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關云長大意失荊州
本書將以蜀國視角來分析本書主人公,魏延。而我們在介紹和分析魏延這個蜀漢大將之前,不得不提蜀國的歷史順序,首先在劉備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稱漢中王,建安二十六年221年4月劉備稱帝,改元章武元年。
劉備即漢昭烈帝,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后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后,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后進取益州。于章武元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章武三年,劉備病逝于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而直接導致夷陵之戰的導火索就不得不提我們敬重的關二爺,關羽關云長,關羽是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影響力一直影響至今,其忠義更為人們津津樂道。從關云長的赫赫戰功中我們不乏看出關羽確實是一名三國時期的有名武將,而三國時期,關羽作為荊州督,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式稱帝,劉備從荊州出發取得了益州,漢中,荊州部分區域,并領荊州牧,益州牧兩州最高行政長官。而與此同時,關羽在荊州發動了攻打襄樊的戰役,擒于禁,斬龐德。最終在東吳集團呂蒙的部署中,敗走麥城。首先就是曹魏這邊,參與了這次事件的,有曹操,司馬懿,曹仁等人,小編只羅列其中的一部分,而東吳這邊也有孫權,陸遜,呂蒙,潘璋和馬忠等人,蜀漢也有,幾個臨陣倒戈的將領,麋芳、士仁等人,所以這關羽的死,好像全世界都是儈子手啊,其實我們也不妨仔細的分析,這件事情的起因,起因是因為曹魏政權擔心關羽打到了漢獻帝這里,所以才出的一個計謀,所以曹魏才是第一計劃人,而東吳本就和蜀漢是有結盟的,這一次竟然在背后結合曹魏一起搞偷襲,這件事情也是讓人看得有點點很氣憤啊,有的人說是關羽得罪的人太多了,這孫權得罪了,這呂蒙得罪了,這自己的部下也得罪了,其實就是自己太狂妄了,所以東吳做了儈子手,蜀漢自己何嘗又不是添油加了醋,所以這一次關羽可以說是非死不可了。
最后還有一個爭論,那就是到底是孫權下令砍的關羽的頭,還是呂蒙自己私下做主砍的這是一個問題,話說呂蒙非常的恨關羽啊,也有人說是潘璋砍的關羽頭,也有說是呂蒙,但是到底是誰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關羽這一生已經夠了,三國結合了多少勢力才殺了他,直到現如今關羽在民間的各種被神化,其實也不差了。
不論哪方面的原因,當時的三國時期不論出自為弟報仇言論,劉備借此機會發動夷陵戰役,是在政治形態上的延續也是軍事斗爭中的必要性,足以說明荊州對劉備可以說是萬萬失不得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劉備永遠得不到荊州,而關羽的仇恰恰是蜀國時期滅亡的導火索,為什么這樣說?請看下期,夷陵之戰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