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星象
夜深人靜
星光滿天
初春時期的山村還有著清冷寒意
而小山頭的高處卻站著一人,只穿棉衣內襯、布衣外袍,身材修長壯碩,眼中光芒內斂、精神奕奕,正專注地望著滿天星斗。
石桌簡單鐵架上的陶壺,燒滾漫著輕煙也不在意,嘴上倒是念念有詞:「虛、危宿閃爍但略黯淡,斗宿明亮有光,軫、翼宿閃爍不定,畢、昴星辰昏暗,不過都各有星辰近期亮了些,紫微垣仍舊漫著一股黑氣不散…」。
望著任誰來看,都只是看到閃閃爍爍的滿天星辰,這人嘴里卻是斷斷續續地念念有詞,看了半天,最后吐出一聲嘆息:「唉!天象天意,天意何可測啊!」
這人嘆息一聲后,終于轉頭看向旁邊的陶壺,倒掉石桌上茶壺內的涼水,再度倒入滾水,醒些息茶葉、飲了杯熱茶,卻仍時時望著星辰天文。
這兩個月來,只要是星光燦爛的夜晚,此人都會來這小山頭夜觀星象;在其不同一般人記性的大腦中,已記下了這兩個月來,三垣二十八宿各星辰的星光亮度、云氣、掩映等等圖像,一一幅幅的圖像,按時間、按空間迭迭交錯記錄著,甚至星光亮度微差百分之一,都能分辨出來。
此時正心里默默思考著,歸隱前各地動亂紛起,以白蓮教的紅巾軍勢力最盛,不過大多是些盜賊土匪,自從大元朝取得了大蒙古帝國的宗主地位,周邊各國皆已歸附,使大元帝國早不事征伐,反好宮廷內斗,軍隊久未歷戰,加以朝綱敗壞、民心思變,以致于將不思防、兵無力戰。
面對迎面殺來的紅巾軍,守城兵將見風不降即逃,讓這群所謂「揭竿起義」的盜匪,有機可稱,燒殺擄掠四處攻竄,反而更民不聊生。
然而,此類烏合之眾,只要有不錯的將領、軍令嚴明的軍隊,很容易就能掃蕩鏟除。
這幾年來只關注防犯浙江沿海的方國珍勢力,讓鄉里可以安居樂業;不過,近些日子以來,請帖屢至,也許中原大勢已然丕變,不再僅是不顧百姓、只求近利的起義軍,而是豪杰群起、求賢若渴。
照這天文星象所示,紫微垣的黑氣漸濃,元帝大概更荒淫無道,元祚將近。各方宿垣主星明亮,各地各有應運的豪杰出頭,想必中原與南方各地勢力,已經又重新劃分了。
先前劉福通與韓林兒的大宋朝盤據豫潁一帶,徐壽輝的天完朝占據湖廣、江西,據說他的部將明玉珍已搶入蜀地;而據有淮東沿海之地的大周國,張士誠也攻下平江;最意外的是先前沒沒無聞、也沒稱王稱帝的朱元璋,據有形勢重地集慶后,陸續攻下了江浙之間各路;而過去自己曾經協助過的處州石抹宜孫等人,已兵敗捐軀…。
今年已是至正二十(公元1360)年,自己年也五十了,現今大元皇帝剛繼位時,頗能尊師重道,尤其自從殺了權臣伯顏后,親政革新,一時有中興之主的態勢,也是我過去愿意為元朝效力的主因,至少盡一己之力,讓鄉民足以安身立命。
然而,不久之后,元帝便昵比群小,信奉淫僧,肆意荒嬉,萬機怠廢,宮庭褻狎;于是悍妻干外政之柄,驕子生內禪之心,奸相肆蠹國之謀,強藩成跋扈之勢,賞罰不公,朝綱敗壞,水旱頻仍,盜賊滋起。
改朝換代已是遲早的事,不值得再為其效力,也無法在其統治下,去解民間百姓疾苦。
然天下各地動亂紛紛、黎民死孚饑荒處處,而自己一身的文韜武略,將就如此默默于青田嗎?
連讓「生民立命」都無法做到的話,自己有何面目夸談身為儒家、儒士。
唉!現今最欠缺的是對各勢力的掌握,沒有各地局勢的情報。
大概就是所謂的「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然而擇主錯了,不僅無法消彌兵燹、解百姓疾苦,甚至身死志消,連反悔的機會也沒啊!
此人正是元朝至正年間(1340~),在江浙一帶饒有名氣的劉基,大家比較知道的名字是,劉伯溫。
自從于至正十七(1357)年歸隱青田老家,在官方無能、民不聊生、盜賊群起的環境下,也就聚集壯丁、維護鄉里,寫寫詩文、抒發意志,平平淡淡地過了三年。
只是近些日子以來,青田山村外,也出現一些外人,各方豪杰紛紛提禮送帖而來,又激起劉基一股為生民立命的熱情,才會來夜觀星象,盤算著中原局勢,心念著天下蒼生。
夜正深,看完了天文星象的劉基,寞寞走下小山頭;回到宅內,望著桌上的一堆請帖,又是嘆息一聲:「這中原局勢?唉呀!極度缺乏情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