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二(1362)年,四月初
金華城
已晉升為浙東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的朱文忠,此時見了郎中胡深派遣來的快馬傳令,得知希望帶走苗將吳得真,向處州城的苗將李佑之等人招降。
朱文忠知道事情原由后,便命院判張斌,率領(lǐng)所屬及吳得真,一起趕赴處州城,協(xié)助平章邵榮平亂。
原來,當(dāng)日李福在東門口被七玄弩擊斃后,其所屬軍隊部分逃往前方,投靠蔣英部隊,部分則四處奔散,而其屬下千戶吳得真的部隊,大致上仍齊全,已再重整好隊伍。
吳得真心想,若隨蔣英前去投奔張士誠,曾經(jīng)已投降的將領(lǐng),再次又降于他人,降而又降,這前途也是堪憂,可是留下來,難保也是死路一條,正憂愁難以決斷。
先前被蔣英脅迫聽從的行樞密院判張斌,聽聞劉震等三苗將棄城逃走,此時也來到了東門一看究竟。
只見東門處僅剩吳得真部隊,不見劉震、蔣英與李福等人,且呈兵荒馬亂景況。
便問道:「吳千戶,此處是如何情況?」
吳得真便大概說明了當(dāng)時發(fā)生的情事,與自己的處境。也指著不遠處,尚仍躺在地上、還未處置的李福尸體。
張斌大喜,道:「原來大軍將至,所以劉震、蔣英急著逃走,而這李福看來是被強弩所斃,之后再來追查。你先隨我重整亂兵,安置百姓,撫平動亂,等同僉朱文忠的大軍進城,我張斌定保你不死?!?
吳得真本就沒什么主意,一聽也覺得是個機會,于是帶兵隨張斌安撫城內(nèi)百姓與亂兵。元帥何世明率大軍進城后,得知王愷為吳得真所害,本來要殺他。
張斌確實極力開脫,說:「殺一個吳得真,則投降者都會害怕,之后沒人敢再投降了,主公先前即有明令;何況叛亂也非吳得真帶頭,非他本意,且城亂時,更幫忙安撫百姓、整編叛軍,算是有功?!?
于是,何世明暫不論罪,聽候朱文忠處置。
………
處州城外
胡深當(dāng)日回來后,便將劉基的計策告知邵榮,說到四月初四己卯日,可率大軍攻城等等交代事項。
邵榮聽后,道:「伯溫先生確實如此交代?」
胡深回道:「回平章大人,先生確實說初四那天,大軍進攻東門,精銳偷襲東北方,再派伏兵埋伏于西南,叛亂可平?!?
又說:「另外,屬下在路上,也已派傳令快馬前去金華城,帶來叛將李福的屬下千戶吳得真,來告諭叛軍已無外援?!?
邵榮心想,帶來吳得真方法不錯,先前路過金華城時,比較匆忙,朱文忠也忙于張士誠那邊,未詳細討論處州平亂事宜。原來,還有個苗將吳得真在,確實可以勸降,即便勸降不成也可擾亂軍心。
但是這攻城計策?就覺得有些莫名其妙,自己率領(lǐng)五萬大軍,也攻打幾天了,城內(nèi)確實是防守嚴密,有些難啃。不過,叛軍再如何抵抗也無用,外無援軍、糧秣終盡,處州城池早晚會攻陷的。
只是說在初四當(dāng)天攻城如何如何…,邵榮想了想,據(jù)說這劉基是個奇人,就姑且信之吧!于是道:「既然伯溫先生如此交代,那就依計行事?!?
胡深回道:「是!平章大人。」
………
四月初四,處州城內(nèi)
李佑之與賀仁得兩人雖是苗軍驍將,但近日來也焦頭爛額,要處理軍政、民政,還疲于防守,這些朱元璋的舊部,雖然與他們兩人也熟悉,但還是得事事瞧過才安心。
不過,兩人都相信,在金華城的同伙,劉震、蔣英與李福等人,也一樣在與朱元璋軍攻伐中。
況且,聽說他們還有七玄弩此等利器,攻守皆銳的利器,相信不久后,就可以揮軍來支援了。
沒想到,還不到傍晚時間,巡城的兩人,就看到城外遠處,來了個熟人:吳得真。
兩人對望了眼,這吳得真不是李福的手下千戶嗎!怎么此時人在此處?
