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第2版)
最新章節:
區塊鏈服務平臺
本書由超級賬本核心設計和開發者撰寫,是區塊鏈開發落地專業指南。由淺入深、系統化介紹超級賬本Fabric設計精華、應用開發等。全書分為理論篇和實踐篇兩大部分;第1~3章介紹區塊鏈技術的由來、核心思想及典型的應用場景;第4~5章重點介紹區塊鏈技術中大量出現的分布式系統技術和密碼學安全技術;第6~8章介紹區塊鏈領域的三個典型開源項目:比特幣、以太坊以及超級賬本;第9-11章以超級賬本Fabric項目為例,具體講解了安裝部署、配置管理,以及使用FabricCA進行證書管理的實踐經驗;第12章重點剖析超級賬本Fabric項目的核心架構設計;第13章介紹區塊鏈應用開發的相關技巧和示例;第14章介紹區塊鏈服務平臺的設計與開發,并講解應用超級賬本Cello項目構建服務平臺的相關知識。本書覆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領域的最新技術,可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區塊鏈核心原理和典型設計實現,以及高效地開發基于區塊鏈平臺的分布式應用。
- 區塊鏈服務平臺 更新時間:2020-08-11 18:08:57
- 培訓課程
- 開源項目
- 論文
- 附錄C 參考資源鏈接
- 超級賬本項目相關問題
- 比特幣、以太坊相關問題
- 通用問題
- 附錄B 常見問題
- 附錄A 術語
- 附錄
- 17.9 本章小結
- 17.8 超級賬本Cello項目
- 17.7 紙貴科技Z-BaaS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6 百度超級鏈服務平臺
- 17.5 阿里云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4 騰訊云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3 甲骨文區塊鏈服務
- 17.2 IBM區塊鏈服務
- 17.1 簡介
- 第17章 區塊鏈服務平臺
- 16.6 本章小結
- 16.5.6 返回響應
- 16.5.5 發送區塊
- 16.5.4 計算區塊范圍
- 16.5.3 檢查訪問權限
- 16.5.2 解析消息
- 16.5.1 整體流程
- 16.5 Deliver調用
- 16.4.5 請求應答協程邏輯
- 16.4.4 主共識循環
- 16.4.3 成為Follower后的處理
- 16.4.2 成為Leader后的處理
- 16.4.1 整體流程
- 16.4 構造本地區塊
- 16.3.4 處理配置交易消息
- 16.3.3 處理普通交易消息
- 16.3.2 解析消息
- 16.3.1 整體流程
- 16.3 Broadcast調用
- 16.2 排序服務啟動
- 16.1.3 分塊決策
- 16.1.2 核心共識過程
- 16.1.1 工作原理
- 16.1 核心工作過程
- 第16章 Fabric Orderer實現剖析
- 15.7 本章小結
- 15.6.5 總結本地賬本結構
- 15.6.4 提交后處理
- 15.6.3 提交過程
- 15.6.2 提交前準備
- 15.6.1 整體流程
- 15.6 提交交易結果
- 15.5.3 對結果背書并返回結果
- 15.5.2 模擬執行鏈碼調用
- 15.5.1 檢查和校驗提案
- 15.5 背書處理
- 15.4.4 處理鏈碼消息
- 15.4.3 初始化鏈碼
- 15.4.2 編譯和啟動鏈碼
- 15.4.1 整體流程
- 15.4 鏈碼啟動和初始化
- 15.3.3 初始化和啟動Gossip服務
- 15.3.2 初始化配置
- 15.3.1 整體流程
- 15.3 Gossip過程
- 15.2.5 注冊通道結構到全局字典
- 15.2.4 啟動Gossip服務
- 15.2.3 創建通道結構
- 15.2.2 創建本地賬本結構
- 15.2.1 解析和校驗請求
- 15.2 加入通道
- 15.1 節點啟動
