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心理學

心理學部分,我會涉及一些道家理論,以及臨床人格心理學、行為心理學、以及一些實際案例。在東方哲學里,一般是注重人格心理學的模糊概念,以經驗規律為主,人格在心理構建中是很重要的部分,而構建這個人格部分的,法律并不是基礎,因為法律是由上而下的,而作為人格基礎的,是由下而上的部分,通常意義上的道德。在早期西方的研究里,人們普遍認為道德是由社會適應性構成,也就是后期形成的產物,這點和我國的道德與天性相合的觀念有所沖突,而在近現代的道德研究中,這種觀點有所改變,道德有其確切的人體生理基礎,對于生命部分特性的研究中,現代科研通常借助于動物性的試驗觀察。在對于龍蝦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龍蝦是有一定的情緒影響的,龍蝦并沒有宜人性和智慧等因素的影響,其地位構建純粹依靠力量,而兩只龍蝦的爭斗中,勝利后居于統治地位的龍蝦,會昂起前身,張開雙螯。這和人類是相同的,而斗敗的龍蝦會蜷曲畏縮,顯示出失去信心的狀態,這時候有兩點和人類是相同的:在神經化學反應中,勝敗的龍蝦會顯示出血清素的起伏,而一只長期居于統治地位的龍蝦戰敗時,它的大腦會萎縮,它的統治者的大腦會消失,重新誕生出一個從屬者的大腦,之后它可以繼續正常的生活。而人體對應這點的,是人腦中海馬體的變小,相對應的,是人腦中杏仁核的變大,這兩個部分我不贅述,可以在百度科普中了解這兩個部分的具體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杏仁核在研究中發現,和自閉癥有密切關系。那么,我們要說到血清素。如果給龍蝦一支血清素,斗敗的龍蝦就會重新振作,繼續斗爭。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闡述結論吧: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基于先天的因素,這些因素中,就有人類族群的共性,包括群體性等。而群體性中,有一部分構成了我們最核心的道德觀念以及我們的等級制度。這一部分的源頭,在于人對于未知事物的反應:人在遇到突發情況,比如突然出現的物體時,會保持靜止觀察的狀態,可能當時被嚇到,但第一反應都是整個人的靜止,這是因為人被恐懼和好奇種種因素控制了,產生了復雜的情緒反應;而對于這種未知事物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在等級制度中的地位。在遠古時期,人居住在火焰附近,或者說更遠的時候,居住在樹上,在夜晚到來時,黑暗中就可能隱藏著很多恐怖、致命、未知的東西,而在現在,幾歲的孩子并不能聽懂鬼故事,或者從來沒有聽過,但是他們對黑暗的害怕都是相同的;在研究中表明,小黑猩猩對于從沒有見過的蛇,第一反應是逃遠,然后是觀察,如果突然遇到一只大蛇,黑猩猩會立刻站住不動,大叫著,仿佛在說,多么大的一條蛇如果你不去干涉,黑猩猩可以站在附近看一整天;蛇對于它們是一個強烈的刺激源:既包含對未知的恐懼,也包括其中的好奇。對于未知的情緒,人類也是一樣,而對于未知采取的行動,決定了人最初的差別,這些英雄在獲得勝利的同時,也獲得了美女,力量,財富等等,這些并不是實實在在的歷史,而是濃縮在時間里,凝煉過無數次的一條法則;人們直面未知的黑暗恐怖,可以獲得巨大的好處和成長。在龍蝦和黑猩猩,以及老鼠的實驗中,它們和人類有著很多的共性,而在于等級制度中,也依照這樣的法則。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人的具體人格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影響,而這些經歷在不斷塑造著你的海馬體,杏仁核等神經化學因素。未知,黑暗,和恐懼。就像潛伏你的世界之下的混沌之蛇,當你遭遇它時,你就成為了獵物,所以人類會出于本能的對于未知保持靜止、緊張的姿態,當這條蛇對你造成傷害時,你就會失去自己精神上的一部分,轉化為陰暗,不可控的因素,而人格心理學的臨床研究,就在于釋放這一部分被限制,扭曲的精神,讓人成為完整的人。在中哲的概念里,這樣掌控完全自我精神的人,被稱為“真人”和未知混沌的斗爭,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人們所有的畏縮,逃避,拖延都來自于這條混沌之蛇的注視和吞噬,欲望僅僅是它組成因素里一部分。我們從自古以來,遺傳在基因中的遠古時期的記憶,就承載著對于它的恐懼,而對抗這種恐懼,成為人的等級制度和道德的基石。