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第2版)
- 楊保華 陳昌
- 1875字
- 2020-08-11 18:07:57
3.2.4 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重要的融資模式。傳統上一般由銀行基于真實貿易,以核心企業信用為擔保來連接上下游企業。供應鏈金融可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自償性融資,有助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增強供應鏈活力。
該領域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眾多問題:
●弱勢成員企業供貨應收賬款周期長,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且融資難。銀行從風控角度考慮,愿意為核心企業上游直接供應商提供保理服務,為直接下游經銷商提供融資,但不愿意給其他企業(通常往往規模較小,缺乏足夠抵押)授信。而核心企業和直接上下游企業往往不愿意承擔風險,導致整個鏈條缺乏活力。
●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關系密切,風險往往息息相關。來自上下游的不確定性增大了整個供應鏈企業(特別是核心企業)的整體風險。
●由于供應鏈往往涉及數十家甚至數百家企業,供貨生命周期很長,涉及生產制造、運輸、擔保等多種環節,信息隱瞞或票據篡改造假的情況很難避免。銀行要獲取多家企業真實貿易信息的難度很大,造成實際融資成本高居不下。
●作為主要融資工具的票據(包括商業匯票、銀行匯票)使用場景局限,票據實際可兌換情況和價值依賴背書企業的信譽和實力,實際操作難度大。
供應鏈金融的業務特點,使得其十分契合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區塊鏈上數據都帶有簽名和時間戳,提供高度可靠的歷史記錄,可以有效降低銀行對信息可靠性的疑慮,實現核心企業信用在鏈上的分割與流轉。最終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金融效率。
目前,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平臺主要以聯盟鏈的形式打造,具有如下業務優勢:
●對企業實時、多系統數據(生產、貿易、物流、倉儲等)的聯動和互驗,打破信息不對稱,防止信息篡改和造假,提升銀行對貿易真實性的驗證能力。
●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進行供應鏈企業間債權債務關系的鏈上登記和數字化確權。
●登記在區塊鏈上的債權憑證可靈活拆分、流轉,實現核心企業信用沿貿易鏈條多級傳遞。
●智能合約自動執行,降低履約風險和操作風險,提高資金流通效率。
為使供應鏈金融迅速且有序發展,我國也推出一系列指導意見。如2017年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中提到:“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支持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引導金融機構和其他融資服務機構擴大應收賬款融資業務規模”。此外,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也指出:“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這些在政策層面上的指導建議,提高了國內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速度。
2017年3月,深圳區塊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基于區塊鏈技術與全國范圍內多家銀行建立聯盟,共同推出“票鏈”產品,通過創新模式為持有銀行承兌匯票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票據融資服務。“票鏈”產品發布后,在江西地區率先進行試點運營,上線首月交易規模已近億元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交易標的為數十萬元的小額銀行承兌匯票,切實解決了中小微企業客戶長期面對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2017年4月,易見科技供應鏈金融平臺上線運營,2018年9月發布2.0版本。自上線以來,已幫助近200家企業及金融機構完成了超過40億元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線上融資合同近500份,涉及醫藥、化工、制造、大宗、物流、航空和地產等多個行業。易見區塊平臺基于超級賬本技術,產品體系包括供應鏈貿易系統、供應鏈融資平臺和供應鏈資產證券化平臺。
2017年12月,聯動優勢上線了基于區塊鏈的跨境保理融資授信管理平臺,利用其自研Uchains區塊鏈不可篡改、時間證明以及可溯源優勢,為跨境貿易的中小供應商企提供基于訂單的融資授信服務,同時提高境內保理公司的審核效率和風控能力,降低資金風險,提升服務能力。自上線以來,注冊供應商超過3萬家,近千家供應商從平臺獲得融資服務,月均銷售額增長116%,訂單量增長了2倍,極大地加快了供應商的資金周轉效率,提高了資金效率和業務運營效率。保理公司的業務量有了較大增長,審核效率獲得極大提升;同時便利了境外電商的評估效率,方便其快速擴展供應渠道。
2018年4月13日,平安集團金融壹賬通在深圳推出國內首個連接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壹企銀中小企業智能金融服務平臺”,將助力銀行等金融機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壹企銀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最新技術,全程實現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業務流程智能化,點對點實時打通中小企業信息“死結”,從而實現中小企業融資快捷、高效和低成本、低風險。
另外,類似于“一帶一路”這樣創新的投資建設模式,會碰到來自地域、貨幣、物流等各方面的挑戰。現在已經有一些部門對區塊鏈技術進行探索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原先無法交易的雙方(例如,不存在多方都認可的國際貨幣儲備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交易,并且降低貿易風險、減少流程管控的成本。