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懂財務就當不好銀行與證券業經理
最新章節
- 第37章 銀行證券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高瞻遠矚決勝千里(5)
- 第36章 銀行證券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高瞻遠矚決勝千里(4)
- 第35章 銀行證券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高瞻遠矚決勝千里(3)
- 第34章 銀行證券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高瞻遠矚決勝千里(2)
- 第33章 銀行證券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高瞻遠矚決勝千里(1)
- 第32章 人力資源部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創造資源效益最大化(5)
第1章 練好入門基本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
(第一節)銀行證券業會計及其特點。
主管們害怕數字。因為很多時候,財務一說話,就有很數多數據、很多術語讓主管們聽不懂。主管們說話,財務也不懂。干脆,主管們不再和財務溝通:“小王,你就照我說的去做吧!”不懂裝懂,危害無窮。
不過,想改變這樣的狀況并不難,只要把這本書看下去,你就會發現,財務不是什么專業高深的東西,需要主管們掌握的財務知識就那么幾招,但是,首先,我們必須要把基本功練好。
銀行證券業會計是為銀行證券業的利害關系人提供決策所需的財務及其他經濟信息的信息系統,也是銀行證券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證券業會計的對象是銀行證券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資金運動,企業整體的資金運動又由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報表要素的變化所構成。銀行證券業會計具有反映、控制和參與企業管理的職能,這些職能的發揮可以切實有效地保護與其相關的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有助于銀行證券業健康發展。為了保證銀行證券業會計信息的有用性,銀行證券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和政策,配備合適的機構和人員,井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銀行證券業的基本活動包括: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提取;貸款的發放與收回;股票、債券的發行與交易;國際匯兌、信托、保險業務等。
我們將銀行證券業會計定義為:以貨幣為主要計量手段,采用獨特的會計方法(如科目設置、憑證設置、復式記賬、賬薄登記、財產清查、報表編制等),對銀行證券業的經營活動過程進行全面、系統、連續地核算和控制,為銀行證券業的利害關系人提供決策所需的財務和相關經濟信息的信息系統。現代銀行證券業會計不斷地參與企業決策,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同時自身也成為銀行證券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證券業會計核算、控制和參與企業管理的職能只是這項工作的過程與形式,其目的是規范銀行證券業的經營活動,為配置好企業資源和運用好企業資產服務,為企業實現整體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提供保障;同時,銀行證券業會計通過規范的會計核算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相關的財務及其他經濟信息,為他們做出正確決策服務,以便有效地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由銀行證券業會計的定義可以看出,銀行證券業會計是有明確目標的。銀行證券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能夠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可見,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關于一個銀行證券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有用信息是銀行證券業會計的基本目標。在我國,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比如財政、稅收、統計等政府管理機構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它們需要會計信息進行宏觀調控,并對銀行證券業的業務進行監管;處于企業外部、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投資者、債權人等,他們需要會計信息以評估銀行證券業管理當局完成受托資產管理責任的狀況;銀行證券業的管理當局,他們需要會計信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以便更好地做出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考評和獎懲,最終達到改善企業經營、提高企業效益的目標;其他與企業相關的利益集團,比如設備和用品的供應商、銀行證券業的職工和社會公眾等,他們需要會計信息以了解和評價銀行證券業的發展前景、信用狀況以及雁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西方銀行會計的目標是:向債權人和投資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滿足聯邦儲備系統、貨幣管理當局和聯邦保險公司的報告要求(這些報告要求又被稱為監管會計原則);滿足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報告要求(這一條主要針對公開交易證券的銀行):向銀行高級管理層提供對決策有用的相關信息。