第二塊基石在于游戲,以后我們會提到。在基因中傳承的記憶,也被稱為模因理論,把人的思想看作籠罩在一個共性網格中的一點。這一點和榮格的夢境理論非常相似,但榮格的理論更為高深,“最真實之理,潛藏于最不堪之處”這是榮格的一句話。在臨床研究中表明,人直視并去接觸自己最為討厭反感畏懼的事物,可以獲得巨大的成長和改變;因為這種接觸,解放了一部分被未知混沌占據的精神,讓人成為更完整的自我。其實各種人格心理學家的研究,都有一個基石:制造出一個能夠獨立行動的個體;而這個需要我們把自我被外界牽扯限制的一部分收歸自我,從弗洛伊德研究中,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并不是個體的問題而是家庭的問題。家庭深刻的影響著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塑造之所以很多人把個體作為精神的完全承載者,是因為這樣最簡單試想一下:你的一只胳膊和你的孩子誰更重?你的一只手和你的父母誰更重要?大多數父母是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去讓孩子生存下去的,所以個體的精神并不是簡單的構筑于他自己的身體。這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諸如理所應當的啃老和戀母情結,而弗洛伊德認為人獲得獨立性的第一步,就是要擺脫家庭對個人負面影響的束縛,家庭的負面影響,實際上是具有傳承性的。我們要取回完整的自我,首先要前往我們的世界崩塌之處,深入黑暗,就像一個勇士和地下城的故事。那么我們的第二個話題就是成功,成功需要了解正面和負面的構成,知己知彼。這里我要談到人的五大性格特質,在英國的這個研究中,心理學家們收集了可以收集到的幾乎所有形容詞,然后讓大量實驗者做出選擇,從一到十的數值中確定自我的狀態,這些選擇中包括開心,開心是一個基礎因素,還有喜歡社交等,然后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狀態的同變性,歸納出人的心理精神狀態的基礎因素。研究發現,開心的人往往喜歡社交。而難過的人同時也會擁有其他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是物以類聚的,人在擁有一種負面情緒的時候很容易同時擁有其他負面情緒,而我們擁有這些理論工具,實際上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交談中,往往有兩種交談,你說你的想法,遇到同意的人,你會高興而去和他交談,獎勵他;遇到不同意的人,你會選擇遠離,懲罰他。這是日常交流。而治愈性交流,傾向于“怎么樣”“你還好嗎”“問題嚴重嗎”“你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么”。在性格特質中,有人格的很多方面,比如宜人性,這一點女性一向高于男性,這并非社會性的原因,即使在北歐,女性一樣比男性具有宜人性,其中還有職責性,包含了人的勤奮,努力等因素。智力,主要包含創造性等。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傾向和性格,這并沒有絕對的對錯,關鍵因素在于幸運,你的性情和思想模式是否能和時代與客觀環境的條件相適應,所以人的先天人格因素,后天性格因素,是人修行自我,即使是同一個宗教或者學識,也能夠成就不同個體的原因。而這其中有一個難點,在于勤奮,勤奮是無法通過動物性研究獲取的,因為勤奮某種意義上,是犧牲目前的享受去獲取一段時間后的更大收獲,這要求個體首先擁有對時間的認識;但是我們可以知道勤勞的人會做什么,以此進行心理構建塑造和行為塑造,勤勞的人,會確立目標,制定策略,用一段時間去執行,這也是我獲取知識的一個方式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陇西县| 平凉市| 桦南县| 宝山区| 哈尔滨市| 监利县| 鸡东县| 昌都县| 琼海市| 伊宁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丹阳市| 潼南县| 沙田区| 绍兴县| 门头沟区| 宁波市| 铜陵市| 孟津县| 潞城市| 垣曲县| 屏东市| 普兰店市| 鲁山县| 江山市| 策勒县| 永胜县| 安新县| 邓州市| 城步| 上饶市| 邵武市| 体育| 盐亭县| 澄城县| 海门市| 贵溪市| 中江县| 蒲城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