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魏延傳之野心的形成

我們試圖站在魏延的視角去看待蜀國和他的主公以及管理層,不難發現魏延的關系線非常有意思,其實魏延具體投靠劉備的時間,史書沒有記載,魏延的記載是從公元211年隨劉備入川后才開始的,在此之前,肯定是投靠劉備了,劉備是在公元201年投靠劉表之后來到荊州的,最早是被劉表安排在新野駐守,而魏延的家鄉就是新野縣隔壁的義陽縣,因此魏延很有可能是劉備駐扎在新野期間招的兵。那么一個碌碌無為的小將最終首先得到了劉備的肯定,魏延作戰勇猛,敢打敢沖,所以劉備把魏延放在前線沖鋒,因為這是魏延的長處。所以在劉備在世的時候,魏延可以稱的上風生水起。在關羽大敗后,劉備借此機會蕩平東吳,雖然有報仇的意思,但是主要還是取得荊州的主導權力。劉備是一個野心家,政治家,這個在前篇已經講過了。那劉備攻打哪里,魏延就打到哪里。可以說對劉備是言聽計從,因為劉備中意魏延。而劉備中意魏延,卻恰恰是魏延政治舞臺上的一個大大的障礙。

我們現在都會說,槍打出頭鳥,我們都說趙云是常勝將軍,只不過是在三國演義中美化了趙云的個人魅力。其實就是劉備的警衛隊隊長,但是也兼任很多要務,劉備入川前,任命趙云為留營司馬,所謂的留營司馬是一個很重要的官職,是指主將外出后,在后方負責留守的大將,并且負責軍事和治安。

而魏延隨劉備參與了與劉璋的益州之戰和與曹操的漢中之戰,魏延在這兩戰中具體立了什么戰功,史書沒有記載,但是,自漢中之戰結束后,劉備就破格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要知道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劉備會任命張飛擔任此官職,劉備卻給了魏延,在劉備心目中,魏延的地位與張飛不相上下了,這就是破格提拔。

再說了,漢中是益州的北邊門戶,如果說益州有危險,那危險一定是來自北方,而漢中就是抵御北方威脅的第一道關口,劉備把這么重要的官職交給了魏延,算是對魏延的絕對信任,當時關羽鎮守荊州,荊州是前線,張飛鎮守閬中,閬中算是二線,在漢中的南邊,趙云鎮守江州,同樣算二線,而魏延鎮守漢中,漢中可是前線。

由此可見,魏延當時在蜀漢的作用與關羽類似,比趙云和張飛稍為重要,這是從地位上看的,如果從官職上看,魏延的鎮遠將軍與趙云的翊軍將軍都是雜號將軍,官職是一樣的。

前面我們同時也介紹和分析了魏延雖然有許多名號,職務,但是在劉備死后,諸葛亮獨攬大權。收回了這些兵權,政權。類似于把權利關在籠子里,史書記載諸葛亮事無巨細,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可謂也對得起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而這邊的魏延并沒有把諸葛亮的這種責任感佩服到位,也沒有從諸葛亮的角度去出發體諒諸葛亮作為一個丞相,并且是托孤老臣去看待問題。我們知道諸葛亮是偏向于法家的,類似秦朝時期的商鞅。當時的蜀國是三個集團,劉備集團,東州集團(劉璋的舊部)還有本土的益州集團,三方勢力犬牙交錯。

而不論哪方勢力,諸葛亮以法治國,以法平民心。這也是其他集團對諸葛亮畏懼的重要因素,從揮淚斬馬謖就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確確實實的在執行法家治國。但是法不等于我們現在的法律,在當時的豐封建王朝統治階級下。法家的存在是服務統治者的,而不是服務人民的。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一心為民,而得罪了統治者。談何以法治國,所以只有得到了統治者的青睞。給予你足夠的權利,你才可以用這些權利去治理國家。

而魏延有沒有政治頭腦,一定是有。但是他的政治延續形態是依存軍事形態領域來進行架構的。所以他是一個戰略家,戰略意識大于政治意識。況且一個實打實從底部一馬平川的步步青云最后到了蜀國的次帥,又怎么會因為諸葛亮之死,而諸葛亮說馬上回撤這個所有部隊。這是不科學的,前線部隊打到了交戰區,十幾萬大軍說撤退就撤退。而且是因為諸葛亮的死才要求撤退?