- 第15章 Fabric Peer實現剖析
- 14.9 本章小結
- 14.8.3 共識插件
- 14.8.2 賬本管理
- 14.8.1 gRPC服務接口
- 14.8 排序服務
- 14.7.6 新的生命周期系統鏈碼
- 14.7.5 傳統生命周期系統鏈碼
- 14.7.4 驗證系統鏈碼
- 14.7.3 背書系統鏈碼
- 14.7.2 查詢系統鏈碼
- 14.7.1 配置系統鏈碼
- 14.7 系統鏈碼
- 14.6.4 鏈碼側處理
- 14.6.3 Peer側處理
- 14.6.2 鏈碼與Peer的交互過程
- 14.6.1 基本結構
- 14.6 用戶鏈碼
- 14.5.3 加密保護
- 14.5.2 私密數據庫
- 14.5.1 通道機制
- 14.5 隱私保護
- 14.4.9 實例化策略
- 14.4.8 基于證書屬性的鏈碼訪問控制
- 14.4.7 背書策略
- 14.4.6 通道訪問控制
- 14.4.5 通道策略
- 14.4.4 權限策略的實現
- 14.4.3 身份集合
- 14.4.2 身份證書
- 14.4.1 應用場景
- 14.4 權限策略和訪問控制
- 14.3.5 Peer節點之間Gossip交互
- 14.3.4 鏈碼和Peer節點交互
- 14.3.3 客戶端、Peer節點訪問Orderer
- 14.3.2 客戶端訪問Peer節點
- 14.3.1 消息結構
- 14.3 消息協議
- 14.2.4 業務層相關組件
- 14.2.3 權限管理相關組件
- 14.2.2 共識機制相關組件
- 14.2.1 網絡層相關組件
- 14.2 核心概念與組件
- 14.1 整體架構概覽
- 第14章 Fabric架構與設計
- 進階篇
- 13.11 本章小結
- 13.10 生產環境部署
- 13.9 客戶端配置文件解析
- 13.8.10 revoke命令
- 13.8.9 register命令
- 13.8.8 reenroll命令
- 13.8.7 identity命令
- 13.8.6 getcacert和getcainfo命令
- 13.8.5 gencsr命令
- 13.8.4 gencrl命令
- 13.8.3 enroll命令
- 13.8.2 affiliation命令
- 13.8.1 全局命令參數
- 13.8 客戶端命令剖析
- 13.7 與服務端進行交互
- 13.6 服務端配置文件解析
- 13.5 服務端RESTful API
- 13.4.3 start命令
- 13.4.2 init命令
- 13.4.1 全局命令參數
- 13.4 服務端命令剖析
- 13.3 啟動CA服務
- 13.2.2 獲取和使用Docker鏡像
- 13.2.1 本地編譯
- 13.2 安裝服務端和客戶端
- 13.1 簡介
- 第13章 身份證書管理
- 12.8 本章小結
- 12.7 轉換網絡配置
- 12.6 管理通道配置
- 12.5 通道配置文件
- 12.4 生成組織身份
- 12.3 Orderer配置剖析
- 12.2.6 metrics部分
- 12.2.5 operations部分
- 12.2.4 ledger部分
- 12.2.3 chaincode部分
- 12.2.2 vm部分
- 12.2.1 peer部分
- 12.2 Peer配置剖析
- 12.1 簡介
- 第12章 Fabric配置解析
- 11.12 本章小結
- 11.11 最佳開發實踐
- 11.10.4 外部鏈碼編寫示例
- 11.10.3 配置Peer節點調用外部鏈碼
- 11.10.2 鏈碼安裝包結構
- 11.10.1 外部鏈碼構建器結構
- 11.10 使用外部鏈碼
- 11.9 應用開發案例六:私密數據
- 11.8 應用開發案例五:基于屬性的權限控制
- 11.7 應用開發案例四:發送事件
- 11.6 應用開發案例三:調用其他鏈碼
- 11.5 應用開發案例二:資產權屬管理
- 11.4 應用開發案例一:轉賬
- 11.3.5 其他API
- 11.3.4 私密數據API
- 11.3.3 參數讀取API
- 11.3.2 交易信息API
- 11.3.1 賬本狀態交互API
- 11.3 鏈碼開發API
- 11.2.2 鏈碼結構
