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投資部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運籌帷幄做好投資決策(4)
- 不懂財務就當不好銀行與證券業經理
- 段遠鴻 吳晶
- 3995字
- 2014-03-18 17:43:16
本科目屬于損益性質,在此核算公司進行長期債權投資取得的收益。公司認購溢價發行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長期債券,應于每期結賬時,按應計的利息,借記“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或“應收利息”科目,按當期應分攤的溢價,貸記“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購入折價發行的債券,應于每期結賬時按應計利息,借記“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或“應收利息”科目,按應分攤的折價,借記“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科目,按應計利息與分攤數的合計數,貸記本科目。長期債券到期收回本息,按實際收到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債券本金和已計未收利息,貸記“長期債券投資--面值、應計利息”科目,按尚未攤銷的溢價和折價,貸記或借記“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3.應收利息。
本科目屬于資產性質,核算公司因進行長期債券投資而應收取的利息等。公司買入的債券,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扣除應收取的利息(即發行日或上期付息日至購買日止的利息),借記“長期債券投資”科目,按應收取的利息,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或“清算備付金--公司”科目。公司通過網上收到的利息,按收到的金額,借記“清算備付金--公司”科目,貸記本科目;通過網下收到的利息,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公司買入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債券計提的利息,借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利息,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應收利息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四、長期債券投資的會計核算。
1.購入長期債券的核算。
公司購入新發行的長期債券時,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貸:銀行存款。
公司購入被轉讓(有一段存續期)的債券,若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有已到期而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例如購買的是每年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時: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
公司購入被轉讓(有一段存續期)的債券,若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有尚未到期的債券利息,如購買的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時: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貸:銀行存款。
公司購入新發行的溢價債券時: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
貸:銀行存款。
公司購入新發行的折價債券時: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貸: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
銀行存款。
公司被動認購債券:
①采用全額包銷方式代發行的債券,發行期結束,未售出的債券轉為長期債券投資的,應按承購價核算。
②采用余額包銷方式代發行債券,發行期結束,未售出的債券轉為長期債券投資的,應按發行價格核算。
根據其具體的承購價和發行價格是屬于平價、溢價還是折價發行來選擇確定會計分錄: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借或貸: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
貸:代發行證券。
公司購入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購入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轉換為股份之前,按一般債券投資進行賬務處理。應在“長期債券投資”下設置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借:長期債券投資--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貸:銀行存款。
持有平價債券時,按債券面值以及票面利率計算應計提的利息,并計入當期投資收益:
①若持有的是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應計未收利息于確認投資收益時增加投資的賬面價值并同時增加投資收益:
借: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貸: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投資收益。
②若持有的是分期付息的債券投資,已到付息期將應收未收利息于確認投資收益時作為應收利息單獨核算,不增加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應收利息。
貸: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分期付息長期債權投資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若公司持有溢價或折價債券,則應在計提利息的同時攤銷溢價或折價額。
長期債券投資溢價或折價額按直線法攤銷記入當期損益。長期債券投資溢價或折價的攤銷,應與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同時進行。當期按債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扣除當期攤銷的溢價和債券費用,或當期按債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與攤銷的折價的合計扣除攤銷的債券費用,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①公司溢價購入的債券,其溢價應當在債券存續期間內分期攤銷,以當期應計的利息和溢價金額相抵記入當期投資收益:
借: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或:應收利息。
貸: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投資收益。
②折價購入的債券,因已將折價額記入投資賬戶貸方,所以現應從借方攤銷:按當期應計利息和本期應攤銷折價額的合計數扣除應分攤的費用,記為當期投資收益:
借: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或:應收利息。
借: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
貸:長期債券投資--債券費用。
投資收益。
2.公司出售或到期收回債券本息。
公司到期收回債券本息。債券到期時,應計提最后一期利息并攤銷最后一次債券費用及債券溢折價(若為溢折價購買),則投資賬戶借方只剩余額:面值+利息(若為到期一次付息債券)或只剩面值(每年付息債券),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到期全部利息)
或:應收利息(最后一期未收的利息)
出售債券時,應同時沖減尚未攤銷的債券溢價或折價及費用。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貸或借:長期債券投資--溢折價。
貸或借:投資收益。
3.公司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到期時的處理。
公司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到期,將可轉換部分轉換為股權,按可收回債券投資部分增加現金資產: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銀行存款。
貸:長期債券投資--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
(第七節)長期投資風險準備。
長期投資存在必然的風險,一旦受資方經營不善發生虧損或破產,持有的股權可能不值分文,而持有的債權也不一定得到全額補償。所以,遵循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公司應對長期投資建立風險準備。
一、建立長期投資風險準備制度規范。
1.對有市價的長期投資可以下列跡象作為判斷應當計提減值準備的依據:
市價持續2年低于賬面價值。
該項投資暫停交易年或年以上。
被投資單位當年發生嚴重虧損。
被投資單位持續2年發生虧損。
被投資單位進行清理整頓、清算或出現其他不能持續經營的跡象。
2.對無市價的長期投資可以下列跡象作為判斷應當計提減值準備的依據:
影響被投資單位經營的政治或法律環境的變化,如稅收、貿易等法規的頒布或修訂,可能導致被投資單位出現巨額虧損。
被投資單位所供應的商品或提供的勞務因產品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被投資單位財務狀況發生嚴重惡化。
被投資單位所在行業的生產技術等發生重大變化,被投資單位已失去競爭能力,從而導致財務狀況發生嚴重惡化,如進行清理整頓、清算等。
有證據表明該項投資實質上已經不能再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其他情形。
二、會計科目設置。
1.投資風險準備。
本科目就其資金性質而言屬于專項資本,是核算公司按規定提取的投資風險準備。期末,公司按長期投資(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券投資)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投資風險準備,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當期應提的投資風險準備大于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提??;應提數小于賬面余額的差額,沖減營業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費用”科目。公司對發生的長期投資損失應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對發生的長期投資損失,按規定沖銷提取的投資風險準備,借記本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科目。已確認并轉銷的投資損失,以后又收回的,應按收回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公司已提取的投資風險準備。
2.營業費用--投資風險準備。
本科目屬于損益性質,核算每期計提投資風險準備的金額,計提時,記入借方,期末將其結轉本年利潤,結轉后無余額。
投資風險準備也屬專項儲備基金,專用于核銷投資損失。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余額在貸方,表明投資風險準備的結存額。
提取投資風險準備的核算。
例:某證券公司年末長期投資余額為1000000元,按1%計提投資風險準備為10000元,其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費用--投資風險準備10000。
貸:投資風險準備10000。
若下一年末長期投資余額減少為800000元,投資風險準備應為8000元,而上年已提10000元,假定上年一年中未發生投資損失核銷,所以余額仍是10000元,大于本期應提數200010000-8000)元,則本期應沖回差額2000元,會計分錄相反:
借:投資風險準備2000。
貸:營業費用--投資風險準備2000。
核銷投資損失的核算。如上例,若該年發生股權投資損失(長期債券投資一般較少發生損失)5000元,其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風險準備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5000。
已核銷的投資損失以后又收回的核算。接上例,若該年發生股權投資損失以后年度又收回3000元,其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3000。
貸:投資風險準備3000。
(第八節)納稅籌劃從投資開始。
納稅籌劃是-門學問,納稅籌劃應該花大精力對可以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研究和運用,而不是放在利用現行稅收政策的缺陷、不足和漏洞上。
一個企業成敗的前提直接取決于公司的投資,那么投資部經理的納稅籌劃就要從投資開始做起。對投資的避稅包括投資方式選擇避稅法、投資產業避稅法。
投資方式是指投資者以何種方式投資。一般包括現匯投資、有形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等。投資方式選擇法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有關規定,通過對投資方式的選擇,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