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第2版)
- 楊保華 陳昌
- 1329字
- 2020-08-11 18:07:59
3.5 資源共享
共享模式鼓勵人們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共享閑置資源。當前,以Uber、Airbnb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正在多個垂直領域沖擊傳統行業。資源共享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
●共享過程成本過高。
●用戶行為評價難。
●共享服務管理難。
區塊鏈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更多可能。相比于依賴中間方的資源共享模式,基于區塊鏈的模式有潛力更直接地連接資源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其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有助于減少摩擦。
有人認為區塊鏈技術會成為新一代共享經濟的基石。筆者認為,區塊鏈在資源共享領域是否存在價值,還要看能否比傳統的專業供應者或中間方形式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同時不能影響用戶體驗。
1.短租共享
大量提供短租服務的公司已經開始嘗試用區塊鏈來解決共享中的難題。
高盛在報告“Blockchain: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中宣稱:Airbnb等P2P住宿平臺已經開始通過利用私人住所打造公開市場來變革住宿行業,但是這種服務的接受程度可能會因人們對人身安全以及財產損失的擔憂而受到限制。而如果引入安全且無法篡改的數字化資質和信用管理系統,我們認為區塊鏈就能有助于提升P2P住宿的接受度。
該報告還指出,可能采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包括Airbnb、HomeAway以及OneFineStay等,市場規模為30~90億美元。
2.社區能源共享
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個街區,已有項目嘗試將家庭太陽能發的電通過社區的電力網絡直接進行買賣。具體的交易不再經過電網公司,而是通過區塊鏈執行。
與之類似,ConsenSys和微電網開發商LO3提出共建光伏發電交易網絡,實現點對點的能源交易。這些方案的主要難題包括:
●太陽能電池管理。
●社區電網構建。
●電力儲備系統搭建。
●低成本交易系統支持。
現在已經有大量創業團隊在解決這些問題,特別是硬件部分已經有了不少解決方案。而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平臺可以解決最后一個問題,即低成本地實現社區內的可靠交易系統。
3.電商平臺
傳統情況下,電商平臺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一旦買賣雙方發生糾紛,電商平臺會作為第三方機構進行仲裁。這種模式存在著周期長、缺乏公證、成本高等缺點。
OpenBazaar試圖在無中介的情形下,實現安全電商交易。具體地,OpenBazaar提供的分布式電商平臺,通過多方簽名機制和信譽評分機制,讓眾多參與者合作進行評估,實現零成本解決糾紛問題。
4.大數據共享
大數據時代,價值來自對數據的挖掘,數據維度越多,體積越大,潛在價值也就越高。
一直以來,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是如何評估數據的價值,如何利用數據進行交換和交易,以及如何避免寶貴的數據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泄露出去。
區塊鏈技術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
利用共同記錄的共享賬本,數據在多方之間的流動將得到實時的追蹤和管理。通過對敏感信息的脫敏處理和訪問權限的設定,區塊鏈可以對大數據的共享授權進行精細化管控,規范和促進大數據的交易與流通。
5.減小共享風險
傳統的資源共享平臺在遇到經濟糾紛時會充當調解和仲裁者的角色。對于區塊鏈共享平臺,目前還存在線下復雜交易難以數字化等問題。除了引入信譽評分、多方評估等機制,也有方案提出引入保險機制來對沖風險。
2016年7月,德勤、Stratumn和LemonWay共同推出一個為共享經濟場景設計的“微保險”概念平臺——LenderBot。針對共享經濟活動中臨時交換資產可能產生的風險,LenderBot允許用戶在區塊鏈上注冊定制的微保險,并為共享的資產(如相機、手機、電腦)投保。區塊鏈在其中扮演了可信第三方和條款執行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