銀行證券業會計包括商業銀行會計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會計。商業銀行合計、中央銀行會計和政策性銀行會計共同構成銀行會計。但是,由于中央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目標、職能、業務活動的特殊性,其會計核算也具有不同于一般商業銀行的特點,而且相對而言,中央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會計核算也比較簡單。在銀行證券業中,商業銀行的影響面寬,涉及面廣,業務量大,會計核算相對復雜。
由于銀行證券業自身業務及其資金運動的特殊性,銀行證券業會計除具有主要基于歷史成本核算、以貨幣為計量單位、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確認收入和費用、會計處理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估計和判斷等一般企業會計的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獨特之處:
1.銀行證券業會計的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社會影響大。
銀行證券業是以資金融通為主要經營業務的企業,其開展業務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與千千萬萬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發生往來,還涉及大量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資金的流通量十分巨大。銀行證券業會計搞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性。正因為如此,銀行證券業會計表現出極強的政策性特點,每個銀行證券業在從事會計工作時,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協調好相關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
2.銀行證券業會計的核算業務與其經營業務密切相聯,往往是同時進行,具有統一性。
以存款業務為例,客戶提交存款憑條,銀行職員接單審核、對審核過的憑單進行處理、傳遞和登賬的過程,既是銀行開展經營業務活動的過程,又是完成會計核算的過程,業務活動結束之時,也是會計核算工作基本完成之時。這種特點在其他行業會計核算中并不多見。
3.銀行證券業會計在核算工作中具有自己獨特的會計方法。
相當多的非金融企業在開展業務過程中,除了存在資金周轉外,還有大量的物資流動。銀行證券業則不同,其主要業務就是資金的融通,因此,在大量資金流動的同時,企業本身沒有多少物資流動。與銀行證券業的業務特點相適應,銀行證券業會計在會計科目設置、憑證編制、賬務處理程序等方面都有別于其他行業。以銀行為例,其會計科目的設置必須能夠全面反映銀行的經營業務活動,因此,科目表中有很多與存款、貸款和外匯買賣有關的科目進行明細核算時根據業務類型及其特點,分別設置甲、乙、丙、丁各種分戶賬;在核算流程方面,銀行所實行的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同時進行的“雙線核算”賬務流程體系也別具特色。
4.銀行證券業會計具有嚴密的內部監控機制。
金融穩定和金融健康對經濟穩定、經濟健康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銀行證券業會計工作及其會計信息的質量,對金融企業自身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影響,而且銀行證券業擁有大量貨幣資金,流動性極強,容易發生舞弊事件。針對銀行證券業的特點,其會計體系的設計特別注重內部監控機制的問題。比如銀行會計工作中要求錢、賬分管;賬、表、憑證換人復核;賬折見面,當日記賬,當日結賬;現金收入先收款后記賬,現金付出先記賬后付款,轉賬業務先記付后記收,代收他行票據先收妥再進賬:內外對賬,雙線核算,雙線核對等。這些都是為了保證會計工作準確無誤而采取的內部監控制度。
(第二節)銀行證券業會計的對象及其要素。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宰牛的動作嫻熟、協調,以至于梁惠王看他宰牛就像看跳舞一樣優美,拍手叫好。三下五除二,就把一頭牛大解八塊兒了。他就,技術好的感冒每年換一把九,用刀搳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換一把刀,用刀砍斷骨頭。而他用了19年的刀,宰了幾千頭的牛,刀刃鋒利得就像剛磨出來的一樣。他能做到用很薄的刀刃插入筋骨的空隙處,而碰不到骨頭,所以刀永遠都不會用壞,牛也宰得比別人快。
我們的每一位主管都是用刀的人,用刀之人一方面要熟悉刀法,另一方面還要明白刀砍在哪里最有效,出刀快、準、狠、穩,一刀見血,砍成本如庖丁解牛,所以,你還要大致掌握企業的財務脈絡。如果把你的企業比作一頭牛,那么,我們企業會計的對象及其要素就是牛的筋脈關節,一定要了然于胸。
會計對象是會計反映和控制的內容、企業會計的對象就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一般地,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進行,企業的資金運動隨之發生,在企業中具體表現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增減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資金運動反復發生,表現為資金周轉。
銀行證券業會計的對象就是銀行證券業的業務活動背后的資金運動。伴隨銀行證券業存款、貸款、中間業務等活動的發生,其資金也不斷發生變化,具體表現為銀行證券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變動,這些變動周而復始地發生,形成了銀行證券業的資金周轉。銀行證券業的資金運動和資金周轉共同構成銀行證券業會計的對象。
會計要素,實質上是會計報表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分類。會計要素是構成會計報表的基本因家,是會計報表的大類項目。根據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銀行證券業會計制度》相關規定,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利潤六個項目。