- 11.2.1 Chaincode接口
- 11.2 鏈碼的概念與結構
- 11.1 簡介
- 第11章 智能合約的開發
- 10.11 本章小結
- 10.10 注意事項與最佳實踐
- 10.9 使用SDK
- 10.8.2 推薦升級步驟
- 10.8.1 能力類型
- 10.8 如何升級網絡版本
- 10.7 使用運維服務
- 10.6.3 子命令
- 10.6.2 全局參數
- 10.6.1 主要功能
- 10.6 自動發現網絡信息
- 10.5 監聽網絡事件
- 10.4 管理鏈上代碼
- 10.3 管理節點
- 10.2 使用通道
- 10.1 簡介
- 第10章 管理Fabric網絡
- 9.6 本章小結
- 9.5 用容器方式啟動Fabric網絡
- 9.4.7 更新錨節點配置
- 9.4.6 加入通道
- 9.4.5 創建通道
- 9.4.4 啟動Peer節點
- 9.4.3 啟動排序節點
- 9.4.2 準備啟動配置文件
- 9.4.1 規劃初始網絡拓撲
- 9.4 用本地方式啟動Fabric網絡
- 9.3.4 鏡像Dockerfile
- 9.3.3 獲取Docker鏡像
- 9.3.2 安裝docker-compose
- 9.3.1 安裝Docker服務
- 9.3 容器方式獲取
- 9.2.8 示例配置
- 9.2.7 安裝Protobuf支持和Go語言相關工具
- 9.2.6 編譯安裝配置輔助工具
- 9.2.5 編譯安裝Fabric CA組件
- 9.2.4 編譯安裝Orderer組件
- 9.2.3 編譯安裝Peer組件
- 9.2.2 獲取代碼
- 9.2.1 環境配置
- 9.2 本地編譯組件
- 9.1 簡介
- 第9章 Fabric安裝與部署
- 實踐篇
- 8.6 本章小結
- 8.5 貢獻代碼
- 8.4 開發協作工具
- 8.3 頂級項目介紹
- 8.2 社區組織結構
- 8.1 超級賬本項目簡介
- 第8章 超級賬本——面向企業的分布式賬本
- 7.8 本章小結
- 7.7.2 代碼解析
- 7.7.1 智能合約代碼
- 7.7 智能合約案例
- 7.6.4 調用智能合約
- 7.6.3 部署智能合約
- 7.6.2 創建和編譯智能合約
- 7.6.1 搭建測試用區塊鏈
- 7.6 使用智能合約
- 7.5 安裝客戶端
- 7.4 相關工具
- 7.3 主要設計
- 7.2 核心概念
- 7.1 以太坊項目簡介
- 第7章 以太坊——掙脫加密貨幣的枷鎖
- 6.9 本章小結
- 6.8 相關工具
- 6.7 熱門問題
- 6.6 側鏈
- 6.5 閃電網絡
- 6.4 共識機制
- 6.3 挖礦過程
- 6.2.3 創新設計
- 6.2.2 重要概念
- 6.2.1 基本交易過程
- 6.2 工作原理
- 6.1 比特幣項目簡介
- 第6章 比特幣——初露鋒芒的區塊鏈
- 5.11 本章小結
- 5.10 其他技術
- 5.9 同態加密
- 5.8 布隆過濾器
- 5.7 默克爾樹結構
- 5.6 PKI體系
- 5.5 數字證書
- 5.4.3 安全性
- 5.4.2 數字簽名
- 5.4.1 消息認證碼
- 5.4 消息認證碼與數字簽名
- 5.3 加解密算法
- 5.2 Hash算法與數字摘要
- 5.1 密碼學簡史
- 第5章 密碼學與安全技術
- 4.9 本章小結
- 4.8 可靠性指標
- 4.7 拜占庭問題與算法
- 4.6.2 Raft算法
- 4.6.1 Paxos算法
- 4.6 Paxos算法與Raft算法
- 4.5 ACID原則與多階段提交
- 4.4.2 應用場景
- 4.4.1 定義
- 4.4 CAP原理
- 4.3 FLP不可能原理
- 4.2 共識算法
- 4.1 一致性問題
- 第4章 分布式系統核心技術
- 3.9 本章小結
- 3.8 其他場景
- 3.7 物聯網
- 3.6 物流與供應鏈
- 3.5 資源共享
- 3.4.3 數據管理
- 3.4.2 溯源
- 3.4.1 存證
- 3.4 權屬管理與溯源
- 3.3 征信管理
- 3.2.6 眾籌管理
- 3.2.5 稅收服務
- 3.2.4 供應鏈金融
- 3.2.3 證券交易后處理
- 3.2.2 支付清結算業務
- 3.2.1 數字貨幣