一時,兩人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驚慌!難道,金華城那邊已陷落?
此時,吳得真在城下大喊:「李元帥、賀元帥,卑職是李福元帥屬下的千戶吳得真,您們認識的?!?
接著又說:「李福元帥已身死在金華城,劉震元帥與蔣英元帥也已逃往杭州,投降于張士誠,處州城已經(jīng)沒有外援了,兩位元帥也盡早放下武器,歸降于平章大人吧!」
城墻上原就有苗兵巡邏,此時更站滿苗兵苗將,一聽到已經(jīng)沒了外援,而城外卻有幾萬大軍,日日攻城,這還能撐多久??!一時之間軍心都有些動搖。
賀仁得心中也開始擔(dān)心,李佑之則大喊:「吳得真,你不知恥,叛了又復(fù)降,還在此謠言惑眾,再不閉口,我當(dāng)場將你射殺。」嚇得吳得真趕緊躲往后面去。
胡深也大聲喊道:「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你們看,吳得真先前在金華城背叛了胡參政,背叛了主公,只要放下武器,真心悔過投降,平章大人一定會從寬發(fā)落的,守城的眾弟兄們,你們不要再無謂堅持了,趕快投降吧!」
李佑之大喊:「住口!」「給我射箭?!拐f著也拿起弓箭往城下敵陣射去。
剛才吳得真站得比較近,可以射到,不過早就退回了,一波箭雨射下,未射到任何人,只是警告意思而已。
胡深等人知道目的已達成,便退回到陣營里去。
晚上
李佑之與賀仁得兩人擔(dān)心軍心可能有所動搖,所以輪流夜巡。而苗兵軍士確實受到下午吳得真的喊話影響,都想著沒了外援,城破已是必然,這該當(dāng)如何?兵卒戰(zhàn)意陡降。
突然東門傳來號角聲,以及戰(zhàn)鼓急催的陣陣鼓聲,李佑之趕忙帶兵趕赴東門城墻上防守。賀仁得在官衙里聽到動靜后,也急忙披甲上馬前來。
眾人沒注意到東北邊城墻上也冒起了短暫的火光,以及稀落的喊殺聲,只注意到東門的戰(zhàn)鼓聲、號角聲,以及兩軍攻伐的叫喊聲。沒多久東門之內(nèi),突然也傳出一陣喊殺,不久城門卻由里面打開來。
此時賀仁得快馬剛來到東門前,已見大批邵榮軍一擁而入,知道已來不及了,趕緊回馬掉頭而走,急往西門而去。
而在城墻上防守的李佑之,看見城門已陷落,知道事已不可違,大嘆一聲,道:「弟兄們,是元帥我對不住你們,你們不用再戰(zhàn)了,各自去吧!」說完,拿刀自刎而死。
眾兵士看了,有的哭喊,有的逃命,此時邵榮大軍已進城,大喊放下武器投降,并開始搜捕不降的叛軍。
而急著逃命的賀仁得等逃兵,也被埋伏于西南邊的伏兵所逮獲,難逃一死。處州亂事終于如劉基所言,在四月己卯日平定。
邵榮此次快速平定處州之亂,又累積了不少戰(zhàn)功。
………
洪都府
由于朱元璋大軍入洪都府后,特意免除陳友諒加征的稅負、軍需,放出陳友諒過去所養(yǎng)在宮苑的鹿,對體恤百姓大作文章,所以百姓還感念在心。
怎么才沒幾日,已投降的祝宗與康泰馬上又叛變,還殺了知府葉琛等人,無法得到城內(nèi)軍民的認同,除了所屬親兵外,本就軍心不穩(wěn)。
而朱元璋聞訊后,馬上調(diào)派附近的徐達大軍圍攻,不久城破,祝宗逃走后被捕而死,康泰則解送建康,短暫的叛亂,終于也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