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魏延傳之子午谷奇謀

子午谷奇謀上期已經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本期重點來分析子午谷奇謀的詳細情況。

那么首先我們來說一個人,夏侯楙,那他是什么人呢?夏侯楙是夏侯惇的兒子,同時也是曹操的女婿,但是歷史記載該人并非將才。如果我們北伐曹魏,那奪取長安易如反掌啊!但是大家要知道,從漢中奔赴西安并不是一天一夜就能到達,況且數十萬大軍北伐,風險性太高。如果派一支精銳奇襲長安我認為成功率非常的高,但是攻速到了,下一步就是守的問題,怎么守?長安即便你殺了夏侯楙,以及中央,但是他的部隊怎么辦?以你千人之力去收編萬人之上,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諸葛亮沒有采納。

因為沒有采納這條奇謀,史書里是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的“魏略”:

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比東方相合聚。”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諸葛亮以為,但是歷史沒有以為,不如走大道取其他縣城,然后圍城討伐方為良策。

那么夏侯楙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歷史對他的評價是懦弱無謀。一個懦弱無謀的人就因為是夏侯惇之子,曹操女婿就把長安太守職位這么重要的位置交給這個人來把守?曹操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唯才是舉,不可能因為他是夏侯惇之子,還是自己的女婿,但是懦弱無謀就交給他的。所以這點我也是不贊同的,但是我們的主人公并不是他。而是魏延建議諸葛亮的時候是希望諸葛亮給他派部隊,諸葛亮沒同意,所以魏延證實了我的推論,有權無實,心中郁悶,不敢造次。

就是說魏延覺得諸葛亮是個他佩服的人,但是論打仗,論用兵,他是不服諸葛亮的。或者說因為諸葛亮軍政全攬,用魏延之時,這將軍,那將軍,統帥多少萬兵馬。

不用魏延之時也就這樣,榮譽給你了,你就安生的聽從安排即可。

但是魏延又是一個悍將,帥才,有勇有謀之人豈容自己貪圖子虛榮譽而沾沾自喜的?而這也說明魏延是一心為蜀,也不枉劉備寵信,堅持劉備理念。討伐曹魏是魏延一生所追求的。

而諸葛亮又也因此指出諸葛亮用兵只知“以正合”,不知“以奇勝”,謹慎,以至錯過了時機。

這句話又有兩種說法了:

1、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這種奇計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陳壽是有“良史”之稱的,他寫史選材相當嚴謹,非真實可靠者,決然不予采用,因而在史料的真實性和可信度上,肯定會超過司馬遷和后來的裴松之。像魏延向諸葛亮建議兵出子午谷一事,他就在《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里未予照錄,卻是這樣表述的:“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長謂亮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這與“魏略”的表述,雖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有差別的。有差別就有文章可做,就有疑點。

首先,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一定是毋庸置疑的。這點沒有錯,其次魏延一直都沒有得到諸葛亮的重用,以至于魏延經常感慨自己大丈夫卻無用武之地。這也造成了魏延謀反成立的重要依據。

2、退一步講,我們百分之百相信魏延確實向諸葛亮提議過兵出子午谷,我想說的是,難道諸葛亮就想不到這條計策嗎?諸葛亮年僅26歲,還在隆中高臥的時候,就有“隆中決策”,其中就有“兩路進攻”曹魏的謀略:“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這一謀略與一出子午谷、一出斜谷之計相比,不是要大氣,也更保險得多么?另外,諸葛亮固然謹慎,但并非無能無謀,他是一個思慮精密、部署嚴謹的人,是不可能想不到這一條幾乎連外星人都可以想得到的計謀的。因為那個地方,發生過距三國也才三四百年的漢高祖故事,即韓信故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故事是會使正處于戰爭狀態雙方的大多數將領都會聯想到的。既然想得到卻并不采用,正是因為這條計策勝算極低,風險極大,危險系數極大。

我個人認為這個計劃風險極大但收益也極高,是個典型的博膽策略。企圖用五千精兵突襲長安,進而一舉鯨吞整個關中,達成“還于舊都”之愿,可謂極有氣魄,極為冒險。魏延奇襲子午谷軍事計劃的可行性。

公元228年,蜀軍在經過多年的準備之后,計劃向魏國發動大舉進攻,以完成劉備的遺愿:北滅曹賊,光復漢室!

這時在蜀軍的參謀本部里,有兩個軍事計劃:

一個是諸葛亮的計劃: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軍主力于關中地區,大軍安從坦道,攻取隴右,切斷魏關中與河西地區的聯系,為進一步攻取關中和河西打下基礎。這個比較保險。

另一個就是魏延的偷襲關中計劃。歷史上諸葛亮最終是采取了自己的第一個計劃,結果是雖然經過5次北伐(如果包括后來姜維的就更多了),但收效甚微,姜維的那更是賺的少賠得多。

那么,我們就想知道,魏延的計劃是怎樣的呢?如果采取的是魏延計劃,歷史會改變嗎?

會改變,而是可以肯定的是蜀國不會最早滅亡,并且在得到了奇襲的戰略優勢上,軍事優勢伴隨戰略優勢是優勢上的優勢。甚至會動搖曹魏之基,那么司馬家也許會加快取締曹魏,甚至不取締曹魏,看著你自生自滅。轉而將目光盯在蜀國頭上,那倒戈蜀國最后再找機會建立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但是請不要忘記我說的,可行性高,但是非良策。就算你攻打長安成功,是需要站穩腳跟的,而曹魏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可能等你站穩腳跟再來打你嗎?甚至會以圍城之勢困住蜀軍,那結局就是沒有后面的北伐了。所以并非魏延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也非諸葛亮所謂用兵只知“以正合”,不知“以奇勝”,謹慎,以至錯過了時機。

這條推翻了,那么魏延此時的心態又會發生什么轉變呢?所謂的謀反當真是取而代之成為蜀國皇帝?還是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請看下期:腦后反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谢通门县| 定襄县| 外汇| 武强县| 洛扎县| 固始县| 凤台县| 利辛县| 靖宇县| 清镇市| 蒲江县| 寻乌县| 彝良县| 满城县| 会同县| 绥中县| 商丘市| 博湖县| 泰和县| 邛崃市| 滨海县| 临湘市| 城步| 金山区| 周宁县| 宾阳县| 丰原市| 互助| 松滋市| 台安县| 安吉县| 云浮市| 台山市| 丰都县| 江北区| 巫溪县| 灵宝市| 博兴县| 新密市|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