所以我個人認為,有可疑成分。首先魏延先得到就劉備的信任然后漫步青云,而諸葛亮在劉備死后接管蜀國大權。已經5出北伐了,那到底是不是諸葛亮要求的呢?我覺得不會。因為這個時候的諸葛亮要么就是已經重度昏迷,不省人事。

要么就是交代蜀國政權交替,而并沒有打算停止北伐。如果說真的像人們說的諸葛亮說我要死了,你們沒有機會成功了。趕緊帶著部隊回蜀國去,先安頓好再說。那姜維為什么繼續北伐呢?他不應該聽從丞相的,休養生息。

所以我認為諸葛亮并沒有要求停止北伐,而作為交戰區總指揮的魏延怎么可能去給別人斷后呢?大部分都撤了,魏延可以繼續攻打指揮前線部隊。哪怕拖延時間也是說的通的,這么快就要求魏延斷后,這種說法不可靠。

所以我認為陳壽在《三國志》里關于魏延斷后,如不聽言,自取之。就是說諸葛亮算準了魏延可能不聽話,不聽話就不聽話吧,隨便他。這也有可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正打仗呢。怎么撤?這些都是需要時間部署的。不可能一聲令下,大家都撤退了。那樣只會遭遇更大的損失。

所以我認為諸葛亮沒有對魏延下達撤退斷后的指令,恰恰下達了如攻破,則繼續北伐的可能。如攻不破我們再回來也可以。

所以歷史給我們迷了眼睛,只是重點把魏延和楊儀的矛盾突出出來。而且這里有一點也很可疑,魏延快兵回報劉禪說楊儀謀反,而楊儀帶部隊回蜀國很多路橋都被魏延破壞了,所以也派人稟報劉禪說魏延謀反。

我個人梳理出的關系線應該是魏延堅持北伐,而不撤。楊儀以丞相之命伺機報復魏延,而魏延在知道諸葛亮死后,自己獨攬軍事大權的情況并不買楊儀的賬。所以造成了魏延謀反的假象!所以是楊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以便取代諸葛亮丞相位置。而魏延恰恰是楊儀的心腹大患,也知道諸葛亮死后,魏延一定不會把他放在心上。各種情緒釀成楊儀謀害魏延的想法,而同時姜維馬岱這些人也對魏延有忌憚的。所以魏延莫名其妙或者說因自己的性格造就了自己今后慘死的苦果。

而魏延我們說了,如果要謀反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個時候的魏延不論投靠誰,誰都會重視魏延,給予魏延無盡的好處來討好魏延。而魏延選擇了就在蜀國,堅持北伐。憑何說魏延謀反?有人會說那是他沒機會,魏延處處是機會,大軍隨時可以回首掏,直取成都。何來沒有機會?

所以魏延的理念和觀念就是效忠蜀國,匡扶漢室,討伐曹魏。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匡扶漢室后一定是要有天子的,當今天子肯定不可能。而唯一有資格做天子的就是劉禪。一個國王為了另一個國王而和北方最大的勢力大動干戈,既勞民,又傷財。最后打下來讓你坐?可能嗎?而這個時候的劉禪又會怎么想?劉禪有沒有意識到蜀漢內訌已經爆發了,而他真的一點思維能力都沒有嗎?他真的是一個付不起的阿斗嗎?

請看下期,劉禪與魏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方城县| 贵定县| 鲜城| 通渭县| 商洛市| 湖北省| 永寿县| 布尔津县| 娄底市| 屏东县| 安庆市| 曲阳县| 兴安盟| 安福县| 盐津县| 云和县| 运城市| 广水市| 湘潭市| 西和县| 房产| 普陀区| 海口市| 凤翔县| 尼勒克县| 天津市| 克东县| 富裕县| 无锡市| 长丰县| 南京市| 拜泉县| 嘉善县| 宁化县| 定兴县| 游戏| 漳平市| 宜川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