- 3.2 金融服務
- 3.1 應用場景概覽
- 第3章 典型應用場景
- 2.6 本章小結
- 2.5 認識上的誤區
- 2.4 趨勢與展望
- 2.3 關鍵問題和挑戰
- 2.2 技術的演化與分類
- 2.1 定義與原理
- 第2章 核心技術概覽
- 1.5 本章小結
- 1.4 區塊鏈的商業價值
- 1.3 集大成者——比特幣
- 1.2 分布式記賬與區塊鏈
- 1.1 記賬科技的千年演化
- 第1章 區塊鏈的誕生
- 理論篇
- 第1版前言
- 第1版序言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版序言
- 第1版前言
- 理論篇
- 第1章 區塊鏈的誕生
- 1.1 記賬科技的千年演化
- 1.2 分布式記賬與區塊鏈
- 1.3 集大成者——比特幣
- 1.4 區塊鏈的商業價值
- 1.5 本章小結
- 第2章 核心技術概覽
- 2.1 定義與原理
- 2.2 技術的演化與分類
- 2.3 關鍵問題和挑戰
- 2.4 趨勢與展望
- 2.5 認識上的誤區
- 2.6 本章小結
- 第3章 典型應用場景
- 3.1 應用場景概覽
- 3.2 金融服務
- 3.2.1 數字貨幣
- 3.2.2 支付清結算業務
- 3.2.3 證券交易后處理
- 3.2.4 供應鏈金融
- 3.2.5 稅收服務
- 3.2.6 眾籌管理
- 3.3 征信管理
- 3.4 權屬管理與溯源
- 3.4.1 存證
- 3.4.2 溯源
- 3.4.3 數據管理
- 3.5 資源共享
- 3.6 物流與供應鏈
- 3.7 物聯網
- 3.8 其他場景
- 3.9 本章小結
- 第4章 分布式系統核心技術
- 4.1 一致性問題
- 4.2 共識算法
- 4.3 FLP不可能原理
- 4.4 CAP原理
- 4.4.1 定義
- 4.4.2 應用場景
- 4.5 ACID原則與多階段提交
- 4.6 Paxos算法與Raft算法
- 4.6.1 Paxos算法
- 4.6.2 Raft算法
- 4.7 拜占庭問題與算法
- 4.8 可靠性指標
- 4.9 本章小結
- 第5章 密碼學與安全技術
- 5.1 密碼學簡史
- 5.2 Hash算法與數字摘要
- 5.3 加解密算法
- 5.4 消息認證碼與數字簽名
- 5.4.1 消息認證碼
- 5.4.2 數字簽名
- 5.4.3 安全性
- 5.5 數字證書
- 5.6 PKI體系
- 5.7 默克爾樹結構
- 5.8 布隆過濾器
- 5.9 同態加密
- 5.10 其他技術
- 5.11 本章小結
- 第6章 比特幣——初露鋒芒的區塊鏈
- 6.1 比特幣項目簡介
- 6.2 工作原理
- 6.2.1 基本交易過程
- 6.2.2 重要概念
- 6.2.3 創新設計
- 6.3 挖礦過程
- 6.4 共識機制
- 6.5 閃電網絡
- 6.6 側鏈
- 6.7 熱門問題
- 6.8 相關工具
- 6.9 本章小結
- 第7章 以太坊——掙脫加密貨幣的枷鎖
- 7.1 以太坊項目簡介
- 7.2 核心概念
- 7.3 主要設計
- 7.4 相關工具
- 7.5 安裝客戶端
- 7.6 使用智能合約
- 7.6.1 搭建測試用區塊鏈
- 7.6.2 創建和編譯智能合約
- 7.6.3 部署智能合約
- 7.6.4 調用智能合約
- 7.7 智能合約案例
- 7.7.1 智能合約代碼
- 7.7.2 代碼解析
- 7.8 本章小結
- 第8章 超級賬本——面向企業的分布式賬本
- 8.1 超級賬本項目簡介
- 8.2 社區組織結構
- 8.3 頂級項目介紹
- 8.4 開發協作工具
- 8.5 貢獻代碼
- 8.6 本章小結
- 實踐篇
- 第9章 Fabric安裝與部署
- 9.1 簡介
- 9.2 本地編譯組件
- 9.2.1 環境配置
- 9.2.2 獲取代碼
- 9.2.3 編譯安裝Peer組件
- 9.2.4 編譯安裝Orderer組件
- 9.2.5 編譯安裝Fabric CA組件
- 9.2.6 編譯安裝配置輔助工具
- 9.2.7 安裝Protobuf支持和Go語言相關工具
- 9.2.8 示例配置
- 9.3 容器方式獲取
- 9.3.1 安裝Docker服務
