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折子
- 崇禎之:要中興,先殺滿朝文武
- 一日同風起
- 2130字
- 2023-11-26 23:22:34
“這四正六隅十面之網,真人覺得是否可行?”
“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一陽真人不屑的笑了笑“貧道且問你,包圍百萬流寇需要多少大明將士?需要多少糧餉?現如今大明可調之兵又有多少?可調之餉又有多少?”
朱由檢心中有些慶幸,自己請來了一陽真人幫助。
大明如今已無可調之兵,已無可用之餉,調兵需要從百姓中征發,餉銀需要重新向百姓征收剿餉稅。
如果自己真的聽信了楊嗣昌的話,聚集十省之力圍剿百萬流寇的十面之網只要浩浩蕩蕩的運轉開,那便是一個巨大的磨盤,大明所剩不多的財力、人力都會被消磨殆盡,原本孱弱的國運更加岌岌可危。
這不是在殺敵,而是在自殺。
徭役和賦稅會將原本日子就過得艱難的百姓逼反,屆時這百萬流寇不單單無法剿滅,反而會創造出更多流寇,越剿越多。
“還真是惡毒,那王堿呢?”
“為君者若是別人說什么你就信什么,那豈不是蠢驢笨豬?”
朱由檢有些無奈,不過他已經習慣了,老皇爺罵人的時候那可真的是什么話都有,甚至罵的起勁的時候還時不時把自己卷進去,相比之下一陽真人還算是比較溫婉的一類。
“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為了兵部尚書一職而來,楊嗣昌這幾條計策乃是飲鴆止渴,至于這王堿是否真有統兵之才,你可以調閱一下兵部往年的兵報。
一個真的有能力的大將是從千百場的廝殺里活下來的,絕不了能是憑空出現。而且邊軍殺良冒公的事情,歷朝歷代都屢見不鮮,自己留個心眼。”
“如此說來,這兩個人都不是兵部尚書最好的人選了,可我若是執意選擇孫承宗,一來孫承宗自己不一定同意,其次周延儒和溫體仁也會大家反對?!?
“事在人為,利益交換是帝王術中很重要的一環,就看你準備用什么來換了?!?
此時王承恩一路小跑的走來。
“主子爺,奴婢查到了。”
“查到什么了?”朱由檢問道。
“奴婢查到了孫承宗孫督師進京以后見得第一個人?!?
“什么人?”
孫承宗千里而來第一個要見的人自然是對他最重要的,因此朱由檢才對這個人非常關心。
“是...是....主子爺,您不會生氣吧?”
“這有什么好生氣的,快說?!?
“孫督師回京第一站就去了熙春樓,見了一個叫香扇墜的妓子。”
王承恩說完小心翼翼的看著皇上的反應,而朱由檢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自己言辭懇切的寫下親筆信請他回京,可他返京以后不知道首先面圣,反而去了妓院,第二個見的人才是他,這怎么能不讓朱由檢惱怒。
手里的茶杯就要摔下去時,朱由檢突然收斂起了自己的脾氣。
這是系統為自己挑選的中興名臣,怎么可能會是貪圖享樂之輩,而且這孫承宗兩次辭去告官顯然對地位也沒有太大的追求。
這樣的人前往熙春樓,未必是他想的那樣,而且孫承宗自己也說過,見得是一位故人遺孀。
朱由檢將杯中茶水飲盡,然后將茶盞放回了桌子上。
“王承恩....”
王承恩本來以為皇帝要動雷霆之怒,可這股怒氣瞬間消散,這樣的變化讓他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以至于朱由檢呼喊他都有些走神。
“王承恩?”朱由檢又拔高了一些聲調。
“主子爺,奴婢在!”
“陪朕出一趟宮,帶上銀兩?!?
熙春樓是一處銷金窟,同樣是溫柔鄉,若是趕上盛世清明還好,但眼下大明搖搖欲墜,朱由檢去過之后就已經決定不在前去,可現如今不得不去第二次了。
朱由檢很清楚,孫承宗這個人才高八斗文武雙全,但同樣傲氣的很,表面上對自己很恭敬,實則早就把他當成了昏君心里根本看不起。
能讓孫承宗如此重視的妓子,朱由檢心中好奇這香扇墜到底是何人。
上一次來到熙春樓時,這里的龜奴不開眼,不過這一次倒是沒有在遇上這種讓人糟心的事情。
官轎依然來往如梭,裝飾依然奢華無比,被吳孟明砸壞的門也已經恢復如初。
朱由檢進入熙春樓后,一個龜奴急忙跑到了樓上,妥娘就站在一個角落里偷偷觀察著朱由檢。
“你確定就是他?”
“我看的很真,上次就是得罪了他所以吳孟明才砸了咱們的門子和招牌。”
報復?妥娘連這樣的念頭都沒有,連錦衣衛指揮使都要巴結的人,她除了好吃好喝的把這位大爺招呼好,旁的心思一點都不敢有。
“讓橫波姑娘準備準備接客?!?
妥娘心里也存了要與朱由檢結交一下的心思。
“兩位大爺您這邊來,橫波姑娘正在等您?!饼斉c頭哈腰的賠著笑臉。
“你認識我?”
朱由檢心里有些打鼓,他畢竟是皇上,身份不一樣,出入這樣的場所一定會引來不少麻煩。
大明這些御史和狗一樣,不單單咬壞人,也咬好人,甚至時不時的還會咬主人!
“不認識,但是吳指揮使交代過不讓小的多打聽,若是在看到您好生招待就是?!?
“頭前帶路吧?!?
在路過其他院的時候,依然能聽到各種荒唐的聲音,日日如此月月如此,不過哪位滿頭白發喜歡裝女人的禮部尚書今天并不在。
來到了顧橫波居住的小院,王承恩守在了門口一處隱蔽的地方,畢竟他的身份同樣不一般,被人認出來很容易牽連到皇上身上。
朱由檢剛進入閨房,妥娘就端著木盤,上面擺著酒水糕點走了過來。
能做熙春樓的老媽子自然也有幾分姿色,雖然已經年過三旬可正是韻味最濃的時候,一步一扭腰身,加上驕傲挺立的兩團,看起來就風情萬種。
王承恩都不由得多看了幾眼,聽說朝廷百官和江南富商都喜歡養‘瘦馬’,七八歲的小女孩從小開始培養琴棋書畫或者其他本領,等長大以后送給達官顯貴或者供自己取樂。
這些女娃身材纖細苗條又正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因此被稱為瘦馬。
在王承恩看來,瘦馬哪里能比妥娘這樣的人有味道。
沒有了男人根無所謂,皇宮里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丫鬟太監結個對食夫妻的多得是,但如果連欲望都沒了,那才不叫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