1.資產。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銀行證券業的資產按流動性進行分類,主要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從事存貸款業務的銀行證券業,還應按發放貸款的期限將各項貸款劃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內(含1年)或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被耗用的資產。銀行證券業的流動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存放款項、拆放同業、貼現、應收利息、應收勝利、應收保費、應收分保款、應收信托手續費、存出保證金、自營證券、清算備付金、代發行證券、代兌付債券、買入返售證券、短期投資、短期貸款等。
銀行證券業的長期投資,是指除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投資、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
銀行證券業的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過1年;單位價值較高。
銀行證券業的無形資產,是指為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且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比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
銀行證券業的其他資產,是指除上述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如長期待攤費用、存出資本保證金、抵債資產、應收席位費等。
此外,不少銀行證券業擁有大量的“中長期貸款”資產。銀行證券業的所有資產是其從事經營活動的基礎,是企業實現贏利、創造未來收益的源泉,是企業對外承擔經濟責任的保障。
2.負債。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銀行證券業的負債按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憤、應付債券、長期準備金和其他長期負債等。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1年(含1年)或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銀行證券業的流動負債,主要包括活期存款、1年(含1年)以下的定期存款、向中央銀行借款、票據融資、同業存款、同業拆入、應付利息、應付傭金、應付手續費、預收保費、應付分保款、預收分保賠款、應付保戶紅利、存入保證金、未決賠款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存入分保準備金、質押借款、代買賣證券款、代發行證券款、代兌付債券款、賣出回購證券款、應付款項、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其他應收應付款項和預提費用等。
長期存款、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和應付債券等構成銀行證券業的長期負債。負債是銀行證券業的重要資金來源,負債融資相對固定的成本可以對股東的回報形成杠桿作用(根據對負債所得資金運營成果與負債所導致成本的比較,負債融資可以從積極或消極的方向以更大的力量影響銀行證券業的股東回報),負債融資由于其所形成的成本可以在所得稅前支付,因而對銀行證券業具有“省稅功能”;不過,如果企業經營不善,現金流動安排不好,定期的利息負擔和本金償還將會給金融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銀行證券業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從事存貸款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一般準備、從事保險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總準備金、從事證券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一般風險準備,以及從事信托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信托賠償準備也是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
銀行證券業的實收資本(或股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銀行證券業的資本。在股東投入全部認繳的資本后,實收資本即為企業的注冊資本,這是銀行證券業的法定資本,不能隨便減少和注銷。
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接受現金捐贈、股權投資準備、外幣資本折算差額、上市銀行證券業的關聯交易差價和其他資本公積金等構成的資本公積總額,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構成的盈余公積,以及未分配利潤都是銀行證券業所有者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有者權益是銀行證券業極其重要的資金來源,是企業成立的重要條件,是企業建立自身信用的基礎,是股東對企業享有權益的依據和保證。
4.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銀行證券業的收入是指其提供金融商品和服務時所取得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者客戶代收的款項,如代郵電部門收取的郵電費等。嚴格地說,銀行證券業的收入僅僅指營業收入和投資收益;廣義地看,金融企業的收入包括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
銀行證券業的營業收入是在其營業活動過程中實現的,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銀行證券業往來收入、手續費收入、貼現利息收入、保費收入、證券發行差價收入、證券自營差價收入、買人返售證券收入、匯兌收益和其他業務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