宮大門上令人寫下了五個字,自有留爺處!
不得已皇后變賣自己金銀首飾,將得來的五千兩交給周奎,希望周奎在朝中帶頭捐贈。
而周奎連這筆錢都敢貪墨,只捐出了兩千兩,滿朝文武在皇帝好生哀求中募集到了區區二十萬兩。
這些人若各個清廉也就罷了,讓朱由檢咽不下這口氣的是,城破后在李自成的大刑逼供下,從滿朝文武府上收刮出來的金銀足足七千萬兩,單單是周奎就拿出了八十萬兩。
宮門上’自有留爺處‘五個大字和周奎的忘恩負義如釘子一般,深深扎在了朱由檢心頭。
大明亡了其他人無動于衷也就罷了,而自己的老丈人不止作壁上觀,還要落井下石。
要知道大明的太子是他的親外孫,皇后是他的親女兒,這大明江山有一半算得上是周家的,朱由檢恨不得將他扒皮抽筋生啖其肉。
“曹化淳。”
朱由檢喊了一聲,一個蟒袍加三山帽的老太監恭恭敬敬的回稟。
“奴婢在。”
“周奎何在?”
“國丈稱病,已有半月未曾上朝。”
朱由檢笑了笑,有病?那也太好了!
老丈人既然有病,自己送點藥表示慰問,然后病情加重一命嗚呼都很順理成章吧?
自己在翻翻舊賬,把周奎的家產全部充入內帑。
有了國運系統以后朱由檢就像是開了上帝視角,知曉了未來。
自己登基以后厲行克儉,就連寢衣上都有多出補丁,睡覺之前還會翻閱奏章。
他為了大明中興夙興夜寐,可滿朝文武只知道撈錢,只有他一個人在乎大明的存亡。
“李自成,皇太極,就不麻煩你們二位動手了,朕的臣子由朕來刀刀斬盡,各個殺絕。”
“我最敬愛的老丈人,先從你開始吧,看朕怎么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