- 9.3.2 安裝docker-compose
- 9.3.3 獲取Docker鏡像
- 9.3.4 鏡像Dockerfile
- 9.4 用本地方式啟動Fabric網絡
- 9.4.1 規劃初始網絡拓撲
- 9.4.2 準備啟動配置文件
- 9.4.3 啟動排序節點
- 9.4.4 啟動Peer節點
- 9.4.5 創建通道
- 9.4.6 加入通道
- 9.4.7 更新錨節點配置
- 9.5 用容器方式啟動Fabric網絡
- 9.6 本章小結
- 第10章 管理Fabric網絡
- 10.1 簡介
- 10.2 使用通道
- 10.3 管理節點
- 10.4 管理鏈上代碼
- 10.5 監聽網絡事件
- 10.6 自動發現網絡信息
- 10.6.1 主要功能
- 10.6.2 全局參數
- 10.6.3 子命令
- 10.7 使用運維服務
- 10.8 如何升級網絡版本
- 10.8.1 能力類型
- 10.8.2 推薦升級步驟
- 10.9 使用SDK
- 10.10 注意事項與最佳實踐
- 10.11 本章小結
- 第11章 智能合約的開發
- 11.1 簡介
- 11.2 鏈碼的概念與結構
- 11.2.1 Chaincode接口
- 11.2.2 鏈碼結構
- 11.3 鏈碼開發API
- 11.3.1 賬本狀態交互API
- 11.3.2 交易信息API
- 11.3.3 參數讀取API
- 11.3.4 私密數據API
- 11.3.5 其他API
- 11.4 應用開發案例一:轉賬
- 11.5 應用開發案例二:資產權屬管理
- 11.6 應用開發案例三:調用其他鏈碼
- 11.7 應用開發案例四:發送事件
- 11.8 應用開發案例五:基于屬性的權限控制
- 11.9 應用開發案例六:私密數據
- 11.10 使用外部鏈碼
- 11.10.1 外部鏈碼構建器結構
- 11.10.2 鏈碼安裝包結構
- 11.10.3 配置Peer節點調用外部鏈碼
- 11.10.4 外部鏈碼編寫示例
- 11.11 最佳開發實踐
- 11.12 本章小結
- 第12章 Fabric配置解析
- 12.1 簡介
- 12.2 Peer配置剖析
- 12.2.1 peer部分
- 12.2.2 vm部分
- 12.2.3 chaincode部分
- 12.2.4 ledger部分
- 12.2.5 operations部分
- 12.2.6 metrics部分
- 12.3 Orderer配置剖析
- 12.4 生成組織身份
- 12.5 通道配置文件
- 12.6 管理通道配置
- 12.7 轉換網絡配置
- 12.8 本章小結
- 第13章 身份證書管理
- 13.1 簡介
- 13.2 安裝服務端和客戶端
- 13.2.1 本地編譯
- 13.2.2 獲取和使用Docker鏡像
- 13.3 啟動CA服務
- 13.4 服務端命令剖析
- 13.4.1 全局命令參數
- 13.4.2 init命令
- 13.4.3 start命令
- 13.5 服務端RESTful API
- 13.6 服務端配置文件解析
- 13.7 與服務端進行交互
- 13.8 客戶端命令剖析
- 13.8.1 全局命令參數
- 13.8.2 affiliation命令
- 13.8.3 enroll命令
- 13.8.4 gencrl命令
- 13.8.5 gencsr命令
- 13.8.6 getcacert和getcainfo命令
- 13.8.7 identity命令
- 13.8.8 reenroll命令
- 13.8.9 register命令
- 13.8.10 revoke命令
- 13.9 客戶端配置文件解析
- 13.10 生產環境部署
- 13.11 本章小結
- 進階篇
- 第14章 Fabric架構與設計
- 14.1 整體架構概覽
- 14.2 核心概念與組件
- 14.2.1 網絡層相關組件
- 14.2.2 共識機制相關組件
- 14.2.3 權限管理相關組件
- 14.2.4 業務層相關組件
- 14.3 消息協議
- 14.3.1 消息結構
- 14.3.2 客戶端訪問Peer節點
- 14.3.3 客戶端、Peer節點訪問Orderer
- 14.3.4 鏈碼和Peer節點交互
- 14.3.5 Peer節點之間Gossip交互
- 14.4 權限策略和訪問控制
- 14.4.1 應用場景
- 14.4.2 身份證書
- 14.4.3 身份集合
- 14.4.4 權限策略的實現
- 14.4.5 通道策略
- 14.4.6 通道訪問控制
- 14.4.7 背書策略
- 14.4.8 基于證書屬性的鏈碼訪問控制
- 14.4.9 實例化策略
- 14.5 隱私保護
- 14.5.1 通道機制
- 14.5.2 私密數據庫
- 14.5.3 加密保護
- 14.6 用戶鏈碼
- 14.6.1 基本結構
- 14.6.2 鏈碼與Peer的交互過程
- 14.6.3 Peer側處理
- 14.6.4 鏈碼側處理
- 14.7 系統鏈碼
- 14.7.1 配置系統鏈碼
- 14.7.2 查詢系統鏈碼
- 14.7.3 背書系統鏈碼
- 14.7.4 驗證系統鏈碼
- 14.7.5 傳統生命周期系統鏈碼
- 14.7.6 新的生命周期系統鏈碼
- 14.8 排序服務
- 14.8.1 gRPC服務接口
- 14.8.2 賬本管理
- 14.8.3 共識插件
- 14.9 本章小結
- 第15章 Fabric Peer實現剖析
- 15.1 節點啟動
- 15.2 加入通道
- 15.2.1 解析和校驗請求
- 15.2.2 創建本地賬本結構
- 15.2.3 創建通道結構
- 15.2.4 啟動Gossip服務
- 15.2.5 注冊通道結構到全局字典
- 15.3 Gossip過程
- 15.3.1 整體流程
- 15.3.2 初始化配置
- 15.3.3 初始化和啟動Gossip服務
- 15.4 鏈碼啟動和初始化
- 15.4.1 整體流程
- 15.4.2 編譯和啟動鏈碼
- 15.4.3 初始化鏈碼
- 15.4.4 處理鏈碼消息
- 15.5 背書處理
- 15.5.1 檢查和校驗提案
- 15.5.2 模擬執行鏈碼調用
- 15.5.3 對結果背書并返回結果
- 15.6 提交交易結果
- 15.6.1 整體流程
- 15.6.2 提交前準備
- 15.6.3 提交過程
- 15.6.4 提交后處理
- 15.6.5 總結本地賬本結構
- 15.7 本章小結
- 第16章 Fabric Orderer實現剖析
- 16.1 核心工作過程
- 16.1.1 工作原理
- 16.1.2 核心共識過程
- 16.1.3 分塊決策
- 16.2 排序服務啟動
- 16.3 Broadcast調用
- 16.3.1 整體流程
- 16.3.2 解析消息
- 16.3.3 處理普通交易消息
- 16.3.4 處理配置交易消息
- 16.4 構造本地區塊
- 16.4.1 整體流程
- 16.4.2 成為Leader后的處理
- 16.4.3 成為Follower后的處理
- 16.4.4 主共識循環
- 16.4.5 請求應答協程邏輯
- 16.5 Deliver調用
- 16.5.1 整體流程
- 16.5.2 解析消息
- 16.5.3 檢查訪問權限
- 16.5.4 計算區塊范圍
- 16.5.5 發送區塊
- 16.5.6 返回響應
- 16.6 本章小結
- 第17章 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1 簡介
- 17.2 IBM區塊鏈服務
- 17.3 甲骨文區塊鏈服務
- 17.4 騰訊云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5 阿里云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6 百度超級鏈服務平臺
- 17.7 紙貴科技Z-BaaS區塊鏈服務平臺
- 17.8 超級賬本Cello項目
- 17.9 本章小結
- 附錄
- 附錄A 術語
- 附錄B 常見問題
- 通用問題
- 比特幣、以太坊相關問題
- 超級賬本項目相關問題
- 附錄C 參考資源鏈接
- 論文
- 開源項目
- 培訓課程
- 區塊鏈服務平臺 更新時間:2020-08-11 18: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